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大学生宁波

尽管方仲永的故事已经与我们分离多年,直到今天,方仲永仍然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谈话中。天才的故事总是很吸引人。在我们这样的大国,总有很多天才,但奇怪的是,在那些天才身上总有一些惊人的机遇。

上世纪70年代,一个天才儿童的出现震惊了全国,那就是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的神童宁波。和很多有天赋的孩子一样,宁博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和智慧。小小年纪就能背诗,认识汉字。当然,这种神童的力量并不仅限于对课文的背诵和记忆。当他开始阅读有关中医的书籍时,他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会了吃药。翻了几遍围棋书后,他开始和大人下棋。宁博的阅读能力和接受能力是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

事实上,在宁波儿的早期生活中有很多伯乐。当时有个老师看到了宁波的才华,知道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写了十页纸向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推荐宁波。

就这样,天才宁波的人生开始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当地别人家的孩子,变成了全国初一的孩子。顿时,全国各地的报纸电视都在播放宁波的新闻,13岁的宁波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1978年,宁博破格考上了中科大,和一群同样是从全国选拔出来的天才少年一起上了专门为他们开设的少年班。13岁,按照正常节奏,宁博应该还在读初中,但此时他已经成为了大学生。

幸运的是,宁博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书呆子。他在生活中就像一个大人,其实比很多只知道读圣贤书的天才儿童要好。然而,宁波还是逃不过命运的折磨。

众所周知,在大学读书,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有人喜欢物理,有人喜欢人文,有人热爱艺术,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才有热情和信心坚持下去。

而宁博在专业的选择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宁波从小就热爱天文,所以一开始他提出想学天文。没想到,当时的中科大还没有天文专业。宁波提出转到南京大学学习天文,但他的提议最终被学校忽视。上个世纪是中国积蓄力量的时期。国家需要人才,开发新武器,所以对物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于是学校把宁博分到物理系。他们认为既然他是个天才,他肯定会在物理学上有所贡献。

但对于宁博来说,无法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其实对他是一个潜在的打击。

当一个人成为天才,而且还是全国闻名的天才,他身上必然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不仅需要承担父母的期望,还需要承担全国人民的期望。但是,对于一个少年来说,这个压力显然过重了。

宁博后来三次报考研究生,可惜一次都没考成功,总是以各种理由退出。这是因为宁波力度不够吗?一个13岁考上国内顶尖大学的人是不可能的。只是久而久之,宁波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逐渐变成了他必须完成的使命,让他喘不过气来。他不敢考是因为怕自己面对自己的失败,怕自己失败了会给家人甚至全国人民带来伤害。

终于在2003年,宁波不想再承受这些压力了。他放下了曾带给他无限荣耀的身份,出家为僧。从此,宁铂真的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新闻报道很少看到他的新闻,电视节目中也不再有他对神童教育的批评。宁波全身心投入佛学后,终于放下了世人的期待,成为了真正的自己。

两年前有新闻发布宁波已被世俗化。在远离世俗喧嚣十几年后,人们终于不再过多关注他。现在,他虽然不再出家,但依然有自己的信仰。他每天都沉浸在学佛中,同时也会做一些心理辅导,开导他人。

宁波儿的人生经历了几起几落,从一个天才少年到出家,再到世俗化。他从人海中来,最后又回到了人海中。

对于神童,我们总是期望过高,就像大家都期望宁博成名后能有所作为,但不知道这会给宁博带来多大的压力。神童其实只是一个人。如果我们不想让更多的方仲永出现,也许我们应该让神童走下神坛,让他们成为一个简单的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