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预科班
预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18世纪下半叶,一些西方国家在高校开设预科。解放前,中国在部分学校设置了一年制预科,后逐渐取消。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学院开设了一些少数民族预科班,其他高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高校也开设了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预科班。1996全国有140多所高校开设民族预科,在校生11622人。预科教育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和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办学形式,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4年3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在《关于加强领导进一步办好高等学校少数民族班的意见》中,对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教学和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规定预科班的任务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他们的基本文化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素质进一步提高。”预科学习周期一般为一年,汉语基础差的学生学习时间为两年。预科学生进入学院和大学进行专业学习,他们的学制与学校和学院相同。民族班招生,在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下,可从当年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中适当减少。但要根据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从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适当降低分数线。民族预科班学生在所在学校完成学业且政治表现好、考试成绩合格的,直接进入相关高校进行本科和专科学习。民族班和专科学校学生的专业分配,由学校根据国家特别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条件,结合学生的意愿,在预科班期满时与有关省、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协商确定;也可以在招生时根据上述条件,由学校会同有关省、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具体工作由学校掌握。专业确定后,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变更。
预科虽然以填鸭式的高中文化课为主,但教学目的不同于一般的高考补习班,教学内容与以后的专业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近年来,根据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关部门统一组织编写了预科教材。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民族预科生管理。要求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组织教学和考试。规定预科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不及格的学生不得入读内地高校;在公民考试中语文和数学不及格的学生不允许在大陆大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