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给我讲讲昆曲吗?

昆曲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剧种。它最初简称为昆山腔或昆曲。从清朝开始叫昆曲,现在也叫昆曲。昆曲的伴奏乐器以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可用打击乐器)。昆曲的表演也有其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其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舞结合巧妙和谐。

该剧于2006年5月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昆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的发展

昆曲的形成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末的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宋元以来,中国戏曲分南北,各地唱腔也不一样。元末顾颉刚等人对流行于昆山的南曲原调进行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这是昆曲的雏形。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旋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收了海晏腔、弋阳腔等南方声腔的优点,发挥了昆山腔优美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方声腔的严谨结构。他运用北方曲调的唱法,配以笛、箫、笙、琵琶等伴奏乐器,创作了一首集南北曲调之长,细腻典雅的“水墨曲”。后来,昆山人梁晨宇继承了魏良辅的成就,对昆曲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在隆庆生命的最后,他写下了第一部昆曲传奇《浣纱记》。这个传奇的演出扩大了昆曲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竞相用昆曲创造传奇,学习昆曲。因此,昆曲与余姚腔、海晏、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到了万历末年,由于昆班广泛的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居诸剧种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面八方的歌,都要对着吴门”。明末清初,昆曲流传到四川、贵州、广东,发展成为国剧。昆曲的唱腔最初是以苏州的吴语为基础,但传入各地后,又与地方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演变成许多流派,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体系,成为全民族的代表剧种。清朝乾隆年间,昆曲发展进入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称霸梨园,延续了600至700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式。

以清唱剧的形式出现,最终使昆曲在没有大锣大鼓的氛围中优美悠扬。同时,魏良辅还改革了伴奏乐器。最初,南曲伴奏的乐器主要是箫和管。为了使昆曲的演唱更具感染力,他汇集了笛子、管、笙、琴、琵琶、等乐器为昆曲演唱伴奏,取得了成功。

昆山腔开始在苏州流传,到了万历年间,以苏州为中心向江南、钱塘江以北传播,并逐渐传播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等地,万历年间也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就成了明中叶至清中叶最有影响的声腔剧种。

历史地位

昆曲(昆山戏)因江苏昆山而得名。它与发源于浙江、江西的海晏戏、余姚腔戏、益阳戏并称为明代四大剧种,属于南戏体系。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戏曲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瑰宝,被称为百花园中的“兰花”。明中叶至清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表演体系最完整的一种戏曲。它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丰富的遗产。它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在中国文学、戏曲、音乐、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艺术特色

昆曲作为一种曾经在全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剧种,能够在历经磨难后奇迹般地再次复兴,与其高超的艺术魅力密切相关,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其音乐上。

昆曲台词优美,旋律优美,擅长缠绵柔美。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和速度的起伏,注重吐字和发音,场景伴奏完整。

“水磨腔”。这个新调奠定了昆曲的唱腔特色,在南曲的慢调(即“细调”)中得到充分体现。具体体现在放慢节拍,延迟节奏,以便在旋律中运用更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边倒、一边倒的做法外,还有一种“自由板调”,即将4/4拍的曲调放慢到8/4,音色柔和委婉。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收音,增加了音乐布局的空间和多样性,其缠绵柔和的特点越来越突出。

相对而言,北曲的声音和情感倾向于跌宕起伏和豪放,跳跃能力强。它用的是七音音阶,和南曲用的五音音阶(基本没有半音)不一样。但昆山腔在长期吸收北曲的过程中,逐渐将原北曲的特点融为一种“南曲”的演唱风格。所以在昆曲剧目中,北曲是作为一个成套来用的,也有单曲的,还有“南北合璧”的。

“南北组合”的运用很有特色:一般来说,北宋是一个角色唱,南宋是几个不同的角色唱。这些南北歌的配合使用,完全是以剧情为基础,让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的需要。

根据南北歌本身的变化,还有“借宫”、“断调”、“采歌”等多种技法。原来的那套歌,不管南北歌,都有属于那个宫调的歌的问题。当演唱歌曲需要明显改变情绪时,同一宫调的歌曲无法胜任,可以借用其他宫调的合适歌曲。如《牡丹亭》中,先后使用的曲牌有【山羊】(上调)【山桃红】(越调)【包老崔】(黄钟公)【绵黛絮】(越调)。

在演唱技巧上,昆曲讲究声音的控制、节奏和发音的快慢,有“间隙”、“重叠”、“叹息”、“嗬”的区分和各种角色的个性唱法。音乐的板拍,除了四拍的慢拍被南曲中的“礼物板”慢了两拍外,还包括南曲和南曲中常用的三眼板、一眼板、跑板和散板。他们在实际演唱中有很多变化,一切都服从于剧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昆曲的乐器比较齐全,一般由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主要乐器是笛子,还有笙、箫、三弦、琵琶。由于以声线柔和的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再加上礼物板的大量使用、分字腹尾的发音方式,以及受吴中民歌影响而形成的自身“流丽”的特点,昆曲音乐被冠之以“婉约神韵,唱而叹之”的梨园数百年。伴奏有很多弹谱卡,适合不同的场合,后来被很多戏曲使用。

昆曲的音乐属于对联结构,简称“曲牌体”。里面用的曲牌有1000多种。南北曲牌的来源不仅包括古代歌舞音乐,唐宋时期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挣,还包括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它以南曲为基础,用北曲的套数,以“破调”、“借宫”、“采歌”等方式作曲。此外,还有许多宗教歌曲。

昆曲的表演有一套严谨的“唱跳”表演形式

昆曲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舞结合巧妙和谐。昆曲是各种表演手段如唱、跳、引、对话等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在长期的表演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特别是在各个角色的表演形象上。其舞蹈形体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手势,一种是由手势发展而来的徒手舞蹈;一种是带歌词的抒情舞蹈,这不仅是一种高超的舞蹈动作,也是表达人物心灵和歌词含义的有效手段。

昆曲传统舞蹈在许多方面吸收和继承了古代民间舞蹈和宫廷舞蹈的传统。通过长期的舞台表演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说唱与舞蹈紧密结合的经验,适应了叙事景物写作的演出场地需求,创作了许多强调描写的舞蹈表演,配合“戏剧”成为故事性很强的折子戏。适应了抒情性和动作性较强的演出场地的需要,创作了许多抒情舞蹈表演,成为许多单折抒情歌舞剧的主要表演手段。代表剧目如《西川图·鲁花当》、《仲晶纪·扫秦》、《踏月亭》、《宝剑记·夜奔》、《连载故事·探秘》、《虎囊弹山亭》等。

昆曲的音准也很有特色。因为昆曲是从吴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发音具有吴侬软语的特点。其中小丑也有一种以吴语为基础的本地白,如苏白、扬州白。吴中地区的这种街语,生活气息浓厚,经常使用快板韵白,很有特色。此外,昆剧的唱腔在发音、线腔、节奏上都有极其严格的规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唱腔理论。

昆曲的舞台艺术包括三个方面:丰富的服装样式、精美的色彩和装饰、脸书的运用。

除了继承元明以来戏曲人物的服饰风格外,昆曲的一些服饰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服饰非常相似。反映在剧中,武将有自己的军装,文官也根据封建社会阶级等级有不同的服饰。脸书用于干净和丑陋的线条。极少数属圣、旦的人偶有使用,如孙悟空(圣)、(旦),颜色基本为红、白、黑。

经过多年的磨合加工,昆曲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善的体系,并且这个体系长期以来在中国戏曲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因此,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对整个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许多地方剧种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它的艺术养分,其中有些剧种还有昆曲。

角色扮演

因为早期的昆曲属于南戏体系,继承了南戏的角色体系,同时吸收了北方杂剧的长处,有生、旦、净、丑、外、粘七个基本角色。早期作品《浣纱记》体现了昆曲初级阶段的角色分支法,即既沿袭了南戏的七行,又借鉴了元杂剧中小莫、肖丹的设定方法,甚至更多。

明末昆曲兴盛时期,明版《墨汉斋传奇》将原来的“铁”老年妇女角色改为“老聃”,也吸收了元杂剧的分支方法。其他角色与昆曲初期基本相同。清朝康熙年间,昆曲角色业务基本维持“江湖十二角色”制度。

乾隆时期,昆曲最为兴盛,表演艺术进一步提高,刻画人物的角色扮演体系也有了新的突破。扬州画舫录中有“江湖十二角色”。分别是:副端、老学生、正学生、洋人、大脸、二脸、三脸,称为“男性角色”;老聃、郑丹、肖丹、铁蛋被称为“女性角色”;还有一个人被打了耳光,叫“杂”。后来,在南方昆曲中,它演变成了萧声和旦角的主要角色,因此这两个分支的划分更加细致。小学部分为五类:大官生、小官生、巾生、鞋生(差生)、野鸡生。丹星分为六类:老聃、郑丹、左丹(能演男孩)、斯丹(杀丹)、吴丹(少女)、刘丹(附丹)。但是每个昆曲派别都有自己的类别。

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昆曲中的角色划分越来越细。在贾和道之间,昆曲的角色业务将原来的“江湖十二角色”和后来出现的更精细的分工结合起来。在“生、丹、净、丑”五大事业下,又细分为二十小行,称为“二十宅”。

在“笙”的家族中,又分为官生、巾生、鞋生、雉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官员和学生扮演成了官的成年男子,其中因年龄和地位而分为大小官。比如《长生殿》里的唐朝王明,《太白醉记》里的李白,都是高官出演。《柴静传》中的王和《金翅雀传》中的都是由低级官员扮演的。官生和巾生的表演是不一样的:巾生扮演一个风流儒雅的青年书生,清亮飘逸,唱歌要求真假声结合,假声大,清脆悦耳;官生表现要洒脱,大官生风格要丰富。在演唱上,他们也是真假声结合,但真声比巾生用真声时落在更高的音域,美在响亮。

丹航又分为老聃、郑丹、左丹、四丹、乌丹和刘丹。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个,* * *就是七门。

郑丹一般饰演一个身份相对较差的已婚女子,如《琵琶记》中的赵舞娘、《金锁记》中的窦娥、《货郎担》中的张三姑。郑丹在演奏上注重简洁大方,在演唱上,吐字喷嘴要有较大的力度,音色明亮大方,音量也有要求。郑丹的剧目相当丰富,饰演的各类角色都有鲜明的特色,为演员提供了广阔的表演空间。

另外,网线分大脸和白脸,大脸面具以红黑为主,所以有“七红八黑三和尚”的说法;大部分白面都演反派。除眼纹外,全脸涂白粉,通常分为貂白粉、褶白粉、衫白粉等。白面有时候扮演的是正面角色,或者无所谓好坏,有时候扮演的是女性角色的角色。还有一种稀稀拉拉的白面从白面线中分离出来。除了白粉之外,在眼角和鼻窝处加一些黑线,故名。他们演的大多是三流角色,接近插科打诨的角色。

最后一行细分为老学生,老学生,外国人。老昆曲学生文武双全,比如《宝剑记》里的林冲,《麒麟阁》里的秦琼。脚尾留的胡子也是由黑变白,和老的一样。

丑的行为分为副(也称“两面”)和丑。不同的是,老虎钳的白脸画在眼睛两侧,而丑脸只画在眼睛中间。副常穿褶裥、宫服、长袍,丑常穿短衣。

昆剧之前的南戏、元杂剧都没有这种业务。因为“副”线的出现,昆剧把丑行的表演范围扩大到了上流社会的士绅。玩家大多是不老实的文人,奸臣,刁民,恶讼之类的。这些人物相同的特点是奸诈、恶毒,外表各不相同。他们在表演中强调自己冷酷的一面,这就是所谓的“冷水两面”。

丑行因其白脸较小,又叫“小花脸”,因其排列在两张脸后面,又叫“三花脸”。演的角色大多是社会地位低或者搞笑可爱的,比如《寻亲》里的茶博士,《渔家乐》里的万家春。昆曲的丑脚不分文武,有时还演武打很重的人物戏。

丑的行为,就像两张脸,也可以演女人,比如风筝失误的小女儿詹爱娟,还有故事里的张阿姨。丑脚也演反派,比如《十五传》里的娄阿鼠。

各类群众角色的另一个“杂”线是指剧中没有姓氏的各类群众角色,如马车夫、船夫、伞夫、头领、太监、宫女、跑龙套等,通常不算家。

传统昆曲专业班社一般只需要十八个演员,俗称“十八净巾”,只有少数大班社有二十七个演员。一般来说,一个班社只要有十个完整的门就可以演出,其他角色可以由靠近自己门的演员代替。这十个基本门被称为“十大院”,分别是:净、官生、巾生、老生、晚生、正生、五生、六生、副生、丑生。其中,能决定表演质量的四门分别是:网、旧生、官生、郑丹。

昆曲各行各业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表演程序和技巧。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增强感染力等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昆曲剧目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昆曲积累了大量的舞台剧。其中,影响较大且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王士祯的《冯明集》、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柯南集》、沈京的《易》。还有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的错》、朱的《十五关》、孔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个醉鬼》、《秋江》和《追忆似水年华》。

濒危状态

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它是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昆曲的辉煌与失败都与其特点有关。昆曲的繁荣与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趣味是一脉相承的。士大夫的文化素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他们悠闲的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缓慢、意境优美的特点。此外,士大夫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切感受,使昆曲在音乐和演唱中常常表现出忧郁缠绵的情绪。清朝乾隆年间,市民阶层崛起,舒缓忧郁的风格显然与他们格格不入。连文人也开始务实,昆曲不受市民青睐,也失去了文人阶层的一席之地。于是,昆曲逐渐衰落。1949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没有专业的昆曲剧团。20世纪50年代,一部戏剧因《十五关》的上映而得救,全国成立了6个昆曲剧团。韩世昌、白云生、古川?、朱传明、周、、侯永奎以及解放后培养的、、季振华、张、、、王诗雨等一批优秀演员,编创了《牡丹亭》、《西厢记》、《千里来京娘》、《单刀会》、《桃花扇》等一大批优秀剧目。然而今天,昆曲的特点是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节奏,

过于优雅的歌词和陈旧的故事线失去了时尚和大部分娱乐功能,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去甚远,难以赢得观众,演出越来越少,在演出市场上也很难找到,形成恶性循环。10年前,中国从事昆曲工作的大约有800人,所谓“八百壮士”。现在只剩下600人了。全国6个昆曲剧团的创作和演出普遍陷入困境,无力投入演员培训和艺术创作。

有人主张昆曲应该被视为博物馆艺术,只为保存,不为发展。这遭到了昆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反对,也违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保证这些优秀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其未来的发展。但是,昆曲确实面临着一个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很少人有资格创作昆曲;为了创新昆曲,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不进行大的变革,就不可能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如果大改,昆曲就失去了特色,变成了昆曲。

列入这份口头文化遗产的艺术大多处境艰难,濒临灭绝,这说明全世界都面临着如何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就昆曲而言,走出困境绝非一蹴而就。除了依靠自身的艺术实力和昆曲工作者的专业精神和热情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切实有效的措施。因此,今年6月,文化部召集全国昆曲剧院负责人和剧团所在地领导开会,讨论昆曲发展规划,正在制定昆曲保护抢救十年规划。也有专家呼吁设立“中国昆曲保护振兴专项基金”,加大投入。

专家认为,昆曲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抢救现存剧目和文献。首先,要对全国中老年艺术家的代表作进行录音录像,收集整理珍贵的昆曲文献、表演剧本、曲谱、画面等。昆曲表演可以以老戏为生,剧目应以继承和整理为主。比如上海昆剧团近两年排演的《牡丹亭》,将汤显祖的原著缩减为三本,加上现代的舞台处理,既保持了原著的特色,又符合当今的审美,收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文化部计划在10期间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两个昆曲演员培训中心,为国家昆曲剧团输送表演人才。昆曲剧院负责人希望集中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在中国戏曲学院等院内举办昆曲演员、编剧、导演、作曲、管理人员研讨班。

昆曲因其特点而无法在当今世界大放异彩,也无法恢复昔日的辉煌。但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世界遗产,我们有责任不让它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