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校园景观雕塑设计的分析与比较

一所大学是人才的摇篮,是科技和知识的聚集地,其校园景观是其品格最直接的表达载体。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专科教育,过于注重大学生狭隘的专业素质教育,忽视了综合素质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往往通过不断的校园建设体现在校园外观上,往往强调理性但缺乏人文氛围的体现,人工元素缺乏自然生态景观,校园景观单调刻板。

人与环境的认知整合是互补的。虽然校园规划和景观的质量不一定直接导致学生的成功,但一个风景宜人,充满自然和生态气息的校园肯定能为学生的健康和全面成长提供积极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应用手段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雕塑的概念

雕塑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活动之一。《辞海雕条》对雕塑的定义是:“雕塑用各种塑料(如粘土)或可雕刻的(如金属、石头、木头等。)材料来产生具有真实体积的图像。”人类最早的雕塑活动是以人的形象为表现中心。这种对人的关怀始终贯穿于整个雕塑艺术的历史,并在不同时期增添了各自丰富多彩的时代特征。

随着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材料的丰富化、空间意识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雕塑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现代雕塑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即以雕、刻、塑、堆、焊、敲、编等手段制作三维空间形象的艺术。雕塑不再只是环境的装饰和点缀,而是与现代园林景观融为一体,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景观”。

景观科学的发展促使雕塑与环境融为一体,“文化景观”的发展使景观雕塑应运而生。随着校园景观设计的不断完善,景观雕塑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校园景观的特点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基础上的大学校园,通过外部物质要素的形式,如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民族宗教、文化、自然环境、工程技术水平、艺术风格等,反映出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归纳起来,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类:自然、人文、社会。这三个因素相互制约、相互补充,最终决定了大学校园的环境景观形态。

1,自然环境

就校园环境而言,除了学术性,各大学都非常重视形成自己的校园特色。在制约校园景观特色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创造适宜的校园环境。

说到自然条件,不难想到自然界所包含的四种基本物质:木材、水、岩石和土壤,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构成。这些合成物体种类繁多,难以用语言描述。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复杂的自然条件是设计的基础。无论做什么样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建筑与其环境、地形、朝向、道路、植物的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气候对环境施加的诸多影响,以及土地、植被、水、建筑材料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景观。

2.人性因素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和师生服务。这里的人文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者,另一方面是校园环境景观的使用者。人文因素可以说对校园空间环境的塑造影响最大。

大学是知识和文化传播的殿堂,文化背景对校园环境景观的影响是深刻而含蓄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总会在世界各地的大学校园环境景观格局上留下痕迹。从中国古代传统的“礼制”到现代美国对“自由民主”的崇拜,从建国初期的“高、大、全”到当代的“开放、高效、集约化”,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各种理念成为定位校园环境景观形态的参照系,为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定调。

3.社会因素

建国初期,大学校园的建设仍然受到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影响。校园规划、单体建筑、环境景观形式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前苏联曾经是中国各行业发展的典范,校园建设也不例外。莫斯科大学成为中国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大学校园的典范。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大学校园的景观格局非常相似。

随着国家中央权力的简政放权,高校条块分割的隶属关系逐渐被“松绑”,学校的自主权与日俱增。因此,校园规划设计应该有更大的灵活性。在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性质和景观结构的生长变化,又要在景观设计中具有适用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雕塑技法的运用

雕塑和各种艺术小品是建筑外部环境中重要的艺术景观设施。可以起到点缀和烘托气氛,增添地方的文化氛围和时代风貌的重要作用。校园里的雕塑,就像玉盘上的珍珠,往往是校园里最热闹的景点。重要的雕塑可以成为校园文化最凝练的象征,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雕塑往往被认为是某一空间环境的视觉中心,吸引人们在一定范围内休息和交流。在有吸引力的交流空间中,它常被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来增加校园文化的魅力。雕塑在设计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题

校园雕塑主题的选择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主题的选择必须根据设置的目的、环境的特点、校园的历史和人们的审美习惯综合考虑。雕塑很多,功能简洁,体积小,造型新颖。它不仅与师生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而且对美化环境、提高校园景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们是被观赏的对象,另一方面,它们是人们观赏风景的地方。

在设计校园雕塑主题时,要考虑其自身造型的艺术性;同时要尊重校园的历史文脉,体现每个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此外,还要处理好它们与周围环境、与建筑、与植物配置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校园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体现它们的艺术价值,形成优美的意境。在中国,许多具有历史传统的老学校都有独特的景观草图来反映其深厚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比如北大的一些雕塑,体现了北大的景观风格,使北大的景观风格和北大的人文精神相得益彰,营造出一个具有深厚东方文化底蕴和浓郁现代感的生态校园;南京大学在逸夫楼前的空地上放置了一个“心甘情愿的牛”的雕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知道如何为人民做贡献。一些新建的学校也非常重视雕塑,以反映其独特的校园文化。比如中央美院在教学楼前放置雕塑,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又将现代与历史融为一体。在这种艺术环境中,各种景观小品与建筑、庭院、绿地有机融合,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真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陶冶。

2.形式

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具象雕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但抽象雕塑往往比具象雕塑更深刻,能激发人的联想,启发人的思考。成功的雕塑往往与环境和谐或对比,或呼应。除了自身的比例关系、色彩关系、材料技术关系之外,还要努力与校园环境统一和谐,努力与大学的历史和未来相衔接,努力成为校园环境的主流。一方面要避免形式上的单一和模糊,在表现手法上力求创新,在空间处理上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在风格上体现各流派的特色。另一方面,校园雕塑的选址也要选得合适,尤其是校庆纪念的性质和位置要慎重考虑,否则就会变得肤浅和庸俗。

总之,雕塑和其他环境艺术作品一样,不能只注重单个作品的美,还要充分考虑这个环境层面上所有建筑和物体的空间形态,以主体的活动在时间序列上形成的整体形象和节日来创造整体环境的美。

3.材料

历史每一次改变材料,新材料的应用,雕塑的发展都前进了一大步。目前,由于人文主义对人和人与自然的重新认识,出现了新的观点。布朗库西的雕塑创作发现了材料美的独立美学内涵,为现代雕塑开辟了新的环境。尤其是受海德格尔哲学的影响,造型雕塑家更注重雕塑中“物”的意义,而在传统雕塑中,主题和形式决定了材料的选择。在现代景观雕塑中,材料肌理的诱导形式产生了。材料可以作为表现的主题,这是激发雕塑家灵感的机会。随着雕塑家对材料表达可能性探索的深入,材料表达也有了丰富的审美内涵。如果说传统艺术的美感来自于造型和色彩的表达,那么现代雕塑的美感更多的来自于材料的表达。从最原始的石头、木头、陶瓷等硬质材料,到金属、玻璃等各种高科技材料,无一不体现着雕塑水平的提高和审美的变化。作为社会思想的前沿,根据不同机构的特点创新使用材料,往往会事半功倍。

4.照明设备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大学校园的夜生活日益活跃,大学夜景已经成为校园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雕塑的风格如何从白天延续到夜晚,是景观雕塑照明要解决的问题。对于雕塑来说,不能要求每一个部位都被均匀照亮,而要根据主光和辅光的亮度不同,分别划分出正面、侧面和背面的立体感。如果能有附近高层建筑的投射光,最好优先考虑侧顶灯,尤其是人物雕塑,浮雕作品的灯光应避免正面投射。需要用斜光来强调起伏的体量感。

不同材质、不同色彩的景观雕塑,需要不同的光照方式和不同的光源。不锈钢或秦合金材质反光性能强,更能反射环境的光线和色彩,并能随季节和小时而变化。如果从四面八方直射强光,会很乱,到处都是亮点,很容易暴露出表面的任何微小缺陷和凹凸不平。在环境照明的基础上,应有聚焦投影。对于砂岩、花岗岩等灰褐色材料,应使用橙色调的高压钠灯。但对于红蓝绿系列的铜和彩钢,则需要使用显色性好的复合金属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背景墙也可以被照亮,使雕塑呈现出剪影轮廓的装饰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雕塑,可以提高校园本身的教育环境和文化品位,也可以提高大学所在城市的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培养大学生对校园形成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我们应该敏感地认识到,雕塑将校园环境与建筑、文化、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如何用雕塑记录大学的人文历史和塑造环境,体现当代文明的成就,展现美好的理想,成为每一个景观设计师必须认真思考和肩负重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