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名字的由来
清华一词最早出自东晋的《游》诗,其中有“集鸣禽于一景,湛清华于”(“湛”意为“沈”),意为“夕阳斜,鸣鸟归林;清澈的水色和华丽的植被已经淹没在暮色中。”原意是哀叹时间的流逝。
后来,“水木清华”一词被引入,并被赋予了“清水秀树”的含义。今天,I形大厅后面的牌匾是“水木清华”字样。
清华校园(现长春园),皇家园林,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废弃。惜春园建于清康熙年间,后分为近春园和惜春园两部分。咸丰帝为惜春园题写的碑文改为“清华校园”。
1910年,旅游美学所将附属学校礼堂改为学校,并根据其所在位置命名为“清华学院”,后更名为“清华学院”。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控制北京后,准备办大学。因为清华收了美国退回的钱,给罗家伦校长的任命书上就冠以“清华大学”,没有“国立”二字。经过罗家伦的反复努力,最终被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49新中国成立后,去掉了“国立”二字,最终成为“清华”。
扩展数据文化:
今天的中国学校名称的笔迹是1950毛泽东书法。从1997开始,学校获得了清华、清华、清华、清华、校徽、钟图案、二校门图案等注册商标。在近40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清华”于2006年成为国家驰名商标,这是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驰名商标。
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同系所作的一篇题为《君子》的演讲。
1914 11年6月,梁启超在清华演讲,用《周易》中的两个形象启发学生:“天道强,君子自强不息”(干卦)和“地势富,君子以德载物”(坤卦),指出:
君子自励,犹如天体的轰轰烈烈运行。他不应受十寒,不应随利而进,遇难而退。而是要强调自我的胜利,摒弃私欲,刚毅,持之以恒,勇敢,避艰难险阻,自强不息。
同时,君子要厚如大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轻以待人,以宽广的胸怀吸收新的文明,改良我们的社会,推动我们的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当起历史的责任。
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总结为清华大学的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