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大学霸

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有这么一群人,一天都要学习,不然,没有竹子,没有食物,他们也活不下去。他们在成绩排名中名列前茅,受到无数同学的敬仰和崇拜,感叹“艰难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只要死不了就向死人学习”的积极践行者——“学霸”。

在网络定义中,“学霸”是指专心学习,很少参加课外活动,成绩很高的学生。根据媒体对那些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学霸”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除了努力、成绩优异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过人之处。

本文整理了五个关于学霸的非典型特征,这些特征并不适用于所有学霸,但每一个都与学霸保持着某种关系。其中,有的可以被他人复制发扬,有的则不宜模仿,以免身心受到伤害。

功能1:学习:

不要以为“学霸”只代表简单的“学习机”,或者说他们只会专注于追求高分。其实很多时候“学霸”之所以能成为“学霸”,是因为他们能乐在其中。正所谓“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

被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7所美国名校录取的武汉大学毕业生李当娜,就是这样一位热爱学习的“学霸”。高中并不拔尖的李当娜找到了自己对大学专业课的兴趣,她在课堂上寻找老师推荐的所有参考书。好奇心会驱使她去钻研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享受学习过程的李当娜从来不认为当“学霸”是一件苦差事。

链接:动物也很疯狂

2012年底,电子科技大学校园里活跃的“恶霸狗”在网上一炮而红。据传这个身高0.3米的小屁孩喜欢出现在概率论和英语(精品课)课堂上,获得了校内外众多粉丝的青睐。曾获电子科技大学“最佳人气奖”和“作风建设奖”。与坚持理工科课程的“恶霸狗”不同,北大的“猫”更喜欢哲学、艺术等人文课程,这只黄白条纹的猫多年来一直“听”着北大的各种课程,浑身散发着浓浓的“学术气息”,深受师生喜爱。

特征二:悲伤的人

2013高考(精品课)成绩出炉,武汉理科高考状元黄毅清的Renren.com状态——“赢得了全城的口碑,却挡不住你”——引得无数网友围观转发。与此同时,北京文科高考状元张云宁写了一篇关于自己455天单恋的长文,发表在人人网上。这些“考场得意,情场失意”的故事不禁提醒网友,或许“情伤”对学霸来说是一剂“强心针”?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的余飞飞也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他花了所有的时间在大学里学习了四年。然而,事实上,像许多大学生一样,余飞飞刚进学校时情绪很低落。与其他同学在游戏中抛弃大学生活不同,她选择了努力学习。面对“学霸”的称号,余飞飞平静地说,他只是拒绝迷失,成为学习的主人。

特点三:规划成瘾

对于“学霸”来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看似无限的学习任务,强大的规划能力必不可少。清华大学著名的“学霸姐妹花”之一马冬晗就是这样一位制定计划的专家。

当马冬晗的学习日程在网上爆出时,众多的计划让很多网友大吃一惊,不禁惊呼“比国家领导人还忙”!这个可以称之为“神器”的时间表,将马学霸的一天精确的安排到了分钟。

从早上6点起床到1点睡觉,“自学(大学物理实验)”、“微积分”、“背单词”、“班会”等任务都被安排在这个时间表里。这样的习惯,她从大一学期一直坚持到大四毕业,积累下来的课表已经很厚实了。用马学霸自己的话说,“我就是不想浪费时间”。这样看来,作息时间或许是“学霸”们艰苦生活必不可少的法宝。

特征四:强迫症

马冬晗曾承认自己有明显的强迫症症状。但是,用她的话说,“有时候,强迫症患者更容易成功。”不难发现,很多有志的“学霸”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某种强迫症的症状,比如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任务,不允许浪费每一分钟,加班甚至熬夜完成未完成的学习任务等等。

其中不乏“附身”的“学霸”,修炼出“所见即行”的至高境界。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刘志哲拿着一本崭新的《考研模拟完形填空(教程)》坐上了座位,没想到一天后就去了自习室。这套练习题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不知名的“学霸”用黑笔做了60多页的试题,用红笔批改。书中的许多解释也显示出痕迹。

链接:全民“学霸”时代

“学霸”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很多想当“学霸”的同学苦于自制力有限,摇头说“学习的时候总想玩手机”。于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几个学生开发了一款名为“我要当学霸”的手机应用。

这款治疗“手机依赖症”的应用在一周内已经有65438+万用户下载安装。当用户开启“学霸模式”时,每次触摸手机,软件都会弹出提醒:“亲爱的,你确定要退出学习吗?”几经劝说,仍坚持玩手机的用户必须选择“我不是学霸”,然后确认“接受鄙视”,才能退出应用。

同时,用户的人人网状态会自动改为:“不好意思,我又在一边学习一边玩手机。请用一句“玩你妹手机”或者“你是傻逼,成不了学霸”来回复看到的每一个人。谢谢大家!”

特征五:恐惧

据美国自由大学专业教学总监马克?按照德雷珀博士的说法,对“学习霸权”的恐惧主要来自于排名的落后,因为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成绩差意味着他们的工作被浪费了,可能会让他们觉得“不够聪明”。

马克博士在斯坦福大学读书的时候,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学习者,但有一段时间他总是低着头,脸上似乎没有任何情绪。他在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从未进入班里的前10%。

他说恐惧一直伴随着他,他的同学远比他想象的聪明,然后他开始庆幸自己“不够聪明”进了这所精英大学。然而,在迷茫了一段时间后,马克博士开始疯狂地写笔记,利用睡眠时间学习,以至于他的日程排得满满的。最后成绩名列前茅,那种恐惧开始被轻松取代,但他一直保持着危机感。

“学霸”在学校能起到多大的示范作用?可能不明显吧。在中国,大学生们已经被高考挤得鲜血直流,他们努力争取的校园生活意味着丰富多彩的友谊、爱情和体育活动。大多数人都很辛苦,不愿意回到努力学习的日子。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既要看到“学习霸权”成就所代表的教学成就,也要看到“非学习霸权”的普遍学习症状。理想情况下,学校在鼓励学生为A+成绩努力的同时,也保证他们不必放弃丰富的个人社交生活。

这个时候,学校需要承担一些责任。他们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方法论”,让他们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高效地学习知识,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