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专业选大学

最近有人问我高考志愿的问题,才知道原来高考成绩出来了,马上要志愿了。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应该优先选择学校还是专业?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一届又一届的人。高考结束后,我一直接到一些人的询问。毕竟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事情。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谈谈这个问题。

之所以选择学校或专业会成为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本质上是因为分数是学校和专业之间争夺资源的: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分数相差很大,但同一专业的顶尖专业学校不一定更好。

我来说说我自己的理解,根据我自己做志愿者的经历,以及这些年工作中的体会和思考。如果有人觉得有道理,可以分享给今年即将填报高考志愿的同学。

高考结束后,为了以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填了志愿。这里有很多变量,首先是你的个人能力,这跟你的个人天赋和主观能动性有关;其次,在同等智商下,你的学历和你所受教育的氛围也很重要,选择学校或专业也只是集中在这里。

分数高的学校优先。

如果你的分数比较高,已经在一个以上的分数线,也在考虑一些985、211等重点大学,那就先选学校,选择可能分数最好,知名度和认可度最高的学校。

第一,高中毕业的时候,很少有人真正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选择什么专业不是目前的首选。

既然你考了这么高的分,那你的能力一定不错,智商至少超过了大部分同龄人。工作几年后,其实大部分人的工作都和自己选择的专业关系不大。

第二,职场跳槽,本科学历很重要,简历基本只显示学校,专业没人管。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行业知识。学校越好,第一印象越好。在你平均几秒钟看完一份简历的那一刻,学校的知名度直接决定了你的简历能不能被更多人看。

同时,学校越好,知名度越高,学校整体资源越好。只要你主动上进,任何专业都不是问本质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分数刚好够清华北大,但是你感兴趣的是浙大还是复旦,哪个专业全国第一?

除非你立志成为这个专业的行业专家,那么当然,我建议你选择浙大或者复旦,他们的专业是全国第一。否则你进了清华或者北大,就是你个人的名片和标签,没有人会因为你的专业而质疑你的能力。

选择一个分数中等,分数较低的专业。

看到这里,大家其实都知道分数在平均线以下,所以其实学校的知名度差别其实并不大。

学久了知道其实可以选一个年级,但是专业差不多,也可以选一两个,但是专业好一点,还是可以排全国的。其实你不用担心。要知道,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可能根本不懂,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了解和学习。在别人眼里,这些学校都差不多。那么对于自己来说,既然已经失去了从学校的知名度中为自己争取一个看起来的机会,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从真正能提升自己能力的地方开始,巩固自己的专业,弯道超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去打动别人。

这个时候,专业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你可能需要提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以后想做什么,现在每个专业要学什么。

我是怎么选择做志愿者的?

高中毕业,学校发了几本志愿,从早批,一本,二本,三本到高职。书越来越厚,学校和专业越来越多。

一本新书我来来回回翻了好几遍,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分数都研究了好几遍。按照先学校,后专业的原则,我们开始选择:

首先圈出适合我分数的学校,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档:比较好的大学,但是分数线比较高,不一定能考上。那么如果第一志愿填了,就可能不被录取,如果第二志愿填满了,就不被录取,就会有这样的风险;

第二档:相对稳定的大学,至少从录取人数和往年分数来看,概率还是很大的;

第三档:保底大学,这个选择面很广,但是选择相对更好,知名度更高,想去的学校;

其次,每档挑出2-3所学校,分析里面的专业,选择自己更感兴趣、分数更合适的专业。你需要在网上查一下每个专业都做些什么。

最后,第一档的大学基本没有专业可以选择。万一他们上了,专业也会调整。在二档找了一个专业合适的学校,最后上了自己选择的二档学校。

其实如果当时能有一个有经验的人指导我,我本来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浪费那么多精力。没有指导,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踩坑。

最后,其实我想说的是:

高考结束,人生才刚刚开始,进入大学是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高考前拼智商,高考后多拼情商。十二年寒窗苦读,其实塑造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性格。我们需要在社会的大海中更加自由地向前游,我们需要在这个社会的大学里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