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简单有效地管理一个大学棒球俱乐部

实现高校学生社团有效管理的途径

摘要:

为了实现高校学生社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锻炼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通过制度化管理、资金分配、培养学生骨干、建立服务体系等。,才能提高社团工作和活动的质量,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使其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学生社团管理指导综合素质能力

高校学生社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锻炼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领域新的生长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受到了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团自身也有了长足发展:社团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活动质量和校内外影响力不断提高。

从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与学生社团的密切互动出发,我们可以将学生社团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自由放任。高校没有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和指导部门。学生社团的建立、成员的招募和管理、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完全由社团自己决定。学校采取自由放任的方式,没有任何限制和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社团的发展对社团领导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也为学生骨干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但放任的发展使得社团本身与负责人的个人意志紧密结合,容易使学生社团建设偏离正确方向。如果协会的负责人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和水平,很容易造成协会内部的混乱,造成协会的过早消亡,或者对协会的对外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种是监管型。高校严格控制学生社团,有专门的部门或老师负责。社团人员的招募、社团计划的制定、社团活动的开展等决策权都集中在学校管理部门。管制的方式保证了社团的有序发展,有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偏差。然而,控制社团的方式限制了社团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社团的领导者成为傀儡,同时也使学校管理者不堪重负。

第三种是引导型。一方面,高校为社团的独立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空间,社团自主决定存在方式、活动内容和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保证了学生社团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高校对于社团的存在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和指导部门,负责学生社团的注册、管理、指导和考核。管理和引导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保证协会的发展方向。这是大学生社团最重要的存在方式,也是更科学理性的对待方式。

可以肯定,高校学生社团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证社团功能发挥的关键在于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原则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制度化管理。高校要为学生社团规定专门的管理和指导部门,并根据学生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社团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学生社团的成立条件、登记程序、开展工作和活动的要求、考核办法等。在规章制度下,高校学生社团有完全独立的发展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制度不等于监管。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学生社团发展的方向,使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走上规范化的道路,这对提高学生社团工作和活动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制定的规章制度要科学,注重学生社团责、权、利的有机结合。

第二,资金分配管理。从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融资渠道来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渠道解决:1。学校学生社团管理指导部门行政拨款;2.赞助社会企业和商业;3.协会成员缴纳的会费。由于赞助资金不稳定,自费会费少,学生社团的经费最终要靠学校拨款。协会的管理和指导部门可以通过有效分配资金来指导协会的运作。例如,公益组织(环境保护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学习党章小组、邓小平理论研讨会等。)、学生科研社团(创造社、大学生科技协会等。)和一些宣传机构要以行政拨款的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此外,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资金的主要部分可以由参加培训的俱乐部成员自己筹集,用于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如摄影技能的培训、英语口语提高培训等。但社团组织的活动,面向高校在校学生,影响大、反响效果好的,可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活动的总体范畴,其经费可通过行政手段支付。此外,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可以对表现良好、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较大推动作用的社团活动进行奖励。

三。培训后管理。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通常与社团领导和主要成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如果协会的领导和主要骨干成员素质高、能力强,协会的发展就会好,如果领导和主要骨干成员素质低、能力差,协会就可能一塌糊涂。因此,负责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的部门必须优先培养社团的领导者和骨干。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培训行动。通过培训,社团领导和主要骨干能够正确认识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规律。在协会建设发展的具体工作中,学会用人,学会管理人,学会培养人,使协会更上一层楼。大学生社团管理指导部负责社团干部的培训,经过培训的社团干部负责社团的管理。这里既体现了我们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也体现了学生社团自主发展的原则。

第四,服务型管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指导部门的职能之一就是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在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是社团自身无法解决的,特别是涉及到社团的发展理念和外部环境。因此,管理和指导部门要积极探索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模式,为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还要积极、热情、认真地为协会的发展提供各种帮助,解决协会存在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包括尽可能帮助为协会的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和物资;协调协会之间的关系,组织协会之间的沟通和经验交流等。

只有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才能使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从舒适状态转变为自由状态,才能保证社团的发展方向,才能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才能体现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大学生浮躁心理

浮躁,在字典里解释为轻率、急躁。在心理学上,浮躁主要是指一种因内心冲突而产生的焦虑的情绪状态或人格特质。我们一般把它理解为与“踏实”和“淡定”含义相反的一种心态和行为状态。贾平凹写过一部小说叫《浮躁》。文章讲述了金构等人的个人奋斗史,揭示了我们民族在改革开放历史转折之初具有一定必然性的情感和心理状况。虽然浮躁心理在变革时代不可避免,但毕竟是一种病态心理。这种病态心理在现在的大学生身上更加突出。

一,大学生浮躁心理的主要表现

一是学术研究中的机会主义,具体表现为考试作弊,论文写作中的东抄西抄。其实质是“钻政策空子发横财”“摇号发财”的社会浮躁心态和学校不劳而获的社会投机心态的反映。这种浮躁之气滋生的不良之风,确实在蔓延。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旷课成了家常便饭。平时不好好学习,好好学习,但是很虚荣,考试不愿意落后。自然要挖空心思在考场上耍花招。这种风气严重影响了大学校园的学习氛围,大大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在恋爱中改变心态。大学生谈恋爱并不奇怪。一般浮躁的人根本不想有一个确定的对象,而是把谈恋爱当成一个好玩的游戏,不断变换游戏的对象,在游戏中寻找奇怪的刺激来打发自己的空虚和无聊。反之,如果找不到自己认可的对象,就会琢磨对方的身材、人品、学识,“裤带渐宽无悔”,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失恋之痛。

三是社交中的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人往往都是势利小人,有一种混人的倾向,就是总是渴望并努力去结识比自己优越的人,却忽略了比自己差的人,希望从交往的人身上得到好处。这种带有明显功利性质的交流是没有诚意的。另外,浮躁的人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往往把兼职赚钱看得太重,往往为了钱耽误了太多的学习时间。一些浮躁的女大学生干脆做起了“伴游女郎”,或者拿着大钱做秘书,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获取直接利益,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第四是生活中的狂热和轻率。大学生中有很多粉丝,粉丝,粉丝,粉丝。其中不乏狂热分子和胆大包天的人。比如中国足球队打进世界杯决赛,一方面夸米卢“神奇”,一方面又梦想中国进16强。当中国队输掉第一场比赛时,他们情绪一落千丈,大骂并高喊米卢应该马上“下课”。虽然年轻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热情或者激情是完全正常的,但是这种过分热情的表现说明了这些人的浮躁和不成熟。而且他们中的一些人自称是狂热爱好者和足球迷。他们对自己仰慕和迷恋的对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吗?肯定有人附庸风雅,自命不凡。他们只能是伪球迷,伪球迷。

第五,求职中眼光优于眼光。心态浮躁的大学生,毕业求职时往往想去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挤进高收入、高地位的地方。但是,我太无知了,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体重。结果我折腾了几个月,却屡屡碰壁,无功而返。然后很难反思原因。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野心的必然结果,但我的才华稀疏,我的眼睛很弱。我一直认为是因为自己天赋不足,社会不公,所以怨天尤人,愤世嫉俗。

二,大学生浮躁心理的主要特征

一、冲动性,即冲动往往在行为上表现出突变、陌生、无意识、冷静、冲动的特征。比如男女大学生发生性关系,往往是不顾后果和责任的,往往是一方或双方一时的本能冲动,是一种突发行为。

二、情绪情绪主要指浮躁的特点,不稳定,随情绪变化,时冷时热。有的学会对待集体活动,有时态度很好,能积极参与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有时对同一性质的事漠不关心,表现出非常冷漠的态度。同一个学生在对待同样性质的事情上表现出如此巨大的变化,可见其心态浮躁的情感特征。又如,有的大学生有时对老师充分肯定,认真听课,有时又表现出极大的厌恶,表现出情绪化的特点。

第三,盲目性。盲目是指浮躁有一种失去目标,不知何去何从的心理状态。比如我大学学习期间,有时候觉得学好一门外语最重要,有时候觉得学好一门外语最重要,有时候觉得学计算机更实用,有时候觉得自己的专业才是根本。对于学习目标总是没有明确的定位,让我在学习中没有重点,注意力不够集中,严重影响了我的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再比如,有些人生活中的爱好也是盲目的。他们有时爱唱歌跳舞,有时爱琴棋书画,彼此相爱,却不太了解。浮躁的人求职往往具有盲目性的特点。

第四,偏执狂偏执狂是指浮躁具有偏激的特点,比其余的失衡都不那么准确。如果有些大学生认为在国外一切都好,那么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圆。这显然不是客观错误的考虑问题,浮躁的人就是想固执。这是浮躁偏执的表现。再比如谈恋爱的浮躁的大学生,经常找一个,也不会听朋友和父母的建议。他们必须生死与共,白头偕老。这也说明了偏执狂的特点。

三,大学生浮躁心理的成因

茅盾先生曾打了个比方:中华民族从风雨中恢复过来后,就像一个被关在地窖里很久的人突然爬到地上,面对强烈的阳光一会儿睁不开眼睛,一会儿适应不了环境。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是最活跃最解放的群体。自然,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变革必然冲击和影响人们的思想,这必将影响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概括起来,大学生浮躁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社会氛围的新形势下,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原有的体制、观念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与此同时,一些人因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甚至道德沦丧,贪污贿赂、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增多。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对人生目标无所适从,消极思想在找不到人生方向时很容易乘虚而入,在他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使他们很多时候看不清方向,产生浮躁情绪。红灯绿灯的生活腐蚀性很强。一些大学生往往只看到通往这种境界的变态之路,相信这种渠道的力量,于是试图走捷径追求快感,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浮躁心态更加突出。

第二,价值丧失。人生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似乎近年来社会对这个问题有点忽视,未能引导青少年给出正确的答案,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在青年学生中造成了很多困惑:努力学习不一定意味着丰厚的回报,努力学习最终会有好工作。现实中大脑和身体悬空的情况也让大学生失去了价值。就这样,有些同学不知道甚至怀疑在中文视窗苦读十几年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因此,一些学生感到不安和不知所措。

第三,对管理疏漏的有效管理是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这方面的管理还不完善,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制度,很多方面都有差距。比如对新生的教育和引导,这个很重要,因为新生从一个生活环境相当保守的小镇,到一个生活方式开放前卫的大都市,必然会在内心激起无数波澜,产生很多内心冲突。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他们很可能在行为上不知所措,坐立不安。这时,如果没有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咨询,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很容易滋生。

四、片面理解恩格斯说:“我们只能理解我们所寻找的条件,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能认识到什么程度。”青年大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事业、对爱情的认识,肯定有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有些人在学业和爱情上追求成功的时候,很容易滋生出求快求急的心理,而忽略了条件的约束和大局的利益。片面的认识和急于求成的行为,很容易诱发人偏执、冲动、盲目,头脑发热、浮躁。

四、应对浮躁心理的主要措施

浮躁作为一种国民心态,是中国改革特定历史中的一种精神现象。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浮躁的核心是人们简单本能的生活冲动和物质欲望,浮躁的深层特征是重外延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表面轻现实、重短期轻长期,形式主义甚至造假借此扩大市场。与努力工作、脚踏实地、公平竞争相对。浮躁使人失去准确的自我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事,这对个人和集体都是极其有害的。我们必须尽力减少和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

第一,要能知己知彼。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骨干的人要更了解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努力做好自己的网,不要只羡慕别人的鱼。这样心理不平衡就会大大减少,不会有不安和不知所措的感觉。

第二,要以务实的精神对待生活和事业。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注重脚踏实地。务实是发展的基础,务实是创新的源泉。人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从容前行。花拳绣脚只能是虚张声势,形式主义更是于事无补。只有吸收务实和轻率的行为,才能减少甚至消失。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提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善于遇事思考,从实际出发,用平静的心态去思考嘈杂的事情。不为量所惑,不为势所左右。“淡泊明眸,宁静致远”,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路在脚下。既要站得高,看得远,又要稳,做得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