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沿革

在给清政府的奏章上,恭亲王等人阐明了建立史静文同博物馆的意图:“要想了解各国的情况,首先要熟悉他们的言语和表达方式,然后才不会被欺负。”在那个国家被迫开放的时代,清政府应对当时国际局势的措施是除了船政之外,还要兴办学校。史静文同博物馆是清政府创办的第一所现代大学。1898年,北京大学的直接前身史静大学堂成立。建校之初,史静大学开设了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和日语五种语言的课程。1900,史静大学礼堂暂时关闭。1902年,史静大学恢复学业,随即与史静文同博物馆合并,次年更名为翻译学院。北大外国语大学最早的两个前身从此合二为一。

1919年,北大弃校门组建13系,包括英国文学系、法国文学系、德国文学系三个外国文学系。1920成立俄罗斯文学系,使得外国文学系在全校18系中占了4个。在当时的学科结构中,外国文学系占据了很大比重,说明外国文学学科在北大具有重要地位。1924年,北大决定“增设东方文学系”,但所谓的“东方文学系”实际上只专修日语,周作人任系主任。后来撤销了俄语系,成立于1931的外语系由英、法、德、日四个语种组成。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期间,他还保持了外语系的建制。

长期以来,西方语言文学是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的主要学科。除了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专业外,还开设了拉丁语和古希腊语课程。北京大学一直非常重视东方语言文学的教学。除了很早就开设了日语专业,还在1919开始教授梵语课程。但由于条件所限,直到1946年季羡林先生从德国回来,才成立了多语种的东方语言系。学部成立之初,拥有6名教师的东学部可以教授梵语、阿拉伯语、蒙古语、藏语等多种语言。从此,北京大学乃至中国的东方学科正式建立并得到长足发展。

东方语系成立后,原外语系的其余部分更名为西方语系。新中国成立后,东语系发展迅速,师生数量大增。65438年6月至0949年6月,南京东方语言学院与中央大学边政系教师合并为东方语言系。到1952,京津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前,东方语系有12招生语种,50名教师,学生约500人,是北大最大的院系。

1952院系调整期间,重新设立了西方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学系。其中,西方语言文学系包括英语、法语和德语,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焰炟大学、辅仁大学、师范大学和其他大学的95名教师。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有22名教师,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焰炟大学等高校。东方语言文学系将原有的藏、维、西南少数民族语言调至中央民族学院,保留了蒙古语、朝鲜语、日语、越南语、暹罗语、印度尼西亚语、缅甸语、印度语、阿拉伯语,教师42人。

1952院系调整后的三系制一直延续到1983英语系成立。今天,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由英语、东方、西班牙语和俄语四个系组成。2008年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了重组,包括英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法语、韩语(朝鲜语)、南亚语言、东南亚语言、亚非语言和西亚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