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专业素养的现状及加强途径

医学生专业素养的现状及加强途径

作者:刘芳,戴安琼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

作为民生焦点行业——医疗行业,人们关注的除了“看病难、看病贵”之外,还有医德医风建设、医患关系不和谐、医疗卫生人员专业素质缺失等问题。如何结合行业标准完善医学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质,促使医学教育工作者对医学生职业教育有新的思考。

1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中国知网(CNKI)对职业素养的定义是:职业素养是指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生形象。现在的医学毕业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意识普遍薄弱。一些医院感叹,医学毕业生“知识本位”多,“能力本位”少的现象突出,部分医学毕业生角色转换严重滞后。因此,很多三甲医院采用“培养学生”的模式,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

医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2.1医学生对专业素养的认知是片面的。

我国医学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只关心专业知识,不愿意花时间学习人文知识,导致人文精神缺失。部分医学生对医生职业的认知被简化为看病工作,无法认识到医生的职业素质主要由技能素质和人文素质两部分组成。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将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人文知识内化为专业素养。对医生职业素养的片面认知,导致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职业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的失衡。导致部分医学生无法转型为合格的医生,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冷漠、“大处方”、“大检查”、索要红包等现象,使得医患信任度急剧下降,医患纠纷频发。

2.2职业教育与医疗行业缺乏联系。

2009年复旦大学对临床医学生专业认识的调查显示,9.2%的学生对医疗行业不了解,85%的学生部分了解,仅有5.8%的学生了解。现有的医学教育与行业联系不紧密。比如医疗行业的就业信息,往往直到最后医院招聘,学生才知道。医学专业的就业信息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不对称的,或者说是难以获得的【1】。医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对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和现实要求的信息获取渠道狭窄,信息量肤浅、片面。他们对医学职业精神的内容要求缺乏系统的了解,同时对行业所要求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实践能力训练不够。医疗行业的用人单位一直在呼吁培养能够适应当前转型期的医疗专业人才。

2.3医学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传统的教育模式是由就业管理部门在学生毕业阶段进行就业指导,同时依靠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灌输职业素质教育。这种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和职业价值观“大一统”时期充分发挥了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多元化的变化,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成为西方国家的一股强劲趋势。65438-0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将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医学法学纳入医学院的必修课,人文课程应贯穿医学教学的全过程。从65438到0995,美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课程。与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相比,一方面,我国缺乏符合行业要求的理论教材和实践经验,人文社科类课程少且不合理。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时数约占总时数的8%,美国、德国约占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另一方面,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缺乏专业的职业教育教师和各种形式的实践途径。医学生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使其文化背景薄弱,医德素质不高,职业技能和就业创造力不强。

3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对策

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医务工作者直接控制着人的生命权和尊严权。这是医学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大特点[3]。医学教育具有典型的职业教育特征,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质至关重要。医学院校可以将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纳入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工程,建立系统有效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3.1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对自我进行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职业以实现设定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和工作发展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进度为实现职业目标采取各种积极行动的过程[4]。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以后想做什么?我能怎么做呢?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重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气质、性格和能力,以确定自己的性格是否符合自己的理想职业。结合市场需求、社会资源等环境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有利于医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念,明确职业发展目标。系统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实现“职配”。

3.2根据行业标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2003年3月,世卫组织通过了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IIME)在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上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定义了医学教育的七个基本方面,阐述了世界各国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与以往标准不同的是,它不仅规定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而且强调职业精神、社会科学知识、思维能力、再学习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5]。不可否认,《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提出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将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推向了更加现实的境地,建立相同的适用教育标准和相互认可的职业资格认证程序成为必然。按照GRME标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技能培训和考核的始终,为医学生今后遵守医德、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奠定基础。

3.3引入行业标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医疗行业具有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学校通常会让医学生参观临床医院或基础医学院,熟悉临床工作环境和一般工作流程,增加对职业的认知。对于医学生来说,社会实践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他们的拼搏意识和自强意识,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奠定基础。同时,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从事各种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沟通、包容、竞争、合作。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将职业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素养,渗透到思想中,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将医疗行业工作流程引入实践教学,贯穿学生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使学生在准职业教育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树立和强化职业精神、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培养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3.4完善医学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因此,为医学生开设专业素养课程,完善医学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十分重要。许多学者认为,应该明确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如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医学导论等。同时可以考虑开设医学人文(本科)辅修专业。目前国内已经开设了医学人文类辅修专业,如健康管理、卫生法学、医学创新等。医学院校在人文课程的教学中,要通过教学实践找到职业素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深化和拓展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实践并获得职业道德[6]。需要建设一支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知识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这支队伍以专职和兼职的方式吸收用人单位的专家、教授和主管领导进入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和职业素质拓展培训。从职业前景、职业素质等方面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指导。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医学教育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第三份意见特别指出,医学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要把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具有个体生理心理差异和社会背景的复杂性[7]。医疗行业需要素质高、工作态度端正、责任心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适应能力强的医疗卫生人才。高校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