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学新闻发布范文
——华北电力大学夏季黄龙寺之旅。
实践主题:热爱山林,关注山村的希望。
实习地点:满城县刘家台乡黄龙寺村
练习时间:2065年7月8日+00-6月5438+02。
实践者: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学院学生。
队长:崔帅
一、实践背景简介
刘家台乡黄龙寺村,位于满城县城西北约50公里,是河北省满城县最偏远、最贫困、海拔最高的山村,是市级贫困村。当地群山环绕,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只留下老弱妇孺在家打理事务,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1995为响应中央号召,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学院与黄龙寺村建立帮扶关系,将该村确立为华电教学基地,至今已有十五年历史。
由于设备、师资等各方面条件差,师生逐年外迁。如今,这所小学只有四个年级,四个老师,十一个学生,教学条件十分艰苦。而且这十一个学生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心理状态较差,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关怀缺失迹象。此外,由于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和意识较低,当地学生厌学辍学现象十分严重。为此,在学校团委和系领导的殷切嘱托和关心下,暑期支教队迅速成立,准备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带去生机和希望。
二、前期准备
1,我们团队得到了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委托。在动员会上,我们团队成员表达了他们要很好地完成实践活动的决心。
2.我们呼吁所有学生积极捐赠衣服、文具和其他用品,为黄龙寺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3.教学团队成员分头行动,收集哲学故事、诗歌、歌曲、游戏等。适合小学生。他们在体育课上根据各自的课程,充分准备了健美操、散打、篮球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力求在短短几天内,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团队发挥最大作用。
4.查阅关于留守儿童的相关文献,从图书馆借了很多书,看了很多相关话题的文章。然后,对提取的文献进行总结提炼,从生活、学习、心理等角度,从家长、老师、学生自身等角度,做一份关于黄龙寺小学学生现状的调查问卷,意在反映当地留守儿童的方方面面。
5.支教队成员自愿集资为黄龙寺小学的孩子们购买足球、篮球、羽毛球等文体用品,丰富他们的课间生活。
6.考虑到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可能对上学和抚养孩子存在错误观念,团队成员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阅读有关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的书籍,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方法,来说服和纠正这种错误观念。
6.联系报纸、网站等媒体,做好宣传工作,最终新闻稿写好后以各种形式提交。
第三,时间表
7月8日——支教团9人前往满城黄龙寺,与校长、村干部进行初步接触,并安排住宿。
7月9日-给孩子们分发衣服和文具,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7月10-把孩子叫到学校,教他们诗歌、歌曲、英语等知识,教他们学习散打、健美操、篮球等运动,增进与孩子的交流,完成调查问卷。
7月11-队员们在一名小学生的带领下走访了部分学生的家,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
7月12日,组织队员和孩子们参加了保饺子活动。下午,队员们打开黄龙寺,返回保定。
7月13-召集全体队员开会总结,找亮点,找出问题。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得出初步的调查结论。第四,练习日志
1,先到
7月8日,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华北电力大学黄龙寺支教队于中午12左右到达黄龙寺村。村干部刘会计热情接待了我们,安排我们住在学校。炎热的天气已经让队员们又累又渴又饿,筋疲力尽。简单休息后,刘会计带我们去学校附近的一户农家吃了一顿美味的农家饭。
晚饭后,在与刘会计和张校长的交谈中,我们了解了黄龙寺小学及其学生的情况。由于村里正在进行人口普查,几个村干部忙于日常事务,没有时间招待我们,我们就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然后大家热火朝天的收拾行装,打扫住处,铺床,洗碗,洗菜,做饭,忙的不亦乐乎。虽然饭菜远不如家里父母做的好吃,但队员们都觉得好吃,因为是大家一起做的。
2.第二天
一大早,孩子们都很渴望来学校,我们早早起床。估计是希望尽快见面吧。孩子们到了学校,就主动打扫学校的院子。这一幕让我们的队员非常感动,纷纷加入其中。
老师给孩子们布置完暑假作业后,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教室,开始和这些孩子交流。自我介绍完后,为了尽快熟悉小朋友,我们开始了事先准备好的小游戏,比如递包裹,老鹰抓小鸡,猜谜等等。校园里充满了笑声。在比赛中,我们的选手各显身手,唱歌、跳舞、魔术等等,迅速将现场推向高潮。逐渐放开束缚感的孩子们也跃跃欲试,为我们唱儿歌、背古诗、讲笑话,大家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我们带了很多华电同学捐的衣服,还有队员们凑钱卖的文具。事先我们已经把这些衣服分好类,搭配成套,大小尺寸兼顾。比赛结束后,我们把所有的孩子聚集在一个教室里,开始给他们分发东西。
收到衣服和文具后,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令我们惊讶和感动的是,最后,他们集体向我们敬礼,称我们是少先队员,然后说:谢谢你们,哥哥姐姐!多可爱的孩子啊!
在与老师的交谈中,我们大致了解了孩子的家庭和学习情况,并特别关注了几个有特殊情况的孩子。老师说:这里经济落后,教学条件差,对孩子们的学习影响很大,但是他们都很努力的学习,这让作为老师的我们感到一丝安慰。我们还了解到,有几个孩子家离学校很远,远的有20公里。他们需要每天五点带着干粮上学,晚上八点到家。听到这里,我们感到难过和无奈,在心里默默祝福这些勤劳可爱的孩子。
3、第三天
孩子们将再次被召集到学校,进行我们最重要的教学活动。
小学课改后,从三年级开始就有了英语课。但由于黄龙寺条件较差,无法引进英语教育师资,小学英语启蒙教育成为空白。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是英语方面的专家,口语很好的龚青莲扮演了小老师的角色,教孩子们学习简单的英语。孩子们非常渴望接触英语。他们认真听讲,仔细阅读。一节课下来,他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读写26个字母,学会了几个简单的日常用语。之后我们还教他们唱了《ABC歌》,加深巩固了刚刚学过的字母知识。
有着深厚文学功底的学生崔帅,教孩子们学了几首诗,教他们简单的诗歌鉴赏方法。老藤是淡淡的乌鸦,小桥是流水人家...孩子们在这位小老师的带领下畅游在诗的海洋中,体验诗中描绘的美好意境。孩子们被分配背诵时,四处游荡的小脑瓜逗得队员们哈哈大笑。
在学校学舞蹈的夏芙丽成了孩子们的健美操老师,李玉林成了他们的篮球教练,郝思琪和杜蕾霞成了他们的散打教练。丰富多彩的内容把儿童节的课程安排得很满。这些东西对这里的孩子来说很新鲜。他们对一切都感兴趣。他们和我们队员一起认真学习,正规的模仿,队员们耐心的一点一滴的教他们。
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关于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问卷,对孩子逐一登记,重点关注单亲儿童和其他有特殊情况的儿童。
期间,队员们对有心理状况的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心理疏导,还通过生动的故事给孩子们讲了一些生活道理,教导他们要体谅父母,尊敬师长,珍惜粮食,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立志奋斗。因为故事新颖生动,孩子们很容易接受,点头表示理解。
一天下来,孩子们学了很多,唱ABCDEFG……...高高兴兴地回家了。队员们忙碌了一天很累,但能看到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身上的疲惫瞬间消失,心里充满了无限的甜蜜。
4、第四天
(本文来自第一模特网站,转载请保留此标记。)一大早,在小伙伴刘鑫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九人带着剩下的两包衣服、文具和食物,开始了去孩子们家的探访。根据老师提供的学生家庭情况,我们去了几个情况特殊的学生家里。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在一个叫刘璐的家庭,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三个孩子相依为命,大女儿刘芸在村里,家里经济状况很差。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在与刘芸的交谈中,她提到她与几个女同学商量过,不久将一起辍学去县城打工谋生。现在她觉得早点出去打工挣钱是个好办法,以后还会回来这座山。世世代代住在这里没有错。队员们听了她的话,都感到难过和无奈。女孩的眼里没有希望,也从未想过走出大山去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我们耐心地劝阻这个天真的孩子,尽力说服她妈妈不要让孩子辍学。我们之前准备的所有心理学方法也都应用到了上面。最后,刘芸的妈妈似乎意识到了孩子上学的重要性和知识改变命运的必要性,表示不会让孩子这么轻易放弃学业。
在走访其他同学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除了无奈和心痛,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山村家长的文化素质、认知水平和教育重视程度,极大地影响了孩子对上学的正确认识。
队员们把剩下的衣服和文具分发给他们看望的孩子们,和他们聊了很久,教育和指导他们好好学习,让他们认识到只有上学才是唯一的出路,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有希望,树立远大志向。孩子们的眼睛红了,因为我们承诺要努力学习,将来走出大山,实现他们的梦想。
5、第五天
我们准备好食材,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首先队长会给大家分工,然后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最开心的应该是包饺子了,会包的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各种奇形怪状的饺子出现在大家面前。我们的队员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教过那些不会打包的孩子。可爱的小家伙们纷纷表示,已经学会回家给父母包饺子了!
虽然包的质量不是很好,很多饺子都是煮的,但是孩子们吃着自己包的饺子还是觉得好吃。
吃完饺子,我们收拾好东西准备返回。队员们似乎舍不得走,有些孩子看到我们要走了,甚至激动地哭了起来。这几天,我们天天吃着孩子送来的杏子、李子、新鲜蔬菜,天天一起玩快乐的游戏,天天被感动。我们已经在短时间内让我们的家庭有了家的感觉。孩子们哭着让我们多呆几天,很多队员都忍不住哭了...
下午1,我们上了车,向这个可爱的山村和可爱的孩子们挥手告别...
动词 (verb的缩写)实际成就
1.了解黄龙寺村儿童的基本生活、学习、家庭情况,做好登记记录。对孤儿或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给予特殊照顾,并特别关注他们的心理缺失,运用所学的心理学方法给予心理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远离自卑,树立自信。
2.给孩子带去衣物、书籍和文体器材,一定程度上给家庭困难的孩子提供小额救助。作为学生,我们的力量确实微薄,但我们相信,这些简单的物品传递着我们对黄龙寺孩子们的关爱。东西不多,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最重要,我们的旅行也非常成功的完成了这个目标。
3.在和孩子们玩游戏的同时,我们也教会了他们学习很多新的东西,比如健美操、篮球、散打、折纸、诗歌、英语、儿歌等。,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给他们的童年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
4.了解本村孩子对厌学、辍学的认识,对有这种心理状况的孩子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
5.通过到学生家中走访,了解家长在为孩子提供上学机会、培养孩子成才方面的思想状况,及时对走入误区的家长进行说服教育,让他们用具体事例逐步认识到原来观点的错误,对孩子来说也是一大乐事。
6.从生活、学习、心理的角度,从家长、老师、学生自身的角度,对黄龙寺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处理,得出了结论。基于此,完成了一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论文,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
7.我们自己做饭,既锻炼了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又体验了当地的生活,让我们明白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8.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策划和实践经验。
9.本次活动不负校领导和系领导的期望,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弘扬了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华电精神,增进了与村民的交流,树立了我校在村民心中的良好形象。
六、体验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从前期的策划准备到后期的总结处理,充分考验了我们的策划和实践能力,这是我们在学校学不到的。每一个内容都要自己安排,做到清晰有条理,也增强了大家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我们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这方面的能力锻炼得太少,以至于在实践活动中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有效的。
在与村干部、老师、家长、孩子的交谈中,锻炼和加强了我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这几天,我们每天都在各种复杂的情绪中度过。看到青少年艰苦的学习生活状态,我们感到痛心;看到有些孩子的家庭很悲惨,从小缺乏关爱,我们很同情;看到一些家长误入歧途,孩子没有理想,我们想帮助却又无能为力;看到孩子们每天从山上采摘李子和杏儿,为我们带来新鲜的蔬菜,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以前,我们经常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关于贫困山沟里孩子的报道,但我们总觉得他们离我们很远,直到看到这一切,我们的内心才被这座大山里的一幕幕震撼。作为大学生,我们每天花着父母的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什么时候想起过那些被困在大山里,忍受着生活特殊对待的孩子?在我们手里,10元可能只是一顿饭,或者两杯果汁,或者几包零食,甚至微不足道,甚至小到我们不知道10元能做什么。但是,在黄龙寺,10元是一个小学居民一周的生活费!这不是捏造,而是我们都真切感受到的巨大现实反差!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清醒地认识到今天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多穷人挣扎在生活的边缘,还有很多黄龙寺这样的小山村需要社会的关注,还有很多黄龙寺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我们没有理由谈论享乐、奢侈和浪费。我们应该做的是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勤俭节约的习惯,用这几天的所见所闻鞭策自己。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充实自己,壮大自己。等我们以后有实力了,一定要帮助那些被生活困住的人,改变类似黄龙寺的现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