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介绍
侯(1963-),男,汉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人。兼任华侨大学岗位聘用委员会委员、华侨大学语用修辞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翻译研究中心研究员、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湖北省“教书育人奖”、重庆市社科类图书三等奖(两次)。被评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名师”、“泉州市高级人才”(第四层次)。长期讲授“理论语言学”(市级优质研究生课程)、“语用翻译”(自选课程)、“语用学”(校级优质研究生课程),以及“语言学概论、英汉翻译、英语演讲与辩论、英语阅读与鉴赏翻译”等本科课程。它的语言平台“楚国金言博客”很受欢迎。出版专著7部,其他书籍18本,论文1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语用翻译学:隐含言语的翻译研究”和教育部项目“词汇-建构语用学:语用翻译学的第一座桥梁”和“语用标记的价值理论”。研究项目有:华大研究生“语用翻译”改革项目(18YJG07)、“水果鉴赏会”(18YJG57)、语用修辞研究创新团队项目(2017007)。
中文名: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大冶市
出生日期:1963二月15。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湖北大学英语系。
代表作:语用标记对等
头衔:教授
学历
相关论文
1.garden-pathenafromtheperspective of Lexico-constructive语用学,语言科学,2017 (59): 46-68(第一作者,SSCI,华大1 A类)。
2.语用约束/抑制假设,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3): 345-54 (CSSCI,1 A类),全文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8-29(“其他类”)。
3.语用模糊标记等级与元语用意识,外语,2005(1):41-47(CSSCI,1 B类)。
4.语用标记对等,中国翻译,2005 (5): 30-34 (CSSCI,2 A类)。
5.Yulinyuanomo ModenciesGrammar的认知观点,国际科学研究杂志,2018,第6卷(2): 108-112(第二作者,国际一般出版物,“其他类别”)
6.sizinguptheantistrophosviewoffragmentations-流变关系,研究英语语言教学,20175 (4): 641-656(一般国际出版物,“其他类别”)。
7.翻译Metony,翻译中国,2018 (2)(国际通用出版物,“其他类别”)。
8.conceptual domainsofskaurevisited,OpenJournalofModernLinguistics,2016 (6): 1-12(第二作者,一般国际出版物,“其他类别”)。
9.拓展医患沟通研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3-13(第二作者,A类)。
10.话题歧义句的词汇-构式语用解读,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 (1): 25-33,39(第二作者,“其他类”)。
11.中国学术走出去——英文论文摘要作者身份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2-6(第二作者,A类)。
12.翻译研究中语言学派与文化学派的调和,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8(1):131-142(C刊扩展版,B类)。
13.也论他说的话:“和”的语法化与“和”构式的语用化,《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第二作者,CSSCI,B类)。
14.再论翻译中的更名——答曹明伦先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3)(第一作者,A类)。
15.盘龙外译海外热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学外译的启示,《燕山大学学报》,2018(2)(哲学社版,第二作者,华大《其他类》)。
16.两部名著中“半A半B”结构的语用翻译分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2)(第二作者,“3 B类”)。
17.英语中缀三分法:词汇构造的语用学方法,《外语学报》(第二作者,CSSCI扩展版,B类)。
18.真红还是假红:“红/红色”的本义、随便用法及互译,《语用学研究》第7辑,2065 438+07:115-31(华大“其他类”)。
19.失礼行为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7-18(第二作者,A类)。
20.以“不可推导”为标准的谬误:评《修辞建构观》,外语教学,2017 (2): 33-38(第一作者,CSSCI,B类),转载于《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 (3)
21.《翻译中国》与《翻译中国》评论,翻译论坛,2017(3)(“其他类”,即出)。
22.《语用界面研究》(上、下),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6。
23.从生态学的立场规范网络方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9-27(第二作者,A类),全文转载于《海外华文教育动态》,2017 (3): 26-27(“其他类”)。
24.评《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二分法》,《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6(1):119-28(普通出版物,B类),转载于《高校文科学术文摘》。
25.作品翻译中的“关联与省力语用效果”原则——以海伦查森的诗《TheWordPlum》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2):106-14(CSSCI扩展版,A类)。
26.季羡林的翻译实践偏向“语言学派”,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6-4-26(2a班)。
27.辞格花径与花径辞格,中国外文,2016(1):48-55(CSSCI,2 A类)。
28.词汇-建构语用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29.《词汇学与构式语法的语用学及三科过渡》,外语研究,2015(5):17-21(CSSCI扩展版,A类),全文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2。
30.体相关变调引起的动词构式的词汇构式语用分析,外语学报,2015 (6): 45-49(第二作者,CSSCI,B类)。
31.仿拟广告的语用修辞解读与“仿拟翻译观”,《当代修辞学》,2015 (1): 70-77(第二作者,CSSCI,3 A类)。
32.构式语法的补充,外语教学,2015 (2): 8-12 (CSSCI,B类),全文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65438+2006年6月1(“其他类”)。
33.语用翻译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3-23(2a类)。
34.《你的美模仿你》:对“同省不同俗”的戏仿,《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 (5): 40-48(一般刊物,“其他类”)。
35.现代翻译应体现多样化的交流需求,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5-8-4(2 A类)。
36.归化和异化是互补的翻译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5-11-17(2 A类)。
37.侯诗集。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38.《语用学精要:语用能力与语用失误》,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4。
39.名词的转向:丰富表达手段,彰显语言个性,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4-5-12(第二作者,A类)。
40.语用能力及其发展规划,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 (2): 24-31(一般刊物,“其他类”)。
41.构式语法的现状与展望,戴主编,《语言研究文集》(第13期),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44-58(“其他类”)。
42.构式语法有什么优势?山东外语教学,2014 (3): 33-39(核心出版物,3 B类)。
43.词汇语用学的七个属性和七个原则,ModernLinguistics,2014 (4): 232-43(一般国际出版物,“其他类别”)。
44.《词汇语用学的RT情结及其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王扬,,侯,编著,《语用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1-33(“其他类”)。
45.TS对等翻译的语用改编,外国语言文学,2013 (1): 28-37(一般出版物,3 B类)。全文转载于语言与文学,人大复印本,2013(8):109-18(CSSCI,A类),全文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13-1。
46.论玄奘《秘史》,外国语言文学,2014(2):108-18,143(一般出版,3 B类)。
47.语义学和语用学能有一个安全而有意义的世界吗?-论互补与语用学的跨学科趋势,外语学刊,2013 (2): 24-35 (CSSCI,B类),转载于《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 (4): 102-03 (2)。
48.语法隐喻是隐喻吗?语用学研究,2013 (5): 26-39(一般刊物,“其他类别”)。
49.隐喻的本体论和语用观,中国外文,2013 (3): 53-58 (CSSCI,2 A类)。
50.构式语法八大弱点批判,外语研究,2013(3):1-12(CSSCI,3 A类)。
51.话语真实性的语用观:从句式和语言力到隐含言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 (3): 1-5,11(CSSCI,3 A类)。
52.佛经翻译中的“相”论,东方译,2013 (5): 30-35(总刊,“其他类”)。
53.从Grice循环到显义-语义-语用分水岭之争,外语,2013 (5): 80-87 (CSSCI扩展版,3 B类)。
54.“是”误用的语用批评,《当代外语研究》,2013(10):13-17(综合出版,B类)。
55.“V-ta+数词”结构的语用观,外语研究,2012(1):1-9(CSSCI,3 A类)。
56.搭配的语用翻译观,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 (3): 29-32 (CSSCI,2 B类)。
57.“某V的N”构式的认知语用研究,外语教学,2012 (4): 6-12 (CSSCI,B类)。
58.论“来”的语用化,《外文》,2012 (4): 50-57 (CSSCI扩展版,3 B类)。
59.语用翻译如何可能(主语),《当代外语研究》,2012 (6): 23(通用出版物,3 B类)。
60.隐喻的编织与隐喻的语篇特征,外语研究,2012 (2): 1-14(一般出版物,“其他类”)。
61.汤姆的幽默是英国独有的?-汤姆幽默在中国的可能性,当代修辞学,2012 (5): 70-80 (CSSCI,3 A类)。
62.“N1死N2”的建构与语用抑制观——兼评移位观、话题观和交融观,《当代外语研究》,2012(11):11-。
63.元语言的层次性和标记性,当代外语研究,2011 (8): 7-13(通用出版物,3 B类)。
64.语言学术语翻译的原则与“三个学习者和四个学习者”——蒋·的回答,外语,2011(3):94-99(CSSCI扩展版,B类),转载于魏·赵主编的《术语翻译研究指南》。
65.《连连与“连连翻译观”的语用修辞解读》,《外语学刊》,2011(6):109-14(CSSCI,B类)。
66.语用肯定与隐含BE的焦点,外语,2010 (3): 49-56 (CSSCI扩展版,3 B类)。
67.语言学指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68.语言学术语翻译的体系——可区分性原则——兼论蒋·(2005),上海译文,2009 (2): 69-73(核心出版物,3 B类),转载于魏·、赵·《术语翻译研究指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65433。
69.《语用学中的是非与语用翻译之路》,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70.模因宿主的元语用意识与模因变异,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 (4): 50-58 (CSSCI扩展版,3 B类)。
71.冗余否定的语用条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 (5): 70-77 (CSSCI,2 A班)。
72.语法化和语用化的认知语用和语用翻译研究,重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5): 117-24(核心出版物,2 A类)。
“非词”的语用理据和语用条件,外语学报,2007 (1): 87-93 (CSSCI,B类)。
74.从“手机”的消亡到“恐龙”的诞生——论“网络方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 48-53(总刊,“其他类”)。
75.语用象似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 (2): 64-71 (CSSCI,2 A班)。
76.双关语的语用机制与翻译,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 (2): 119-24,134(CSSCI扩展版,B类)。
77.问答的语用机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2): 1-5 (CSSCI,3 A类)。
78.言语合作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兼评新旧格里斯主义,外语教学,2006 (3): 6-12 (CSSCI,B类)。
79.象似性原则与象似性的语用学,外语与文学主编,语用学研究:文化、认知与应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44-65(“其他类”),王银再版,《中国象似性研究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当代外语》,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02-18(“其他类”)。
80.《语用标记价值理论微探》,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81.语用标记对等原则:一种新的翻译评估方法,同上,2005年。
82.隐喻的语用解读,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 249-53(第二作者,CSSCI,3 B类)。
83.论语用标记的对等原则,山东外语教学,2005 (1): 17-20(核心出版物,3 B类)。
84.语用标记值假说与语用标记等效翻译假说,外语学报,2005 (2): 15-23 (CSSCI,2 B类)。
85.多级两步显式推理及其推广,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5): 7-11(第二作者,CSSCI,3 A类)。
86.标记心理语言学-效应搭配模式与成功交际,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 (5): 93-98 (CSSCI扩展版,3 B类)。
87.范畴转换的规律-语用模糊词-语用策略,修辞学习,2005 (5): 40-43(总刊,“其他范畴”)。
88.语用习语标记理论——间接推理模式,外语研究,2005 (6): 9-13 (CSSCI,3 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