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互联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向上帝求助

互联网在中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87到1993这段时间是中国互联网的起步阶段,国内科技工作者开始接触互联网资源。在此期间,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首的一批科研院所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展了一些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科研项目,通过拨号使用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为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供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1986年,由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当时是国家机械委员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共同发起了一个名为CANET(中文学术网)的国际互联网项目。1987年9月,中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学院正式建成,连接了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随后,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CANET开始向中国的科研、学术界和教育界提供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1989期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通过其国际合作伙伴——美国斯坦福加速器中心的主机转换,实现了国际邮件的转发。得益于专线,通信能力大大提高,成本降低,促进了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和传播。1990年,15个电子学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与德国GMD合作,连接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也与加拿大UBC合作实现了MHS系统。因此,国内的科技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公共电话网或公共分组交换网使用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1990 10,中国正式向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InterNIC)注册了最高域名“CN”,从而开通了使用自己域名的互联网电子邮件。继CANET之后,中国其他一些大学和研究所也开通了互联网电子邮件链接。1994 65438+10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接受了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请求。1994年3月,中国开通并测试64Kbps专线,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4月初,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院士在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上代表中国政府正式请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接入互联网,并得到认可。至此,中国终于打通了最后一个关节。4月20日,以NCFC工程接入互联网国际专线为标志,中国与互联网全面接触。同年5月,完成在中国的联网。中国政府批准互联网进入中国。中国网的域名最终确定为cn。本次活动被中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1994年度中国重大科技成果之一。从1994开始,我国实现了与互联网的TCP/IP连接,从而逐步开启了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大型计算机网络工程正式启动,互联网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期。1995 1年6月,中国电信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架设64K专线,开始通过电话网、DDN专线、X.25网络向社会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3月,中科院完成了上海、合肥、武汉、南京四个分支机构的远程连接,开始了互联网向全国拓展的第一步。4月,中科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俗称“百联网工程”),命名为“CSTNet”。其目标是将网络扩展到全国24个城市,实现国内学术机构的计算机互联并与国际互联网连接。该网络已逐步成为服务于技术用户、技术管理部门和与技术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全国性网络。1995年5月,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设开始。7月,连接CERNET与美国的128K国际专线开通。65438+2月,100中科院联网工程完成。就在这个月,CERNET一期工程提前一年完工,通过了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1996 1月,ChinaNET国家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互联网服务。1996,165438+10月,CERNET开通2M国际频道,65438+2月,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开始全面上线,广东视通、天府热线、上海热线作为首批站点正式开通。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建立并管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授权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与CNNIC签约并管理二级域名。1997 6月3日,中国科学院受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在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成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履行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职责。同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工作委员会宣布成立。1997 165438+10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首份《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指出,截至6月底1997 65438+10月31,我国共有计算机29.9万台,互联网用户62万人,CN下注册域名4066个,WWW站点1500个,国际出口带宽18.64M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