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实施进展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原名元培计划、元培计划实验班),北京大学一直从事数学、科学、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人才的创新培养和建设工程。该项目将通过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兴趣和发展潜力来选择最优秀的学生进入培训计划。例如,北京大学物理研究所决定选拔优秀本科生设立“无名物理生班”。其宗旨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的培养机制,为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几年,元培学院计划“自设专业”,即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不同院系的具体课程,通过考试后,按照这种量身定制的培养方案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证书。北大曾经给一个学生上了一门特别的课,可谓是真正的小灶。

清华大学:2009年,清华大学开始实施“清华美院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的选择不一样。首批4个项目进入计划:数学类、物理类、计算机类、钱学森力学类。预计将有两个项目进入计划:化学类和生命科学类。这些实验班的参赛作品选择是不一样的。钱学森力学班采用“高考录取+学校分流”的申请制;计算机班采取“奥赛+校考二级”的方式选拔;报考数理化实验班的学生,经相关教授审核后也可直接学习;重点实验班,如生物班,将在本科高年级学生中统一选拔人才。

南京大学:“人才培养计划”以“南京大学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蓝本,但做了很多改动,对学生培养的优惠政策前所未有。进入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比“匡亚明学院”的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师资队伍的构成也会发生变化。借助该计划,2010级新生有机会进入基础科学强化班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五个院系的人才班,享受“人才培养计划”。此外,南大还有中国第一所通识教育学院——匡亚明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实行按学科群打基础、一级学科分流、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衔接的模式,培养立志投身于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的优秀人才。学院实施人文学科、应用文科、数学科学、地球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建筑与教育技术等通识教育,实行多学科、宽口径的教学模式,并将逐步扩展到社会科学、金融工程等领域。学院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在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善于在交叉学科领域发展的个性化基础科学人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2001年全球顶级学术杂志《科学》第293卷中,特别提到了南京大学的科学教育:“北京大学在提高本科科学教学方面极大地借鉴了另一所顶尖大学的教学改革经验,南京大学在1989设立了强化系,让优秀学生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更深的基础,同时鼓励跨学科的互动。”这其实就是后来的北大元培项目实验班。

复旦大学:《守望路计划》。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点的总体目标是,在数理化学健康等几个基础学科开始实施“守望路计划”,搭建“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创新培养模式,努力使这些优秀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的领军人物,逐步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家。项目将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探索优秀学生的选拔机制,实行动态进入退出机制和专业自由选择,最终通过计划培养出最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第二阶段,为优秀本科生搭建学习平台。通过聘请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采用最新的教材,以小班的形式进行讨论和探索,使这些学生具备该领域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思考学习能力。第三阶段是搭建优秀本科生参与某一专业领域前沿研究的平台,形成从学校到院系到实验室完整系统的学术研究培养体系;第四阶段为优秀本科生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通过聘请世界一流学者授课、派遣学生到国际一流学校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第五阶段,在本科学习完成后,选拔优秀的学生送到世界一流的研究团体深造,让他们在最优秀的环境中被培养成为一流的科学家。

中科大:2009年实施“中科大科技人才班”,大部分以中科大早期的大师命名。中国科学院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相关科研院所联合设立11“科技人才班”(华数学科技人才班、石昌旭材料科技人才班、生命科技人才班、物理科技人才班、光学、力学科技人才班、卢家熙化学科技人才班、天文学人才班、赵九章现代地球与空间科技人才班。其中,基础科学班7个,高新技术班4个。涉及HKUST 16个研究所和10个学院,总招生435人。同时,该院批准资助HKUST和14研究所实施14联合建设项目。截止2010,11,已开设基础和实验课程32门,编写教材2部,接受实验培训学生300余人。实施精英班的目的是充分利用HKUST和研究院双方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着力培养具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急需人才的培养问题,成为未来国家理工科领军人才的培养基地。项目实施以来,在学生、教师、培养模式、条件保障、制度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创新、深入改革、健全机制,明确了“三结合、两阶段、长周期、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未来成长为相关学科的带头人,逐步跻身世界一流科学家行列。

浙江大学:《科学求是》,2010八月开学。竺可桢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以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的名字命名,是浙江大学对优秀本科生进行“特殊培养”的荣誉学院。学院前身是1984创办的浙江大学(工科)原混合班,现任校长为浙江大学校长杨伟院士。竺可桢学院的宗旨是“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求是科学班”是学校根据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珠峰计划)”精神设立的。学校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志向为基础,以“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世界一流的学科带头人”为目标,选拔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等五门基础学科中的一门有浓厚学习兴趣,具有较强培养潜力,并有意继续深造的优秀学生。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杰森校长任院长。致远学院得到了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的资助。2010,致远学院将招收数学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理科班,每个班不超过35人。9月份新生入学后,上海交通大学2010级所有新生均可申请进入致远学院,学院将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从中选拔部分学生。

同济大学:按照国家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珠峰计划)”的要求,从2011起,选拔对生命科学有浓厚兴趣,有志于成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学生进入“生命科学精英班”(以下简称“精英班”)。秉承“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独立思考、探索实践”的理念,让生命科学的学习成为一种乐趣。设立“精英班”的目标是培养一批热爱生命科学、具有原创科学思想和高尚人格的“大师级”人才。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设立了培养理科拔尖人才的实验班“博龄班”和“省班”,由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专业大一新生第二次选拔,采用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博龄班”和“省体班”采用动态管理,本科和博士连续,学制八年(2+2+1+3)。

武汉大学:“弘毅学校”,培养精英的“特区”,武汉大学决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成立“弘毅学校”,下设弘毅数学班、弘毅物理班、弘毅化学班、弘毅生物班、弘毅计算机班五个学科班。“弘毅书院”是培养精英人才的“特区”。新生入学后,在各学科专家小组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笔试和面试进行第二次选拔。聘请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国际视野的专家学者担任首席教授。

中山大学:“逸仙班”是CUHK始于2006年的人才培养新举措“逸仙计划”下的一个项目。该计划将从物理、化学、生物专业的高考生中选拔90名“尖子生”组成“逸仙班”,以理科基地为依托,实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贯通培养。“逸仙班”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两个专业的选择,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专业学习。

厦门大学:在化学、生物、数学三个重点学科,厦门大学启动了“基础学科尖子生培养实验计划”。学校将从这三个专业中挑选少数特别拔尖的学生,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提供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营造一流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北师大:“李云学院”和北师大“拔尖计划”也被列入北师大“985工程”。2010“基础科学尖子生培养实验班”和“人文学科尖子生培养实验班”已经成立。培养目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兴趣浓厚、志向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为其成为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人文科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学科带头人和著名学者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计划实施的示范和辐射,全面提升全校人才培养质量。

北航:北航提出了实施精英教育的方案,成立“高等工程学院”,实行直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创新实验班,探索新的信息人才培养模式。2011,“北航华班”获批列入“珠峰计划”。每年从全国优秀高中生中招收35名,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毕业生去欧美一流大学深造或被保送北大、清华、中科院、北航读研。北航物理研究所代表北航物理学科进入国家“珠峰计划”物理部分。“北航物理学院爱因斯坦班”每年从全国优秀高中选拔20名左右的毕业生,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具有解决重大物理问题潜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吉林大学:“唐敖庆班”分为“唐敖庆一班”和“唐敖庆二班”。吉林大学被列入“珠峰计划”高校行列,既是对吉林大学前期培养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吉林大学近年来逐步巩固学科领域地位、凸显关键优势的肯定。著名学者吕振宇、李四光、、、孙玉生、王树明、张寿昌、金等都曾在吉林大学学习或工作过。吉林大部分“国家重点学科”的科研实力在国内领域属于先行者,学校被列入“珠峰计划”,使得高端人才培养的任务更加具体明确。吉林大学分“唐敖庆一类”和“唐敖庆二类”两个方向培养,其中唐敖庆一类是化学和生物科学专业,唐敖庆二类是数学和物理专业。

山东大学:为落实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立“泰山学校”。教育部2009年启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目的是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使他们成为相关基础学科的领军人物,逐步跻身世界一流科学家行列。作为入选该计划的16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山东大学决定成立“山东大学泰山学院”全面负责该计划的实施,这是山东大学落实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泰山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彭士阁教授说:“如果20年后泰山学院能产生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探索是成功的。”

兰大:“崔莹学院”,成立于2010,从所有大一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学院,每个学生每年的培训经费将高达65438+万元。崔莹学院实行“3+1”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3年,国外学习1年。2010兰州大学启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计划”,“崔莹学院”的成立就是其中之一。新学院的招生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人文五个班级,每年招生80人,每人每年的培养经费将达到65438+万元。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生物学院、物理学院、数学学院具体负责培养方案。实施小班化教育,优化课程设置,强调基础知识和兴趣的培养。吴是学院负责公开课的。

Xi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2065 438+00 3月5日下午,在热烈的掌声中,Xi交通大学首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开班仪式在科学馆207举行,这也标志着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在Xi交通大学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未来几年将选拔80名左右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本科生到数学、物理领域学习,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HKUST):“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贝壳计划”2065438+2005年7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前沿科教局在京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HKUST副校长Xi南华代表学校从培养目标、学生选拔、三段式培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环节、国际交流等方面为与会专家做了详细介绍。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和无记名投票,一致通过了国科大的申报方案。

哈工大:工大成立人才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体实施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学生选拔与动态管理、培养方案设置、教育教学方式、优秀教师招聘、首席学术顾问制度、国际化能力培养、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管理等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