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生喜欢逃课?
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21世纪,经济和教育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之极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厌学、逃课现象日益成为高校、家庭乃至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高校的管理层、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一项调查显示,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在20%左右,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公共课在50%以上!在一些高校,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高达40%!有同学另作选择,以消磨青春为代价退出游戏,自己去玩了。学生逃离教室和大学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很明显,这是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教育现象。某大学校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学生逃课该打谁的板子;上座率低,不能全怪辅导员的文章。文章认为,学生不上课的时候应该打老师的板子。出勤率要与教师考核挂钩,促进教师增强责任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作者不这么认为。诚然,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和责任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效率和学习成绩。而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配合度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环节。但是,学生是否逃课,学生出勤率的高低,并不完全是老师决定的,也不完全是他们的错。传统观点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然而,学校教育不是一切。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学校教育的作用外,非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作为教育者,教师有责任教好每一个学生。但是不是只有老师的努力才能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即学生自身因素起主要作用。此外,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负面因素。这种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到教师身上,而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同理,大学生逃课,出勤率低也不能怪学生辅导员,但除此之外,难道只有任课老师有责任吗?学生只受老师影响吗?如前所述,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学生自身可能是学生逃课、厌学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流传了一段时间的7-1=0或者7-2=0,就是这个道理。家庭出身、家庭挫折或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他们的自卑感和厌世情绪。这些学生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但是大学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和交流的缺失。大学里的冷遇让他们感到厌学,逃课。家庭经济条件是另一个原因。有些学生家境贫寒,上大学的费用是从零开始借的,甚至是靠卖牛卖房收的。为了还债,为了生存,除了省吃俭用,有的同学没日没夜的打工赚钱,有的同学一周有三四个家教,每天都很忙,停课。另外,如果第一阶段有一门课不及格,你就干脆放弃,加入逃学族。然而,一些学生,他们来自优越的家庭,是独生子女,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另外,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性,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用衣服去够食物的习惯。进入大学,失去了上进的动力,生活自由散漫,成为逃学家庭的主体,影响很大。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培养目标的调整,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严重滞后,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由于一些专业课程的不完善,一些大学生对一些课程不感兴趣,因此感到厌学,进而逃课。为了以后就业,有的同学逃课学开车,考导游,积累更多资本。他们不想花时间在教室里。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进入大学。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对自己的专业毫无兴趣,无法改变。学习变成了一种折磨。此外,过时的教材、过时的教学方法和死记硬背的考试,让梦想中的大学生涯被称为后中学时代学校管理制度的缺陷。经过几年的扩招,高校学生数量成倍增长,导致教学资源紧张,管理体制落后。由于生师比高,一些高校部分课程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教学效果也在下降;由于工作量大,一些老师没有时间接触指导学生,自己充电。此外,教学任务增加,各种压力增大,但教师的经济效益却没有相应提高,部分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下降。有些大学老师在考前就把重点放在重点上,划定范围,题目越来越简单。考完试,他们抹不去学生的哀求,讲人情,把没考好的学生送到及格线。导致学生混合心理发达,不认真考试,学习热情越来越低,知识越来越差。一些高校缺乏一种焦虑机制。盲目制定规章制度,却在执行中心软,被称为教育导向,助长了学生的侥幸心理,从而削弱了制度和规定的严肃性。狼来了现象让学生觉得自由散漫。笔者曾向所教班级的学院反映学生缺课现象严重,多次劝其不要改变。为了整治无故旷课现象,医院特别规定,凡三次不上课者,从重处罚,五次不上课者,予以辞退。第二天去上课的时候,发现班里的同学都到了。然而,第二节课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直到学期结束。笔者打电话给班长,询问常年不见的同学,回复一如既往。俗话说,言必行,行必果。必要的焦虑机制和惩罚措施也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厌学、逃课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大学生的浮躁心态、短视、懒惰、不上进是导致他们学习成绩稳步下滑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他们辍学。很多大学生一进大学校园,就认为一切都好,吃喝玩乐,去网吧,酒吧,混日子,混文凭。心态没有调整好,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缺乏应有的自律,易受外界影响。他们晚上去网吧,白天睡觉,或者每天早出晚归,教室和宿舍都不见了。这些学生是班干部,是班主任,是辅导员,甚至是在学校感到头疼的问题学生。某高校学生在没有告知父母的情况下,从劳务市场雇佣了父亲签字休学,用父母给的学费租了出去,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毕业,父母托熟人联系孩子工作,一切才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