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建筑有哪些新成就?应该很简单。
序言
1955中央做出发展原子能和原子弹的决定后,导弹(火箭)作为运载工具成为新的工作方向。在1956年春季制定的1956至1967年科技发展前瞻计划纲要(草案)中,原子能、火箭技术等新兴技术成为发展重点。全国掀起了“向科技进军”的热潮。
第一,努力
1,高瞻远瞩,雷厉风行。
1956 4月13日,航空工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聂任主任。在聂帅的主持下,30多名科技专家、一批军政干部、150多名应届高校毕业生陆续汇聚北京,成为新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队伍。
1956 10 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钱学森。中国的航天事业诞生了。
2.引进技术,学会消化。
国防五院成立之初,前苏联为我国提供了重要帮助。1956 10前苏联首先提供了两枚P-1型导弹用于教学,并在1957 12液体近程弹道地对地导弹和一套地面设备。同时还向中国提供导弹研制基地和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图,并派遣技术。
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开始了P-2导弹和C-75地空导弹的仿制工作,开始了导弹研究和发射基地的建设,并成立了教学大队,学习导弹操作和使用技术。
在此期间,1957,10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和其他东方集团国家。
3.要独立自强。
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建设强大国防的决心坚定不移。1960 165438+10月5日,我国自行仿制的液体近程弹道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此后,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短程弹道导弹。同年9月,由上海机电设计院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发射成功。
4.总结,成功开始
国防部第五医院成立之初有10研究室,1957重组为一、二分院,1961重组为三分院,1964重组为四分院。同时,相关科研院所不断加入国防五院管理体系,充实完善科研体系,包括中科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成立于1958,1963并入国防五院)、上海第二机电工业局(成立于191)。1962由国防五院归口管理)、交通部军事电子科学研究所(1958由国防五院组建)、导弹试验训练基地(1961由国防五院组建)。截至1964年底,国防五院初步建立了涵盖导弹、火箭、卫星及相关系统领域的研究所体系,具备了自主研发和试验能力与条件。国防五院的成立、建设和成就,证明中国航天事业已经有了一个成功的开端,为完成更大的历史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支持发展
1,“八年四弹”与导弹核武器
1964 10 10月16,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研制导弹核武器,解决运载工具成为当务之急。1964 65438+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统一组织和管理航天工业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
1965年3月,七机部地地导弹研制计划获批。这就是“八年四弹”的研制计划,即在1965年到1972年的八年时间里,成功研制和改进了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四种液体弹道导弹。这个计划虽然受到“文革”的干扰,进度有所延迟,但基本实现了。这对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新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1966 10 10月27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东风-2 A中近程导弹携带核弹头,准确命中目标。两枚导弹的组合试验是成功的。从此,中国有了自己实用的导弹核武器,为打破霸权核垄断做出了巨大贡献。
2,航天三线,新基地,新创企业。
60年代中期,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加强三线建设、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的指示,航天系统开始大规模建设后方基地。广大航天工作者从一线城市来到三线山区的偏远地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了三级航天基地。
3.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自1966“文革”以来,卫星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为了加快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根据聂副总理的提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1968年2月成立,有力地保障了卫星研制的正常开展。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卫星向全世界播放了东方红的音乐,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多级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和测控技术,这是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4.总结,历史性的飞跃
七机部成立后,体系建设不断丰富,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西方列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的技术突破和工程成果,却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两极世界格局下,航天事业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然而,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航天工业正面临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