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贯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
一、统一思想认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首先要统一思想,确立以“应用”为主导的人才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以“为人类未来职业做准备”的教育为核心,是务实教育理念在现实中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它的培养目标不是传统的学科和学术本位,而是面向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生产与劳动、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胜任某一专业岗位的技能,以及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能力。还具有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的就业竞争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各种岗位。在深刻理解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办学三原则,即最大限度的经济建设需求是办学的最高准则;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最终标准;服务经济、贡献社会是学院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面向社会需求,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素质学生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培养方案。因此,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和关键。培养方案的重点应是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特点,建立若干课程群,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以地理科学为例,重点构建三个特色课程群和五个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三大特色课程群包括自然地理课程群、人文地理课程群和地理教育课程群。五级实践课程体系为:第一级为基础级——室内实验教学;第二个层次是专业层次——专业野外实习;第三层次是技能层次——中学教育实习;第四个层次是提高层次——毕业论文设计;第五个层次是拓展层次——学生社会实践。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尤为必要。应以培养方案的调整为切入点,把“实践应用”的思想作为地理教育的新理念贯穿于实践课程体系中,改变原有的实践课程结构,建立以“实践应用”为主线的地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体系。通过五个层次实践教学的配合,多种形式的实践取长补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践效率,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有良好的实践条件支撑,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好的师资队伍与之相适应。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工作的永恒焦点。再宏伟的目标,再好的计划,都要靠人来实施,也就是说,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优秀教师的指导是关键。老师有渊博的知识,教学有自信,学生有气场。师资队伍建设无非是数量建设、结构建设、质量建设、作风建设。从数量上看,我院整体师生比较高,很多老师工作量大,很多专业只能上大班,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在结构上,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较低,从而形成了僵化的知识生产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矛盾,无法实现“做中学”和“做中学”的目标。因此,在数量和结构上,未来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一是引进旗帜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二是专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有实践背景和经验的实践教学教师的补充;三、为全面提高现有教师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制定全院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核心目标是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高级职称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人才是现有教师晋升的重点导向;制定教师外出培训、到企业锻炼等具体措施;在作风建设方面,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是明确的、量化的,是教师考核、晋升、聘任的重要条件,促进了教师工作作风和教风的改进。
第四,制度规范管理,管理保证质量。
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学质量决定效益和质量。质量控制是教学管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亟待补充,如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重点满足“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要求;制定基于应用能力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和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管理措施;学风建设的细则、条例和办法。其次,讨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更具体地将课堂教学纳入教师岗位评价体系,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把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试、公务员、技能竞赛等指标纳入单位工作的考核体系。第三,充实和稳定专职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质量全过程管理的实施者,是制度有效性的保证。应制定教学管理人员管理办法,保证教学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