谁是第一个在哈佛大学任教的中国人?
历史上第一个在哈佛任教的中国人,当我们走进哈佛大学著名的燕京图书馆时,被挂在墙上的一张大照片惊呆了。这是一个清朝官员打扮的中年人,头上戴着一根花羽毛,着官服和滑腻的靴子,瘦削的脸上有一双睿智的眼睛。他是第一位在美国名校任教的中国学者葛坤华(1838—1882)。120多年前,葛坤华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在哈佛大学创办了中国教育,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也是机缘巧合,美国商人邀请哈佛培养中国人才,让葛坤华去美国哈佛当中国语言文学老师。起初,在哈佛大学开设中文课程并不是大学的初衷,而是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商人的建议。在1877期间,一些美国商人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深刻感受到了培养会说中文的人才的重要性。他们希望哈佛大学能够培养一些了解中国的年轻人,这样美国人就可以在中国政府工作,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学习语文的目的和意义没有异议,只是在具体操作方法上有分歧。有人认为你应该去中国学汉语,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才能事半功倍。其他人坚持从中国聘请教师到美国任教。这时候哈佛大学的态度起了重要作用。虽然当时哈佛已经成为全美最著名的大学,但学校认为开设中文课程极具挑战性,可以拓展哈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所以非常同意聘请中国教师。因此,商人为哈佛大学捐赠了8750美元,从中国聘请教师,开设为期三年的中文课程。计划已经敲定,但去哪里找合适的中文老师成了难题。这时,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想到了他的朋友,美国驻中国牛庄领事。艾略特亲自写信请奈德帮忙在中国找中文老师,奈德委托当时是清朝税务总局的英国人赫德帮忙。赫德还将此事委托给了在宁波税务部门工作的美国人杜德伟。早在康熙时期,宁波就是中国四大对外贸易口岸之一。1844开埠后,对外贸易更加频繁,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赫德认为在宁波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选。经过慎重考虑,杜德伟选择了他的语文老师葛坤华。当时葛坤华在美国驻宁波领事馆工作,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有所了解,还教过一个英国学生和一个法国学生。中国近代首次向西方世界派遣教师1879 5月26日,美国驻牛庄领事代表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与葛坤华签订教学合同。根据合同,哈佛聘请葛坤华教授中文,从9月1,1879开始,到8月31,1882结束,月薪200美元,差旅费(包括随行人员)也由大学承担。至于在哈佛的课程设置、学生人数、授课时间等,学校会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安排。今年秋天,41岁的葛坤华带着妻子、孩子和一个仆人,经过50天的航行,乘船抵达美国,开始了他在哈佛大学为期三年的教学生涯。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派遣教师到西方世界教授中国文化。这一事件立即成为当时美国各大报纸争相刊登的新闻。葛坤华到哈佛后,于1879年10月22日正式开课,他的第一本教材是小说。葛坤华在哈佛开了个博物馆当弟子,但是学生不仅限于我们学校。任何有兴趣了解中国,或想从事外交、海关、商业和传教工作的学者,只要付费,都可以选修他的课程。葛坤华每周上课五天。每次上课,他都穿着官服,要求学生尊重老师。他还专门为哈佛的教授们讲授中国的诗歌,有时还应邀去教授俱乐部讲课。从65438到0880,葛坤华凭借特立独行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成为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贵宾。在哈佛,葛坤华的教学以内容丰富、准备充分、技巧高超著称,深受学生和同事的好评。葛坤华被聘为语文老师,但他的文化自豪感决定了他想成为一名文化传播者而不仅仅是一名语文老师。他选择的载体是中国的诗歌,因为“诗言志”,诗歌非常民族化,融入了民族精神。所以,在任何场合,他几乎都不忘背诗,讲解。作为诗人,葛坤华用中国诗歌的魅力和中国诗人的气质感染了从未接触过中国文化的美国人。葛坤华不仅自己喜欢诗歌,而且敏锐地意识到诗歌的价值。他有意识地致力于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传播,想把诗歌的精神带到美国。为此,葛坤华专门编写了一本中文教材《中国英语》,被哈佛大学称为“中国人有史以来最早用中英文编写的介绍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诗歌的教材”。这本收录了葛坤华自己写的15首诗的小册子里,既有中文原诗,也有英文译文,还有诗中的用词和典故的英文解释,甚至连平仄读音都有标注。这样,葛坤华不仅让语文教育更加生动,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异国的葛坤华,顽强地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先行者。两大文明的传播者带着遗憾死去。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在哈佛的葛坤华也以开放积极的态度融入了美国社会。他一到哈佛就开始学英语。很快,他摆脱了基本不会说英语的窘境,能够随意用英语与人交谈,甚至可以翻译自己的文章和诗歌。他从不排斥美国文化,总是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兴趣。葛坤华非常注重与身边的美国人友好交往。美国报刊评价他“善于交友,待人真诚”,“他独特的社交气质使他能够与各行各业的人交往,努力被大家接受”。依靠自己的努力,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葛坤华与美国汉学家和当地知名人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虽然葛坤华对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有很多雄心勃勃的设计,但可惜“千古文章未尽”。在哈佛任教期结束前,他不幸于1882年2月患上肺炎。虽经当地名医抢救,但病情持续恶化。几天后,带着未竟事业的遗憾,葛坤华在异乡走完了人生旅程。葛坤华虽然英年早逝,却留下了一笔美国精神财富。正如他的美国朋友在悼词中所说,“通过葛坤华的言传身教,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兄弟关系。”哈佛大学神学院院长埃里克·福特(Eric Ford)也高度评价葛坤华:“他拜访别人时,有君子的机智,尊重我们社会的习俗;他招待客人时,总是以中国的礼仪对待。”这种交流的智慧被埃里克·福特视为“能够在新旧文明之间进行交流”的证据。过早结束生命旅程的葛坤华,没有来得及把他在美国的收获带回中国,用他的知识推动中国的进步。与中国第一个留学生洪榕相比,葛坤华的名字一百多年来几乎不为世人所知。但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他的美国之行所体现的意义应该得到充分的评价。近代以来,中国总的趋势是吸收外来文化,但西方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面对继承国学精髓和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选择,几代中国知识分子都感到困惑,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然而,在一百多年前,葛坤华就已经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面对当时强势的西方文化,他试图将其精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同时,他把古老的儒家文明介绍到美国,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另一种价值参考,使人们看到了文化融合互补的意义。在我们面临全球化浪潮的今天,重新审视葛坤华的历史贡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