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的发展定位

株洲职教城的基本定位是“立足株洲、服务全省、面向全国”,打造成为株洲的“城市名片、两化样板、技师摇篮、发展引擎”和“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实现从教育功能单一的职教园区向功能多样、形象独特、具有“两化”特色的园区协调发展,与株洲老城区、云龙新城及周边区域,逐步建立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株州职教大学城总体规划包括“一城九校、一河一湖(龙牧河、千龙湖)、三馆两中心(市图书馆、市科技馆、体育馆、公共实训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三纵六横干线”。职教城计划3年建成,5年彻底完善。建成后,株洲职教大学城将集教育、科研、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成为株洲“城市名片、两型样板、技师摇篮、发展引擎”和“中部职业教育创新之都”,为湖南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和职业培训服务,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株洲职教城将实现四大主题功能,即教育功能:打造中部示范性职教园区;R&D功能:积极面向区域和株洲产业需求,建设长株潭实用科技R&D园区;服务功能:在云龙南部打造一个优雅书香、青春气息的公共服务中心;居住功能:成为株洲安居乐业的福地。

职教城的用地布局以主要水系龙牧河和千龙湖为脉络,以林雪路等3条主纵6条横道路为路网框架,形成教育功能区和* * *享受功能区等5个功能区,与龙牧河功能景观轴、创意园区和* * *享受核心形成有机良性互动的整体。

总体来看,园区形成了一城九校的发展规模,并有适当的预留。建设了1市级* * *享受区和三个校际* * *享受区,沿龙牧河布置了图书馆、科技馆和体育馆、技能认证培训中心、配套服务中心、R&D孵化中心三馆三中心,展示职教中心形象。规划的科研创新用地主要位于学校附近和龙牧河沿岸,规划了多种业态。根据上云龙总体规划,规划位于林动路以南集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新城镇中心,规划用地面积约50公顷,服务云龙南部约40万人。园区规划深入场地,认真研究园区景观的本质特征,塑造体现教育创新聚集区和高雅文化的形象,确立六大城市设计策略。

1.龙河映城。

沿龙牧河,总体特征是功能开发和景观生态塑造。沿线不仅将聚集区域内的教育、科研、创新等核心功能,还将着力塑造滨水地区多样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

2.活力之湖尧城

R&D、创新、文化、休闲等功能都聚集在龙牧河南侧的千龙湖周围。湖的西部布置公园式的R&D办公和技术交易展示中心,湖的东部布置购物公园和南部新城中心与公共文化休闲相连,形成静态、动态、清新、优雅的空间氛围。

3.安抚邱荣成

首先,整体空间布局与地形结合紧密,在平缓低洼地区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在多丘陵、高地方低强度开发;其次,紧密结合丘陵,分类型进行建筑布局和开敞空间设计,最大限度延续公园的文化特色。

4.野趣池是一座城市。

公园的另一个特点是有大量充满野趣的池塘。设计积极结合池塘的位置,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利用池塘,或作为公园、广场的水池,或作为校园景观水系,配有雨水收集系统,统一设计。

5.特色园林繁荣城市

考虑到人的接近性和土地开发的统一性,规划了一系列不同面积的特色公园,与周边建筑和开放空间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互动空间效应,成为聚集人气和财富的公共中心。

6.林荫街道编织城

林荫街道系统将分散的空间要素连接起来,从而编织出一个系统化、网络化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每条林荫街道都强调不同树种的植物配置,因而各有特色。为实现“两化”目标,建设全国首个低碳株洲职教科技城,实现碳排放减少50%左右的减排目标,株洲职教科技城首先计划以低碳排放为抓手,统筹建设各类项目,包括生态水系、低碳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碳汇等。在此基础上,计划构建一个系统的“两型”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

1.生态水系规划

通过洪水、雨水、污水和水的相互关系,水的梯级利用是降低龙牧洪水频率,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主线。将雨水收集利用与学校景观相结合,减少雨水冲排次数,与龙牧河形成良好的水流互动关系,以区域内污水利用为契机,建设再生水厂,形成两型示范工程。

2.低碳能源系统规划

采用全新的能源系统规划方法,以传统的城市电、气为基础,结合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站,形成优质高效的城市能源供应体系,以保障园区能源安全,降低能源使用的经常性成本。

3.生态环境与碳汇系统规划

以减碳治污为主导原则,增加园区自身碳汇,减少碳投入;以龙牧水系修复为基础,逐步恢复龙牧河的碳汇功能,依托校园、科研区、居住区绿化建设,以吸碳树种为主要载体,推进碳汇林道建设。

4.绿色交通与绿色建筑

以交通节能为抓手,以绿色交通体系为规划载体,加强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大幅减少交通运输带来的碳排放。

根据技术成熟度、可操作性等因素,选择再生水厂、分布式能源站、零碳体育馆、碳汇林道作为四个“两型”低碳标志性项目。本着经济、紧凑、充分利用能源的原则,建设市政公园,整合协调再生水厂、分布式站、垃圾处理中心、生物质能站、污水热源泵,形成长株潭重要的低碳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