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大学的历史系比较好?想考研究生
该系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99年秋史静大学堂成立的历史学校,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历史教育系。1900夏季史静大学堂被八国联军摧毁。1902年底,中国政府拟在《史静大学堂修复章程》中设立史学项目,1903年改为中国史学项目和世界史学项目。次年夏天,史静大学堂开始在预科和师范院校开展历史教育。1910年3月,史静大学中国历史系(相当于四年制本科)开始招生。
辛亥革命后,史静大学堂1912于5月改为国立北京大学。在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的历史教育从多方面吸收了现代世界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知识,努力使学生获得广泛的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实践深厚的专业能力。五四运动后,1919年8月,校务委员会按新体制更名为中国历史系。
1937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建设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而中断。部分师生随校搬迁,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相关院系共同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历史系随学校于1946收复北方。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65438-0952年全国高校调整期间,由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和燕京大学历史系部分骨干教师的涌入,北大历史系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扩大,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越来越突出。随着形势的发展,考古专业于1983从系里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
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该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历史眼光和渊博知识的人才,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该系毕业的学生中,成长了一批批著名的学者、革命家、爱国者和社会精英。在本系教师队伍中,先后出现了李大钊、朱希祖、马叙伦、马恒、陈寅恪、陈翰笙、傅斯年、李记、董作斌、孟森、钱穆、陈垣、陈寿彝、顾颉刚、冯家声、张、刘崇义、毛子水、姚从吾、郑天挺等。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和严谨扎实的学习态度代代相传。
院系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8人,讲师16人。阵容齐整,各有所长。除教书育人外,还承担国家社科研究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国际合作或海外基金奖励6项。学校有很多创建一流大学的研究课题。每年都有大量的学术著作出版,其中有许多在国内外获奖。在历史学众多学科的前沿,都有活跃在这个部门的学者。我系1993创办的学术刊物《北京大学史》,每年出版一期。
该系课程设置齐全,分为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以来,被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文科多媒体计算机研究室成立于此系。系图书馆藏书65438+万余册,校图书馆历史类藏书近百万册,其中不乏珍贵善本。
该系每年在国内外招收本科生50人,研究生40人,博士生30人,接受各级进修生10余人,高级教师20余人,访问学者10余人。目前有近百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本系学习。每学期邀请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向系里师生传达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信息。在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学术环境中,努力培养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