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冈特教授应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邀请,做客“人大历史讲堂”。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有历史学学士学位。在考古学和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之前,历史系有八个相关证书,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理论与史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与博物馆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历史理论与史学、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
斯文·冈特教授毕业于德国美因茨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因茨大学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助理,比勒菲尔德大学古代史系学术委员。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史研究所(IHAC)教授、《古代文明》杂志主编。冈特教授出版的著作有《税收是国家的神经——从奥古斯都到戴克里先的罗马帝国》、《人物写作中的意图和建议:对公元前1世纪拉丁政治-历史文学中人物宣传形式和功能的解释》、《将军、管理者和经济学家:提摩西与公元前4世纪希腊战时经济》。冈特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古希腊罗马经济、社会、法律、行政、政治、军事、钱币学、明代文学、古代史和拉丁文教学法、古代文学和接受钱币的历史。
冈特教授认为,在古希腊罗马经济史研究领域,“原始主义”和“现代主义”两种理论模式之间长达一个世纪的争论,在最近的二十年中有所交叉:原始主义曾认为古代经济是原始的,是基于交换而非市场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所以在古代社会,没有独立的经济领域,经济是“嵌入”在社会中的。而现代主义者则认为古代经济也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与现代资本主义只有程度上的区别,没有本质区别。由于近二十年来考古资料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前现代社会之间比较研究的新成果,这种理论分歧发生了变化。新制度经济学似乎正在成为一种分析古代经济的综合理论,即“新正统”。这种分析方法将人视为“homo non iamrationalis人”,在各种具体或抽象的系统中观察人,认为这些系统指导人们做出经济决策。这使得前两种对立的理论得以调和,尤其是“原始主义”及其“嵌入式”经济观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然而,“新正统”绝不是万能的。冈特教授进一步认为,新制度主义的视角仍然未能解决如何分析经济活动和经济话语的历史文献的问题。有鉴于此,冈特教授更倾向于用E. Goffman的“框架分析”来提出一种解读古代史料的新方法,即古代文献的作者会用他们的作品来认知、反映和创造一定的规则和框架,向他的潜在读者表达他们的经济思想,甚至试图影响和改变读者的经验框架。例如,在《查士丁尼法典》中,教义集的一小段构成了一个案例:它清楚地表明了这些规则和框架是如何适应时代需要的,作者甚至完全篡改了柏拉图《理想国》中一段话的原意,以证实自己观点的权威性和确认性。
冈特教授的讲座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在评审环节,王大庆副教授基于自己的研究,认为冈特教授的研究颇具启发性,为弥合和超越现有的争议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时,他指出,在古代史的经济研究中,也要相当重视中国古代经济史文献资料的参考价值。随后,在场的其他师生也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与冈特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考研政策不清楚吗?沈硕是不是和同等学力混为一谈?大学专业不好选?点击下方官网,会有专业老师解答你的问题。211/985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络申请名称:/yj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