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名人
薛简介
薛(1957.1-)江苏南京(今属北京)人。
著名画家,艺术理论家,相关画派创始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宣化定义者,全国艺术网艺术总监,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薛美术馆馆长等。,先后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辽宁大学、沈阳炮兵学院。他曾经是大学的哲学和美学讲师。1986年,他创立了亲戚画派(世界上最年轻的画派创始人,毕加索28岁创立立体主义画派,薛29岁创立亲戚画派)。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画观念的更新与技法的新探索》(1989《中国绘画艺术的标志性作品》)、《论艺术的永恒》(1993)、《论薛的艺术》(2003年,继达芬奇《画论》、罗丹《艺术论》、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之后,世界第四。发表了一批重要论文,形成了艺术理论和思想体系,对推动我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1989划时代的艺术奇迹创造者”。开创了独特的相对画派(如现实与幻觉)梦幻人体、海景、风景系列。2007年定居北京。重要的艺术贡献:薛的艺术理论思想体系、相对画派、玄画定义、薛六法六要素——玄画造型、发现规律、美的规律、美的本质、艺术创新的本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五大类、画派定义、艺术价值规律等...
薛和毕加索一样,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画派创始人(毕加索28岁创立立体主义画派,薛29岁创立相对画派)。被誉为“1989划时代的艺术奇迹创造者”。一系列以超越时空、“如幻般真实”、宇宙永生为特征的作品,得到了收藏家的广泛认可和收藏。(参见国家网站,薛、薛艺术理论与思想,相对画派等相关搜索,相对画派艺术网等。
薛创造的一个新概念术语:薛艺术理论与思想相对画派的三定律,薛六法宣画(国画)造型三定律,美的三定律,宣画的艺术价值三定律。来源:网络百科和其他词典。
相对画派(若真若幻):具象与抽象相结合,在不和谐中求和谐。
翻开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各个领域、各个时期都产生了影响巨大的学术著作。这些作品不仅给学术界提出了新的课题,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思维方式的革命和观念的更新。在新思想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位杰出的天才,他的创造改变了历史的面貌。
相对画派的创始人薛就是这样一位敢于创新的先行者。为了专心研究艺术创新,他毅然离开了军队院校讲师的岗位,放弃了副教授的晋升机会,在画院因编制限制无法接收的情况下,走上了职业画家的道路。军校的训练造就了他职业军人对祖国的热爱和百折不挠的性格;哲学思维武装了他的头脑,他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打破意识形态领域的旧观念和僵化教条,挑战现有权威。首次提出中国新的“薛六法”造型观等系统的理论观点,试图打破谢赫“六法”在绘画即中国画创作上千年的主导地位,使画家和理论家摆脱传统艺术观念和造型观念的束缚,以更新观念,创造新传统。实现绘画的宣言,意味着中国传统绘画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他的艺术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民族绘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古代民族绘画的艺术生命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1989年,薛出版了第一部学术专著《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的新探索》,为后来《薛艺术论》的出版奠定了基础。三年后,进入90年代。在此基础上,中国画坛有人喊出了“笔墨等于零”的口号,在艺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开始了广泛的争论。这种有趣的相似现象,正如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人类的力量之路和人类的知识之路紧挨着,几乎一样”。这两句话被后人总结为“知识就是力量”,一模一样。“笔墨等于零”的口号来自于1989出版的薛专业著作《中国画观念与技法新探》中首次提出的“非笔墨”的学术观点——“无笔本身就是笔,无笔则无”。“无笔本身的错误就在于分不清‘笔’和‘笔法’”。“最重要的往往不是艺术形式中的各种材料和工具,而是作品本身所采用的独特的造型理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关注隐藏在作品中感染观者的美或‘灵魂’。”“在这个前提下,什么样的工具和手段都将无关紧要。对‘笔’最好的态度就是不选它的‘笔’。”“色彩来自单一的墨水和国画颜料……”从这个角度来看,正是由于薛的大无畏精神,才第一次为学术界提出了新的课题,引发了持续不断的学术争论。
薛的艺术思想集中体现在2003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薛艺术论》中。汇集了沈阳出版社1989出版的学术专著《中国画观念与技法新探》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出版的学术专著《论艺术的永恒》中的艺术美学理论思想。该书系统阐述了宣画为中国画理念的更新,对“谢赫六法”进行了创新、补充和完善。他最早提出系统论的观点:宣布新的绘画“六法”(国画)(薛六法);宣画取代中国画,给中国的绘画艺术一个科学的名称和定义:宣画——用颜料在宣纸和丝绸上作画。它是东方绘画艺术和其他造型观念的主要形式,也是艺术创新中对“美的三大法则”的发现和总结。他所倡导的现代审美倾向,颠覆了笔墨和构图;学校和画派是科学定义的。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和综合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艺术美学思想中的创新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多元化、现代化和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他提出“最原始的绘画是语言,艺术起源于人的语言意识。”对恩格斯“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对原始艺术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创造,薛形成了完整的艺术美学理论体系。薛的艺术理论是对长期艺术实践的印证,是对“相对画派”的完善。他选择了抽象与具体的结合来展望新世纪;相对画派——以“真实如幻”和“相对和谐”的艺术形式,在有限的画面中展现宇宙的无限空间和对永恒美的遐想...
薛的艺术美学理论体系
艺术美学的理论、技术和流派全面创新
宣化造型六要素(在谢赫六法的基础上,再次提出薛六法)
1,线条——笔墨线条和非笔墨线条。
2、造型——中求质量。
3、结构——笔墨线结构和非笔墨线结构和明暗结构。
4.明暗——暗线主体(笔墨线)与亮线主体(非笔墨线)的对立与明暗形态。
5.空-面重叠与主体、客观现实宇宙(第一现实宇宙)和心理与想象的“现实”宇宙(第二“现实”宇宙)。
6、色彩——重墨色轻墨色和重墨色轻墨色。色彩是从单一水墨的国画颜料中走出来的。
参见《中国画观念与技法的新探索》第32页和《薛艺术论》第30页。
宣化的科学命名与定义:
宣化:用颜料在宣纸和丝绸上作画。它是东方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
宣纸和丝绸是宣画的本质属性。墨水是宣传画颜料的一种形式,不构成宣传画的本质属性。可以用也可以不用。水墨作为颜料的一种,在65438-0989《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一书中有明确阐述。他不构成国画的本质属性。“色彩来源于单一的墨水和中国画颜料(详见《中国画观念与技法新探》第52页;薛《艺术论》,第49页)我后来提出的“非笔墨”论,引发了“笔墨等于零”的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见2006年7月22日艺术报。
构图:“构图”只是历史参考,不应该是确定性的、模式化的。
中国画的“构图”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新发展的起点。“不能则不能,不能则不能,法为无上法”(《画谱》),如果能做到“不可能与法”,即本能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形成自己的造型观念、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的流派,那将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当然,在找到“我的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前人的经验(尤其是理论和学习方法),这样可以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前人经验的学习,我们可以找到改变和发展的空间。
参见《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的新探索》14页和《薛艺术论》14页。
笔:没有笔本身就是笔,没有笔这种东西。
无笔本身的错误观念,就在于分不清“笔”和“笔法”
真正的艺术往往最注重的不是艺术形式中的各种物质和工具因素,而是作品本身所采用的独特的造型理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注重作品中隐藏的美感或“灵魂”对观者的感染。在这个前提下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手段都无所谓。对待“笔”最好的态度就是不选它的“笔”
参见《中国画观念的更新与技法的新探索》27页《薛艺术论》26页。
宣化(中国画)的本质
中国画的性质不取决于中国画造型的传统或古典观念,也不取决于是否是中国人画的,更不取决于中国画的技法。中国画的性质应该取决于中国画的基本或本质属性是否存在。中国画的基本属性是什么?主要是基础材料的存在,也就是宣纸和丝绸。
参见《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的新探索》62《薛艺术论》61。
艺校和画院的必备条件:艺校和画院的必备条件;
画派:画派是指从独特的绘画艺术观念中形成“美的独特象征”的一种绘画形式。(薛定性)
真正意义上的画派不仅是一个群体,还具备以下前提或条件:“第一,画派是指一种独特的艺术观念,主张并形成自己鲜明的思想体系。二、体裁是指在艺术观念相同的前提下,形成风格和技法相似的艺术形式。不能只从门派、技法、表现对象上的相似来划分流派,而要从造型观念上的相似或相近来划分。技法单一,对象相似,与他人或前人的思想不同,不能称之为新流派的形成,只能说风格和流派不同。在中国绘画史上,除了“文人画派”和“学院派”,其他所谓的画派其实都是师徒、弟子、地域关系形成的流派,而不是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画派。第三,一个或多个组。只有满足以上三个前提或条件,才能称之为流派或画派。比如:抽象派的创始人康定斯基,立体主义的创始人毕加索,超现实主义的达德利等等。整个绘画史就是造型观念的变化发展的历史,以及由造型观念决定的绘画艺术形式美感的历史。各种画种和流派风格的形成,首先是造型观念的形成。一切绘画艺术形式美感的变化和更新,首先取决于造型观念的变化和更新。”
参见《中国画观念的更新与技法的新探索》12页、《薛艺术论》11页。
中国的地域画派等于零。
“第一,中国的教派艺术是特定的历史产物,早就应该成为过去了。由于中国过去历史上大一统的传统文化和旧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客观上形成了师徒地域教派。但在今天这个强调自主创新的创新创新时代,这种仅仅以地域人为划分的教派已经不适应时代了。”“仅以地域人而非艺术意识形态来划分中国的历史,其实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单纯把学校或者画派理解为群体是不够的。一个流派或画派必须满足以下前提和条件。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流派或画派是指有独特的艺术思想或造型观念。第二,创造出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作品艺术风格和技法体系。第三,一个或多个组。只有满足以上三个前提或条件,才能称之为流派或画派。传统上,我们一直习惯于把画派理解为一个群体,这是一种误解。”
第二,目前全国各地演奏的地域门派中,几乎没有新的艺术思想、造型理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最统一的口号是“笔墨当与时俱进”,但这句话出自清代石涛。清代石涛所说的话,实际上成了我们新地域画派的艺术思想或主要口号。这是我们民族缺乏创新精神吗?还是因为你走入了一个误区?什么不等于零?
第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否定理论来评判当前民族地域画派的结论也是零。就是每个省市地区都是画派,也就是说没有画派。这是一个有一般哲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的道理。我常常在想,我们的地域画派发展成了新的地域画派,那么以后会叫什么呢?如果不同意叫“中国画派”,那就不能叫“新新XXX地域画派”。
在中国绘画史上,除了“文人画派”和“学院派”,其他所谓的画派其实都是师徒、弟子、地域关系形成的流派,而不是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画派。
画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独特的艺术思想、造型观念和造型形式或艺术表现形式。不取决于人数。一个人,只要具备以上前提条件,就可以称之为画派或者画派创始人。如立体派、毕加索;抽象画派和康定斯基;超现实主义画派和达利都成功地成为画派或画派的创始人。
见2006-3-17羲之书画报。
造型概念的形成
艺术流派的起源往往与孤独的心理表达有关。只有具有独特的心理感受,特别是对美的内在体验和自我传递的特点,才能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所以我们在关注社会的同时,一定要更加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感受。注重对主观自我的认知、理解和表达,对于任何一个画家造型观念的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见《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的新探索》第60页和《薛艺术论》第59页。
相对画派的造型理念——真实与虚幻
(1)采用相应的观点(一个是客观形象,一个是抽象的心理“形象”。)尽量让欣赏者借助想象达到朦胧美的灵感。通过写实画面与抽象画面的完全对立或交叉,力求展现双向的审美视角,揭示双向美的本质,适应双向或不同的欣赏水平。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灵感深度和审美倾向...
(2)尽量把人带到一个既接近现实又接近虚构的抽象和虚幻的境界。
(3)在既有主题又有不明确主题的“看似不可理解”中,总有一定的想象暧昧空间或审美心理距离。我感觉到一些东西,但不是全部。
(4)亮暗环境的不协调、不和谐组合,做到不和谐中的协调,不和谐中的和谐。
简而言之,“相对”这一概念试图在一个画面上开辟一个双向的清晰和模糊的视点和空间,从而达到一种既直观又抽象、虚幻、虚构又朦胧的境地——“如真如幻”。
相对画派主张: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即从不和谐中求和谐,从立体对比中求和谐;从晦涩和清晰中寻求统一。"
相对画派的艺术形式:相对画派选择了一种展望新世纪、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如幻般真实”、“相对和谐”,在有限的画面中展现无限的宇宙空间、人性“真善美”的升华、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永恒美的遐想。
见2006-3-17习之书画报、雅昌艺术网-薛官方艺术网站。
现代主义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要求:
(1)艺术,一定是美的形式。
(2)中国现代主义绘画艺术不是把西方的一些“现代主义艺术”全部或部分搬到中国来,而只是改变材料、构图形式和表现对象。现代主义中国绘画艺术必须代表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表现形式。
(3)现代主义中国画艺术应该有自己的造型观念和思想体系,它不是无意识的。因为,任何严谨艺术的诞生,都不是毫无根据、毫无吸引力的规律和毫无意义的捏造。
(4)现代主义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倾向应倾向于“现代人”,即具有现代观念的人。
(5)现代主义中国绘画艺术的诞生会有一个过程。现代绘画艺术形成后,不可能只有一流一派,而应该是多流多派。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都想尽量不采用或者尽量不采用一些传统的中国画的观念和形式,而是立足于现实和未来,试图找到一种能够打破旧的观念和形式,具有另一种独特的、自成一体的、美的风格的艺术语言。
参见薛《艺术论》,第8页。
艺术物种进化的规律
所谓艺术,无非是用形象反映现实,比现实更一般、更典型的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任何不能突破或不断突破“自我”概念和形式的艺术都失去了艺术本质,也就意味着艺术与现实脱节。
如果人们运用前人的经验、技巧、工具、材料进行创作,却无法达到或超越前人,更谈不上找到与新的现实相结合的最佳方式,那就意味着这种古老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此时,改变是可能的,并转化为必然性。这恐怕就是艺术进化的规律吧。
参见薛《艺术论》,第3页。
继承和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是超越,是对传统的改变,是发展中的继承。参见薛《艺术论》,第1页。
美术的五个类别
1,原始绘画语言符号
2.实用技术
3.美学工艺
4.实用艺术
5.审美艺术——纯艺术。
参见《论艺术的永恒》115页、《薛艺术论》194页、《艺术报》2006年10月0日-65438-21。
美的本质
美是引起人类精神利益的整体和谐统一。
参见《论艺术的永恒》19页和《论薛的艺术》118页。
美的三大永恒法则
*美的三大不变法则指的是对人类生活的益处;
*地球的客观性;
*宇宙的无限性所形成的永恒的审美和谐统一规律。
参见《论艺术的永恒》第38页和《论薛的艺术》第133页。
艺术主体与美学的关系
艺术的审美特征决定了每一件艺术作品必然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审美实体。任何一幅画的思想内容、造型理念和艺术追求,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结构关系和表现手段来表达。
1.审美的造型观念和艺术追求是绘画个性形成的首要条件。
2.美的绘画形式的独特性是艺术个性的直接表现。
3.独特的意境是绘画艺术个性的直接表现。
参见《论艺术的永恒》第130页和《论薛的艺术》第209页。
艺术和移情
绘画本质上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移情的过程。通过与画共情,再与他人共情,引起他人的共鸣和情感* * *声,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
参见《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的新探索》59《薛艺术论》58。
艺术主体与美的边界
*美的本质来源于人类生活的本质;
*美的永恒来自人类生命主体的利益的永恒;
*美的整体和谐统一依赖于整个人类生命主体有益的精神和谐统一。参见《论艺术的永恒》第30页和《论薛的艺术》第126页。
审美活动的过程
*是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是一个从形象直观到理性思考的过程。
*是认知和创造的统一。
参见《论艺术的永恒》第43页和《论薛的艺术》第137页。
最原始的绘画是语言。
最原始的绘画是语言,艺术源于人类的语言意识。
参见《论艺术的永恒》第87页、《论薛的艺术》第171页、《艺术报》第2006天-1-21。
原始绘画语言符号与现代艺术的主要区别
参见120页《论艺术的永恒》,198页《论薛的艺术》,2006-1-21日《艺术报》。
论艺术创新的本质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或动力,也是人类艺术发展的生命。
见艺术报2006+0.438+04。
艺术创新的本质是美的创造。
第一,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的特殊形式,决定了艺术创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创新。
(1)审美特征决定艺术创新的真实性,尤其是绘画艺术创新。
(2)仅仅追求新奇和新奇是不够的。
(3)反对审丑的“创新”绝不是艺术,更不要说艺术创新和绘画艺术创新了。
第二,艺术创新,尤其是绘画艺术创新的本质,等于美的创造。
(1)美是前提。
(2)创作是艺术创新尤其是绘画艺术创新的基础。
(3)艺术创新,尤其是绘画艺术创新,必然是美的创造,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缺一不可。
见艺术报2006+0.438+04。
艺术垃圾的六大特征
(一)、重复他人而没有艺术创新,即没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个性特征的作品。
(2)重复太多,千篇一律,画一千面的作品。
(3)盲目追求数量,不求创新,不求质量。
(4)不美不丑的艺术作品。
(五)造成灾害的艺术品伪画。
(6)名人字画就是钱。
见艺术报+0-21,2006
宣化(中国画)的最佳投资
一、创始大师对艺术品的投资永远是艺术品投资的首选。
第二,投资将来一定会成为艺术大师的艺术作品。
第三,精品投资。
第四,物以稀为贵,不能造假。
第五,要有平常心,以收藏为目的进行投资。
第六,对最杰出的艺术家代表的投资达到了顶峰。
见《艺术报》2006年4月8日和4月65438+2006年5月号。
艺术家的职业精神
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要有艺术奉献精神,视艺术为生命。
见艺术报,2006-1-14。
我要做的就是贡献和创造艺术。
见羲之书画报2006-3-17。
痛苦的探索和坚决执着的追求是艺术家必备的品质。
参见薛《艺术论》,第64页。
画家、雕塑家、雕塑家、国画(宣化)、中国画家定义(宣化)
绘画:指以平面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薛质)。
画家:指以平面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家(薛定性)。
雕塑:指以立体视觉为载体的造型艺术(薛定义)。
雕塑家:指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家(薛定性)。
中国画(宣画),即在宣纸和丝绸上用颜料作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
中国画家(玄画家)是以宣纸和丝绸为主要载体的东方画家。
艺术家的美德和本质在于不断的发现和创造。而与之相对的庸俗或敌人是保守主义。
人们往往习惯用成熟或成功的眼光来看待探索,却往往忽略了探索本身的价值以及探索与未来的联系。相反,艺术只能在探索中前进。
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即使看到古人(包括西方)的优秀作品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也不能重复。在了解古人(包括西方)的前提下,我们要打开眼界去发现时代之美,发现“自我”创造的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创造“自我”的艺术语言。即使是素描和速写(包括石膏画)也要努力做到这一点。当然,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必然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气质和审美情趣,但不同的画家应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观察方式。只有造型观念不同,他的作品的形式美感才会不同。
作为现代艺术家和画家,他不仅需要有接受或掌握现代人审美倾向的能力,还需要有甘于孤独、不怕被冷落、独享其乐的精神。只要他坚信自己走的路是对的,那么就不需要考虑他是否能入选艺术展览馆,或者他是否会得到一些观念过时的个别“权威”的认可。只要是真诚的艺术追求,必然会从时间中获得艺术的真诚。
参见薛《艺术论》,第67页,第87页,105。
网络查询薛相对画院美术网
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
论艺术的永恒
薛的艺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