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论坛。

广东药科大学是我国自主创办的三所药科大学之一,广东省普及型大学,广州大学城首批10优质名校之一,广东省培养药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广东省国家执业药师培训中心,广东省医疗卫生系统继续教育重要基地,广东省药学三家法定CMA计量认证单位之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接受港澳台和外国学生。学校总部位于美丽的广州大学城,包括广州赤岗校区、宝岗校区和中山校区。整个校园占地3200多亩。

这所学校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她的前身是广东卫生干部培训学院,成立于1958。1978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命名为广东医学院。1994年2月,为适应广东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成为继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之后全国第三所独立的药科学校。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理、工、管、经等学科于一体的医学院,在广东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目前有医药科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院、基础学院、中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医药商学院、医药经济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护理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药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科系、体育部、培训中心等18个二级医院(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两个教学辅助单位,它设有药学、药物制剂、中药、中药资源与开发、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临床医学、护理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公共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生教育拥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近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药学是省级重点支持学科,有9个重点学科和6个校级重点支持学科。新药剂型实验室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改进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厅级重点实验室。成人教育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和函授、夜大学等非学历教育。截至2010年6月底,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22764人,其中硕士生356人,本科生21003人,专科生1405人。

图书馆学校现有教职工2651人(含附一院)。专任教师1461,专任教师140,副高级教师412,40%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博士265,438+00,硕士538。硕士生导师137。享受国务院和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省教育厅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际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3人,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34人,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1人,广东省“千百工程”骨干教师36人。

学校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始终把质量和特色作为办学的生命线,坚持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近两年来,抓住广东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机遇,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思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以药学为特色、医养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思路,及时优化专业和学科结构。大力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形成了大学主校区、赤岗校区、宝岗校区、中山校区多校区协调发展格局,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含适当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多层次教育体系。由于专业的独特性和生源质量的良好性,近十年来,高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一直处于全省高校前列。自2002年以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所有毕业生都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绝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广东省医疗卫生行业的主要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为广东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在新药研发、公共卫生、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学院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依托硕士学位点和省级研究机构,以经济建设为导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建设,加强科技开发,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拥有广东省新药创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实验室、广东省科教兴医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中西医结合实验室,以及医学研究所、生物制药研究所、中药开发研究所和附属第一医院、附属中山医院、附属广钢医院等。,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研体系。积极承担国家级、部级、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并取得丰富的科技成果,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横向合作,为医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对外合作交流活跃,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香港大学联合办学;同时也与社会各界有着广泛的联系。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育人环境优美。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做大做强,努力建设以医学为重点,医养结合,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特色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