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是美国顶尖大学之旅。
美国留学是美国顶尖大学之旅。
◇某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得主,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国内顶尖名校。他一个学期选了10的课程,轻松通过考试,因为这些课程只要在学期末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学分。他大二的时候申请了MIT(麻省理工学院)。虽然他一个学期只上了五门课,但他觉得异常忙碌,因为每门课老师都要求看很多书,有些课还要做很多实验,掉以轻心就跟不上了。
◇麻省理工学院150周年展览150展品都是学生的发明,包括雷达,第一台实时计算机,第一个人工假体,更好的天气跟踪系统,晶体管,频闪摄影,还有各种没有实用价值的怪异发明。因为在麻省理工的书呆子眼里,所谓的伟大发明很可能是在荒谬中孕育出来的。
在哈佛,年轻教师压力大,学术研究要求高,是成为终身教授必须经历的艰难过程。而且他们一旦拿到终身教职,考核压力也会减轻。学校认为聘任的教授都很优秀,有很强的发展动力,他们的学术理想和习惯会让他们自觉追求更高的学术声望。
上个月,我去美国参加了哈佛中国论坛。参观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卫斯理女子学院、波士顿大学,与来自美国名校参加论坛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近距离观察了美国的大学。虽然我们粗略的看了一下,但是能看到的小东西还是传达了美国高等教育领先世界的内在办学逻辑。
大学学习难,教授要求严
在哈佛中国论坛期间,我应邀参加了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学生组织的中国教育评论和北岸论坛的讨论活动。三个小时的活动中,提问和互动占了2/3,感觉这里的学生特别喜欢讨论问题。
在哈佛校园里,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专门为学生讨论准备的小会议室和活动室。也经常看到成群结队的学生聚集在咖啡馆和学生活动场所热烈讨论。据哈佛教育学院的学生介绍,《中国教育评论》每周六举办,从未间断。负责人每次都会和大家讨论主题,然后在活动前把活动安排通过邮件发给所有同学。
在哈佛做了一次讲座后,写了一篇感悟文章,说哈佛的学习氛围很浓。文章发表后,一个哈佛的学生给我发邮件,说哈佛校园里的中学生讨论激烈是真的,但并不是学生爱讨论,也没有办法,因为老师有这样的要求,如果不参加研讨会,可能很快就跟不上课程了。
他想告诉我的是,大学的学习氛围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严格要求和对教学的重视所带来的,而不是单靠学生的自觉。这与近年来国内高校反复强调学风建设大相径庭。在学风建设中,学校和老师反复教育学生要主动学习,热爱学习,但学生就是不能主动,就要逃课。
事实上,我在参观几所美国大学时,随行的学生都谈到了这一点。一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麻省理工读高二,他告诉我,他在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得金牌,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国内顶尖学校。入学后,一学期选十门课是没问题的,因为只要期末考试及格就可以拿学分。就这样,大二的时候,他觉得真的对不起自己,于是报考了麻省理工。到了麻省理工,虽然一个学期只选了五门课,但他觉得异常忙碌,因为每门课老师都要求看很多书,有些课还要做很多实验,掉以轻心就跟不上了。学生晚上在图书馆熬夜看书是很常见的。
事实确实如此。虽然国内一些高校一再强调要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但大多只是说说而已。重视本科教育,意味着必须要求教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但在高校强调论文、课题和经费的现实下,我们的教授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不必要的精力。这样的教育教学环境几乎可以在一夜之间摧毁学生对大学的美好期望。很多高中毕业生带着美好的大学梦走进校园,上完第一节课,又从梦中回到现实——原来梦想中的大学是这样的。至于学生在大学里不认真,大学把原因归结为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没有进入大学。
骄傲的学校成绩和低调的校庆
在麻省理工学院,陪同我参观的学生是来自上海的国际学生刘欢,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读本科。他先带我参观了他们的机器人实验室。说实话,我真的不相信这是世界顶级的实验室。实验设备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先进。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测试机器人抓取物体的能力。刘欢还给我看了他们在大学期间做的一个实验――机器人浇花和摘西红柿。他说这是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实验,我却觉得自己像个在玩游戏的孩子。
刘欢,他们机器人实验室的教授世界闻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喜欢教学。大二的时候,有两个教授来找他讨论,听了一个小时他的想法。
在路上,刘欢告诉我麻省理工学院正在庆祝150周年校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大的校园没有一点庆祝的气氛,建筑真的很笨拙,像传说中的工厂。直到走到麻省理工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前,才看到挂着两条横幅。这栋建筑上刻着的学校名称是麻省理工学院,直译为麻省理工学院。学校的名字里没有大学,甚至没有学院。刘欢开玩笑说,这所学校的名字是中国的一所技术学校或技术研究所。我想,如果放在中国,麻省理工早就变成了必须,学院变成了大学,科学先于技术,否则不足以显示学校的地位,影响学校的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建校150周年展览是校庆活动的重头戏,在他们的博物馆,一个低矮的建筑里展示。不幸的是,我那天关门早,我不能进去参观。但从外面看,没有彩旗和横幅,门口也没有突出学校培养的领导的介绍。整体感觉也很低调,虽然这所学校的诺奖得主多达76位,哈佛40多位。
这里展出的150展品都是麻省理工学生的发明,包括雷达、第一台实时计算机、第一个假肢、更好的天气跟踪系统、晶体管、频闪摄影,以及各种没有实用价值的怪异发明。周年纪念日展出这么荒唐的发明,真的很符合麻省理工的书呆子气质。因为麻省理工的书呆子们知道,所谓的伟大发明很可能是在荒谬中孕育出来的。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庆大会在波士顿展览中心举行,没有气氛,也没有喜庆的横幅。校庆大会开始,教授们身着博士服庄严入场。整个庆典没有主持人,也没有介绍参加庆典的重要嘉宾。校长和教授们在发言中关注了麻省理工学院未来100年的发展。
教本科生的教授和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哈佛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好,一年发表的科学和自然论文数量超过了中国所有大学和科研机构发表论文的总和。自成立以来,它已经培养了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的成绩如果放在国内,大家都会觉得学校对老师的论文要求很高。因为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学以教师要搞科研为由,忽视了本科教学,甚至还引用了国外大学的例子。不然他们怎么出那么多论文,出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观察哈佛大学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至少有四个特点:
第一,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学术研究只为人才培养服务。换句话说,学校开展一流研究的目的是培养一流人才。所以导师会经常和学生一起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在同一项研究中的能力,而不是给他们任务,不给他们任何教育和指导。
第二,对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要求,不是一刀切。在哈佛,年轻老师(助理教授)压力大,学术研究要求高。这是获得终身制必须经历的艰难过程,而一旦获得终身制(很多副教授都是终身教授),考核压力就会减轻。学校认为聘任的教授都很优秀,有很强的发展动力,他们的学术理想和习惯会让他们自觉追求更高的学术声望。这种对不同老师的要求也体现了学术研究的规律,因为20-40岁是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年轻老师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术研究上。
再次,学术休假制度可以让教师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缓解教师的职业疲劳。美国大学的教授之所以能给学生上课,同时出很多成绩,与学术休假制度密切相关。在半年或一年的带薪休假期间,教师有相对集中的时间系统思考学术问题,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学术交流或出书。
第四,在美国大学的学术舞台上,主角往往是年轻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谁有能力谁就是论坛的主讲人,助理教授(也就是我们这里的讲师)可以带博士,而那些知名教授更多的时间花在教学上,形成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良性循环。
没有大门的大学和100个图书馆
逛图书馆几乎是大学的必修课,这次在哈佛也不例外。让我惊讶的是,参观用了一整天,结果很多图书馆还没到。在我来哈佛之前,我已经听说了很多关于哈佛图书馆的事情,但我并没有想那么多。甚至我拜访过的哈佛教育学院的博士安德鲁也不知道他的学校有多少图书馆。一般的说法是大约有65,438+000个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分散在校园各处,建筑不高,学生走进想去的图书馆非常方便。
当然,哈佛的图书馆不是以数量取胜。它丰富的藏书,舒适的环境,到位的服务让我大开眼界。在燕京图书馆,很多在这里做交换生和访问学者的中国学者告诉我,他们发现了很多国内图书馆根本找不到的资料。图书馆里到处都有可以免费上网的电脑,可以免费使用。安德鲁还特意带我去看了图书馆里的一件设备——扫描仪,学生可以免费使用。只需要花一些时间把所有的书扫描一下保存在他们的u盘上,然后拿回去慢慢看。这在国内大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学生们在图书馆复印书籍要付费。有的同学不愿意花钱,就偷偷把需要的部分撕下来。这也是常见的景象。
近年来,国内大学的图书馆也发生了一些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变化很大。大图书馆很宏伟,但学生使用不方便。从宿舍或者教学楼到图书馆要走很长一段路,要找到他们需要的书也是相当费力的。还有很多书找不到了。此外,国内大学图书馆的功能也悄然发生变化,成为学生的自习室。去年某高校图书馆对馆藏资源利用率做了统计,结果显示新购图书零借阅率为40-60%(零借阅率是以当年新书零借阅率(专辑号)/当年新书总数(专辑号)100%计算的),新购图书借阅情况如此悲观,可见整体借阅情况有多惨。
人们常说,教授和图书馆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两大资源,哈佛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学习氛围特别浓郁的大学景象。虽然哈佛没有校门,校车停在教学楼和图书馆前,偶尔会有汽车喇叭声,但你不会觉得这里很嘈杂,很浮躁。当你走进图书馆,你就走进了学习的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