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十二所大学是什么?

1.清华之后,清华大学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虽然不能给这所牛校带来多大的学术收益,但可以为其工业品的包装增添光彩。但是美院的老师抱怨很多,说进了清华校园之后,原来的艺术氛围就没有了。

我认为艺术学院充满了浪漫和自由的气氛。而不是风气不好,是自由惯了的艺术家受不了清华的官方教育。但清华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她必须努力建设最好的综合性大学。第一个目标当然是协和医科大学,但难度更大,因为协和的主体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一个开放的卫生部,不能没有自己的研究所。中国和协和医科大学的关系太微妙,不好处理。

但是合并到北京另一所好的文理大学有多容易?就人大而言,这个号称第二神学院的官儿是不可能合并的。另一个不错的对象是北师大,不过要看官方对师范类大学的政策。清华现在实行的是挖墙脚的政策,因为钱袋子很宽裕,在政府的地位特殊,所以很有效。但是副作用就是人会生气,效果慢。但这比合并学校更有远见,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优秀。目前,中国只有少数几所学校可以实施这一政策,如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仲达大学。

2.北大北医回到了她父母家,北大从此有了一流的医学院。1995年两校洽谈合并时,北医一院迫不及待地挂上了旧名“北大医院”。但相比北医,协和与北大的关系更深。

协和于1937(比北医早9年)并入北大,其学生在上世纪50年代拆分为“中国医科大学”后的前三年仍在北大生物系就读。这一传统一直保持至今,就连它的招生目录也赫然列在北大的计划里。可以说90%以上的协和人都是北大校友。但是为什么北大没有和协和合并呢?在外人看来,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清华也想合并协和,但他做不到面面俱到;第二是上面提到的因素。但合并后的北大绝非完美,工科可以忽略不计。我认为好的大学应该有其优秀的理、人、医、商、工、法等学院,所以北大有必要“插班生”。

另一所原计划并入北大的北航,可能未能加入体制,使北大宏大的工科计划受挫。其实我觉得北大应该和北邮合并。北航虽然名气不如北航,但是专业不错,生源也不错。好的工科学校不需要什么都有,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前沿专业。原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大学电子科学系一定会组成全国最好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当时北京大学是全国第一。

然而,一个好的学科需要一流的管理。目前北大的校级管理在国内顶多算二流,90年代强加的弱势XX体制还在。另外,学科和院系的设置也很混乱。如果胡XX还在,他十几个人也能在北大建一个“阳澄湖大闸蟹学院”。新校长和新书记压力不轻。

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真的是江南小北大,这次也是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是中国最好的三所医科大学之一,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医学科学家。复旦的生物学科不如北大全面,但遗传学全国第一。相信两所大学合并后,真的可以优势互补,拼出一个更强的医学部。况且医生有最好的附属“华山医院”,北大没有。说起这次合并,上海交通大学的人有很多怨言。他们在网上写道,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本来是令狐冲和岳灵珊的关系(两校仅两站之隔),但最后岳灵珊嫁给了林平之(复旦离上海医科大学太远了,就像华山和福建一样),这就有些酸了。

但是复旦还是没有好的工科,在上海合并一个合适的工科院校更是难上加难。真不明白X为什么不一起去复旦。做羊头比做虎尾好吗?和北大一样,复旦也有校级XX问题。复旦大学的校长谢彬彬·西德一直是物理系的人,许多各级领导都有物理系的人。很难相信不会有副作用。现在校长是外调的,希望北大不要有前车之鉴。可以说,如果南大不采取更大的措施,复旦将稳坐全国第三。

4.上海交通大学合并农学院,大大打破了国学人的眼界。我相信这个学派里一定有深不可测的大思想家,我们普通人是无法理解和猜测的。但是这个学校是中国第二有钱的学校,地处上海这样的好地方,所以他们采取XX政策:用钱挖其他学校的人才。这样一来,院士数量猛增,但基础还很浅,见效不会很快。虽然其他学校合并了,但是上海交通大学还是会排前十。

5.浙大浙大是全国高校合并潮的先行者(川大合并未成浪潮)。合并后的三校虽然名气不大,但水平不低。就连浙江人不看好的杭州大学,也是省属学校,却早早地把几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甩在了后面。它的数学和工业心理学都挺好的。浙江农业大学也很有特色。在合并的高校中,浙大是比较成功的一所。

有点不足的是,浙江农业大学所在的华家池离玉泉总部有点远。而浙大对进入世界一流似乎有一种漂浮的心态,对各学院院长的名字很在意,只好去外面挖人。挖人,挖人,似乎是富人区大学的杀手锏。所以杀贫济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毕竟浙大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有浙江人的智慧和庞大的海外财团的支持,浙大肯定会被看好。

6.东南大学的前身南京工程学院是名牌大学,在华东地区早就超过浙江大学了。然而在南大崛起之时,他的哥哥却落伍了。这违背了工科优于理科的一般规律,令人费解合并后的学校也太弱了,除了宝贵的土地,可能还是得不偿失。目前在华东地区,很难和浙大、上海交大、中科大竞争,但比同济好。但背后有其教育部前XX,可能还有更多锦囊妙计不得而知。毕竟有地就可以立旗。

7.中科大和烟草学院合并了,中科大只拿到了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合适地区的土地比人才更重要。有了土地,才会有发展空间,才会有规章制度,才会有大校的存在。那时候,人们再也不会说什么“小科大”了。

HKUST所在的地方有点穷,周围也没有合适的学校让它合并,所以合并最差的学校是最奇妙的一招。HKUST的招生技术在国内是一流的,所以如果有好学生,就不会落后。如果有一天HKUST的大批海外校友回到中国帮助他们的母校,她仍然会很好。

但是,HKUST必须坚守科学院,那里有一支很好的后备军。如果XX不想留在科学院,就提拔他到合福(户口必须还在京)当的副院长。也许过几年,我会回去,升一级。像XX这样的人可能还在科学院,是HKUST的坚强后盾。不要来教育部,否则你的运气会用完的。为了保持目前的状况,HKUST将与上海交通大学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8.吉林大学吉大是一所优秀的大学。她继承了北大清华的学风。20世纪50年代,中央从北京大学抽调化学家、数学家王(均为50年代科学院院士)、谢邦杰,从清华抽调物理学家于(也是50年代院士)、数学家到吉大工作。由此,吉大成为为数不多的拥有三名以上院士的高校。要知道,浙大那时候连个院士都没有,南大更是少之又少。

但近二十年来,由于东北的地理环境和经济落后,吉大走下坡路是必然的。这次合并使吉大成为专业分布最全面、最合理的大学,她属于王菲东北部。但吉林省的经济条件是其进入全国前十的最大障碍。

9.哈工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尔滨有两所著名的大学:哈工大和哈工大(哈工大不肢解的话肯定是工科老二)。今天的哈工大已经今非昔比。也许是变成了国防学院,让它更加神秘。也许水变油的神话,在人们惊讶的同时,更显得陌生。哈工大似乎离海关的人很远。

但是它的一些专业在国内还是一流的。哈尔滨建工这次合并,其实就是为了把我女儿带回来。但只是在其工科强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不会有实质性的实力提升。而且它的航天实力受到北航甚至清华的挑战。讲真,纯工科大学是不可能成为超一流的。东京工业大学很有名,但是它在亚洲有她的位置吗?麻省理工绝不是纯工科。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她专注于科学的发展,以至于现在她的数学专业是全美第一。但是麻省理工从来不是美国最好的。哈尔滨缺乏长春那样的人文和理科环境,也不可能像清华那样用钱买到人才,所以她只能无奈的看着东北王者吉大。

10.武汉大学武大一直是一所优秀的大学,她的几个专业在国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在中国这个工科第一、理科第二、文科第三的国家,所有从综合性大学分离出来的工科院校,一般都会超过母校,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科技大学。武大合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合并。两个工科学校都不错,医学也有一定基础。再加上武大本身国内一流的生物和语法实力,武大大会成为中南第一,毋庸置疑。

11.华中科技大学这是一次悲剧性的合并。华南理工大学虽然从未闯入2+5或5+2的行列,但确实是一所实力雄厚的大学。它的知名度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只是这次白白损失了。除了同济医科大学,其他学校都太弱了,所以整体实力没有大的提升。况且华工也不缺地。

在外国人看来,华中科技大学的出现只是武汉的一所新大学,将很难与过去的华工相比。在合并的过程中,武大人的喜悦和华工的悲凉之差,实在令人振奋。当然,华中科技大学近期很难进入前十。

12.Xi交大有人说,当今中国有两所最悲剧的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Xi交大。今天的Xi交通大学比20世纪80年代落后得多。黄土高坡,在慷慨的西北风歌唱中,流露出阵阵无奈。她没有中科大的招生艺术,也没有大上海的吸引力。除了河南四川重庆等少数地方她能招到一流的新生,其余的只能看着别人笑。

在工科院校中,其实力已经从第二下滑到第三、第四,落后于浙大。比起上海交通大学,穷人只能自愧不如。Xi安是座古城,但人文不浓,理科也不浓。号称教育科研之城,但大大小小几十所大学,几乎都是工科院校,不可能合并成一所全能的综合性大学。金融学院和医科大学这次合并,确实是无奈之下的最佳选择,但是整体实力并没有很大的提升。要不是兰州的其他大学,也不会很好。不然我都不知道兰州大学和西北王合并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