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女生郭恒
真正优秀的孩子,并不是学业优秀,兴趣广泛,喜欢公益,性格乐观。这些只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真正的优秀是我们看不到的孩子内心的一部分。
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很好,是什么支撑他学习优秀?
有些孩子很依赖父母,父母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因为害怕不做父母就不爱他们,所以这种学习是给父母学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就会因为担心父母的态度而不敢去追求,经常处于自我否定的状态。这位清华博士应该属于这种类型。
有些孩子恨父母,想逃离父母,所以努力学习,希望以后能远离父母,不受父母影响。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很成功,但内心深处还是渴望父母的认可,就像电视剧里的苏丽珂明玉,整天和自己较劲。
有的父母很严厉,孩子发自内心的怕父母。他们努力学习让父母开心,不再指责和批评父母。前段时间暨南大学自杀的孩子就属于这种类型。
有些孩子的价值感和自信心完全建立在良好的学习和来自老师、同学、家长的认可和肯定上,当成绩下降或面对比自己优秀的孩子时会受到打击,开始否定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中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女学生郭恒就属于这一类,她因为发现自己平凡而自杀。
有些孩子对父母的付出感到愧疚,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太多了。为了报答父母,他们心里会有很大的压力。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在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失控。前段时间自杀的天才学生张翼德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也有一些孩子把一些不合适的愿望寄托在学习上。例如,他们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好好学习出人头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或有一份不错的收入,等等。然后当他们发现这些目标很难实现时,他们就会失望,放弃学业。一些考上名校的孩子,听说名校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极端案例时有发生。
还有其他类型,简而言之,孩子没有建立自我价值感,没有把“我”和父母分开或者没有建立对学习的正确认识。
被强行与父母分离的孩子苏丽珂明宇,就像没有根的植物,最终会营养不良;承担了许多父母责任的孩子,就像许多包袱绑在自己的枝叶上,最终会畸形甚至拖垮;对学习有错误理解的孩子,就像给植物喷了错误的养分。一开始看起来很好,最后却不开花结果。
然后其他我们认同的优点,比如兴趣广泛,热爱公益,性格乐观等。,都一样。这些优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原因是错误的,那么这些优势,再好,也是暂时的。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外国女孩,学习成绩优秀,乐观大方,热爱公益,兴趣广泛,却突然自杀了。最后,经过警方调查,她发现孩子有抑郁症。
现在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因为我们只看到了表面,却没有看到孩子外面的光明,早已千疮百孔,不堪重负。
所以,一个孩子优秀与否,取决于孩子内心的根基是否稳固。他学习努力上进的表现背后是什么感受?是开心、开朗、满足还是愤怒、委屈、无奈?
他有什么看法?要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么我妈不高兴老师不喜欢我,要么我就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学习真的很有趣。
他的期望是什么?我希望我能好好学习,我的父母爱我,同意我,我的老师表扬我,我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我希望掌握这些知识,我希望我能比昨天有一点进步,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的愿望是什么?你渴望爱、认可、肯定还是价值感和意义感?
他的自我是什么样的?他觉得自己很穷,什么都不好,我除了学习很好,我很可爱,虽然学习不好,但是我有我的价值。
一个孩子,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知道自己可以,知道我可以,知道再苦的痛苦都是暂时的,知道遇到困难不会放弃,不会逃避,知道面对挫折会乐观向上,知道自己有自律、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能力,才能活出high独特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体验。
就像曾经的北京高考状元李被美国11名校拒绝后被全网嘲讽一样。最后凭着自己的实力,在香港大学读了一年后被美国麻绳理工学院录取,现在成为了霍普金斯学院的医学博士,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然,生活是一种经历,学习上的优秀只是一种优秀。不服输,不怕输,跌倒了还能爬起来,不盲从,不攀比,向着自己想要的目标前进,才是真正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