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多有什么故事?

塞缪尔·贝克特于1906年出生于一个爱尔兰犹太家庭。贝克特在中学时就喜欢戏剧。他于1927年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次年至1930年被聘为巴黎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教师。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生活在巴黎的英国颓废派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深受其影响。二战期间,巴黎沦陷,他参加了地下抵抗组织。战后,他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战争给世界带来了灾难,也给他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创伤。贝克特十几岁时就开始写作了。到战争结束时,他已经创作了许多诗歌和小说。1948-1949年,他的小说包括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和《无名之辈》。所有这些小说都旨在表明生活是一种艰难而空虚的闲荡,一种狭隘而无意义的闲荡。这些小说暴露了他悲观的生活态度和反现实的文学思想。这一点在他后期的戏剧创作中更为突出。他写于1948年的《等待戈多》是最有成就、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荒诞派戏剧之一。这是一部两幕剧。在第一幕中,主角埃斯特拉贡(简称Gogo)和弗拉基米尔(简称Didi)出现在一条村道上,空旷的田野上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声称等待戈多,但戈多是谁?他们什么时候见面的?连他们都不知道。但他们仍在苦苦等待。为了免除等待的烦恼,他们无话可说,就随意聊了起来。他们一会儿聊忏悔,一会儿聊死海蜜月,一会儿聊福音书里的救世主和小偷的故事。他还说了一些话:“我感到孤独”“我做了一个梦”“我很快乐”——并做了很多无聊的动作:迪迪脱下帽子,朝里面看了看,伸手进去摸了摸,然后摇了摇,吹了吹,又戴上;Gogo脱下靴子往里面看,伸手进去摸...但是戈多总是不来,但是有两个仆人,卓博和那个幸运儿。卓博用绳子牵着幸运儿,并用鞭子威胁他。那个幸运儿拿了行李,并照他说的做了。迪迪和果果等了又等,最后一个男孩来了。他是戈多的信使。他告诉两个可怜的流浪汉,戈多今晚不会来,但他明天晚上会来。第二幕的内容依然是迪迪和Gogo在等Godot。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场景的变化只是树上长出了四五片叶子。他们继续等待戈多,为了打发无聊和孤独,他们继续说一些无聊的话,做一些可笑的动作。这时,卓博和那个幸运儿又出现了,但是卓博瞎了,那个幸运儿变成了哑巴。终于,男孩来了。他告诉迪迪和戈戈,戈多今天不会来,但他明天会来。该剧突出了来自不同位面的西方人的幻灭感和漫无目的生活的无尽循环。第一幕和第二幕在时间(都是黄昏)、地点(都是空场)、内容(都是两个人先出现,经过冗长的对话,主仆出现,然后男孩出现传话)。尤其是内容,到最后,又回到了开头。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部剧有第三幕和第四幕,那一定是重复前两幕的节目。这些都说明了人的处境是单调刻板的,以及生活的无尽苦难。贝克特辩解道:“只有没有情节和动作的艺术才算是真正的艺术”,他确实把《等待戈多》的情节和动作压缩到了极低的限度,剧中也没有人们通常理解的情节和戏剧冲突。用剧中人物Gogo的话说,在第二幕,前一天他们“谈了一天的空话”,“做了一场噩梦”,而今天却是这些空话和噩梦的重复。这是贝克特虚无主义人生观的体现,其中包含着对现实的极度不满。他笔下的人物最不能忍受的是生活的空虚和可恨:“我们无聊死了,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我们已经失去了我们的权利。”“我一辈子都在泥地里爬来爬去!”“看看这些垃圾。这辈子都没离开过!”主角Diddy和Gogo老是唠叨,证明他们还存在,不用思考,不用听别人说话,就能逃离现实。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等戈多,但是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没有解说,观众也不知道。该剧于1958年在美国上演。导演问作者:戈多代表什么?贝克特的回答充满了机智和荒谬:“如果我知道,我会在剧中说的”。从剧中来看,戈多只是支撑着流浪者迪迪和戈戈微弱的穿越时间的希望,是他们生存的一根救命稻草:“戈多来了,我们得救了。”但他就是没来。他们沮丧到想上吊自杀。但是他们会死吗?不,因为他们要等戈多。在贝克特看来,人生就是这样,生不易死不易,有希望也有绝望。但归根结底是绝望。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等待戈多,我们将继续等待。”【圣昆汀新闻】观众都知道,苦涩的等待必然会带来幻灭。多么悲壮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