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资助大学生对家庭的影响
学费故事一:西郭村一对农民夫妇,养了三个大学生,大女儿现在在美国读博士后。20世纪80年代初,我的二儿子,一个研究生,写信给他的父母要65,438+00元。这对老夫妇一点钱也没有。商量了半夜,他们决定把棉田里剩下的棉花花瓣捡起来。季节临近冬天,他们已经连续摘了三天,手都快裂了。很难从棉花花瓣中捕获10 kg的残留棉花。到了县棉麻公司,门口老头说残棉黄黑的不值钱!但这对夫妇说,即使它不值钱,他们也要卖掉它。称重后,10斤棉渣卖了5元钱!5块钱还远着呢,夫妻俩只能在棉田里想了。于是,他们去棉田拔了很多棉秆,连夜剁成小块。第二天早上,他们拉着人力车来到40里外的纤维板厂,以90美分的价格卖到4元。没办法,老两口最后从巷子里借了三毛钱。一毛钱买了信封和邮票,凑成10元,把钱装在信封里寄给儿子...学费故事二:2003年,一户人家的小儿子考上了大学。在此之前,这个家庭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分别在大学三年级和二年级。这一次,三个孩子的学费至少要两万元。这家的男主人以给别人挖苹果树为生,每挖一棵树可以赚1元。女主人在砖窑里制砖。父母辛辛苦苦一年攒4000块!眼看开学日就要到了,父亲焦虑得病倒了。有一天,三个宝宝跪在父母面前,大女儿说:“反正我快毕业了,我就不去了!””二女儿说:“我不去,让我弟弟妹妹去!" "弟弟说:"我刚进来,就不去了。让我的两个姐姐完成学业!””三个婴儿哭得谦卑。父母哭了,孩子哭了,前来劝解的邻居看到这一幕也哭了!好在山西砖窑打工的大爷们此时带过来1000多块钱,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男主为了省钱,主动要求村上停掉他的家电。2003年上半年,家里只买了油盐酱醋两块钱的日常津贴...在党显宗调查的农家乐中,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数字之痛一系列数字让人心碎,更让人震惊。数字1:在县城做烧饼的杨达盖,为儿子赢得了“谢园”的称号(全县理科第三),全县人羡慕得要死!党显宗给她算了一笔账:一个上大学的儿子一年的费用是一万两千元。卖个烧饼能赚一毛钱。扣除各种费用,烧饼要24万才能覆盖一年的开销。大学四年,我妈要卖九六万烧饼!生火、打煤、和面、卷饼、烤饼、掀烟、翻饼,即使烤出来的烧饼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卖96万块饼干,要甩多少次胳膊,还有业务费和卫生费?你妈妈要付出多少血汗和泪水?!数字2:在党显宗调查的110户家庭中,有11人因近年来高校学费不断上涨而心力交瘁、自杀或因病去世;有大学生的农民欠下巨额债务是常有的事。两三个大学生的农家乐,欠款往往在四五万,有的甚至达到几十万。何家庄长洼村79岁的老人王全胜,上世纪70年代从拉麦秸的车上摔下,身受重伤,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大儿子智障,只能被别人牵着干点苦力。整个家庭都由他们的妻子支撑。最小的儿子考上了大学,王全胜邀请村里的自助班来家里唱歌。就在我高兴了三天后,身患晚期糖尿病的母亲因为舍不得花钱看病,被送煤球的车搞得筋疲力尽。村里的乡土作家王志敏为她写了一副挽联,第一部分:学费我赚够了;一句话:母亲精疲力尽;横向批判:死也值得。妻子去世后,王老汉继续带着大儿子送煤球,为小儿子挣学费。小儿子大学第一年的暑假,王老汉智障的大儿子让父亲住手,坚持让弟弟陪他去送一个月的煤。有一天,他嘟囔着要去给母亲上坟。结果他在母亲坟前喝农药自杀了!王家的悲剧并没有就此打住。王家的大媳妇早年因为上不了大学,得了精神病,生活没有自理能力。大儿子1年前去世后,她也去世了。嫂子临死前,一手拉着哥哥的手,一手指着站在炕前的小侄女。她的嘴唇微微张开,但她不能说话,泪水顺着她的脸流下来...就这样,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王家新添了三座坟墓。3号:党献宗告诉记者,合阳县是陕西省渭南市有名的“大学生县”,经济总量全市第一,但教育指标年年达标。全县人口* * * 44万,有四所高中学校,另外两个职教中心也有高中班。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合阳每年向高校输送3000多名大学生。合阳县财政收入一年2000万。如果把上高中的费用加在一起,合阳县的老百姓一年要为孩子付出3亿!为了弥补送孩子上学的费用,农民父母可以省到极致:到2007年,合阳县仍有不少农民家庭一个月的日常开支不足10元。对于农民父母为子女不计代价、不计报酬的牺牲,党显宗引用鲁迅的一句名言来概括:“扛起黑暗的大门,让子女走向光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