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聪明的朋友那么难成功?
身边总有一群聪明的朋友。他们思维敏捷,想法很多,接受新事物很快,总会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但他们并没有成为朋友圈里的佼佼者。为什么?同样的,看似明白了很多道理,却对这种生活很难过。也适用吗?人们很容易把成功归结于实力和运气,但实力是怎么来的,运气是怎么构成的,并不清楚。
其实很多人误解了成功法则。我们的传统教育告诉我们,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似乎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牛津大学提出的“灰人”理论正好相反。他们反对后天为达到某种结果所做的努力,赞美个人天赋,这就让人思考:成功到底是一种自然决定论,还是一种勤奋弥补不足的理论?还是综合方法论?
如果是一个静态的、简单的、可衡量的、相对公平的成功标准,天赋无疑是成功的首要条件。聪明的孩子总是比智力低的孩子学得快,这是事实。而社会是动态的、复杂的、不可预测的、不公平的,充满错综复杂的关系,成功地转化为小概率事件,成为各种因素积极排列组合或抓住主要矛盾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这时候毅力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这可以解释一个事实,聪明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但如果不能坚持学习,成绩仍然不理想。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判断未来的成功,因为像学习成绩这种静态的、简单的、公平的标准是有效的,学生通过个人努力或外力(课外辅导)获得额外的技能并取得好成绩并不难。一旦进入社会,再复杂的分工也能掩盖单一的优势,成功成为系统组合,并不是因为某个单一因素的聪明或努力。“木桶理论”可以论证这一观点。
所以有些同学在学校成绩优异,在社会上逐渐“消失于大众”。这不是现实版的尚,而是一种可以预见的必然。社会有时候不需要太聪明的个体,需要踏实的实干家,而聪明往往被排除在外,还有业绩、资历、关系、勾心斗角。
千方百计的方法成了考核要素,每个要素对应不同的能力,成功之路被解成了多条路径。这时候成功的难度增加了好几倍,只有一种能力已经很难应付了。
我们来观察一下朋友圈里的聪明人。他们的聪明在哪里?记忆?理解?表现力?执行力?思维能力?你总能找到他的优秀点,却很难找到他作为综合体的很多优秀组合,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朋友有很多想法,却很难成功。现在的大学教育教的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很少讨论实践方法论,也就是实践较少,所以普通的优秀被解释为思考、理解和表达,但执行力往往被忽视。因此,人们对领导者评价很高,但对执行者却很鄙视。
但是,你要意识到一个事实,无论古代的“学而优则仕”,还是现代的升迁路线,你都会发现每个层级的人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知识和能力都是随着层级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个显著的现实是,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都不从事本专业,也承认大学学的东西基本与社会脱节。他们只认同,学会学习、思考、自学的能力,才是大学最大的收获。他们学习方法,培养习惯,具体的知识早就还给学校了。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优秀的社交能力+优秀的习惯。
优秀的能力要么是天赋形成的,要么是后天培养的;习惯是坚持,是符合规律的有效行为。这个时候,我们不再纠结于天赋论或坚持论,这两者都可以有效地通向成功。面对复杂的社会成功,我们必须培养多种能力,慢慢适应不同的角色,坚持好的习惯,让成功来得更快。这才是天赋和坚持的正确辩证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聪明人认为自己天赋异禀,眼高于顶。有时候他们会陷入一种思维上的优越感,把思维的终点误认为行动的终点。他们往往认为我想通了,做不做是另一回事。社会评价体系只以结果论英雄,思维和实践隔着一道天然的屏障,真正做到了才发现“眼高手低”,必须正视。那些相信坚持的朋友,也需要正视自己的天赋和后天获得的优秀能力,尤其是要有大视野,大格局。他们不能只低头埋头苦干,还要看到远方。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在错误的方向上坚持得越久,离成功就越远。
成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全才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复杂的社会,需要精细的分工,需要各种优秀元素的配合。我们要接受并正视自己的优秀,在社会分工中给自己一个合适的位置,整合各种要素、关系、能力、资源,给团队授权,建立个人成功的信心。我相信成功是有方法的,成功需要努力。把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个人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就离成功不远了。
作者:牛粪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