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雨的论文
《易俗社在Xi安与中国现代戏曲改革运动》,载于:城市想象与文化记忆,陈平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5-211页。
“告别晚明的南京:政治、快乐和破坏的文学叙述”,奥尔加·洛莫娃编辑。《通向现代性之路:纪念雅罗斯拉夫·普实克百年大会》(布拉格查理大学,2008年),第665-438页
《水绘园中的茅碧江与遗民世界》,《爱上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与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4-102页。
《桃花扇底寄南朝——碎片化的快感》,《新史学》第17卷,2006年9月第3期,第1-59页。
“序言——明清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新课题”,载李小搜主编《中国城市生活》(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第1-35页。
“城市的流浪──郑板桥的浮生”,载于李小搜主编的《中国城市生活》(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页213-234。
“儒生的宗教生活”,邱慧芬主编,“自由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林毓生七品论”,(台北:云辰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页257-282。
王世贞在扬州(1660-1665),《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第76册,1,2005年3月,第81-165438页。
袁枚与十八世纪中国传统中的自由,、岑合编,《自由主义与中国近代传统——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研讨会论文集(一)》(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103-130。
“近代上海都市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1880-1930)”,刘、、石守谦主编,《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组《经济史、都市文化与物质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2),页30。
“18世纪中国社会的情欲与身体──礼教世界外的狂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第72版,分数3,2001.09,第543-595页。
明清时期的社会与生活:项目简介,《汉学研究通讯》,第20卷第2期,2001.05,第54-57页。
“为现代中国的大众创造一个名字和一种文化”,位置:《东亚文化评论》,第9卷,第1期,2006年春季,第29-68页
“中国现代大众文化中的娱乐与启蒙──以戏曲改良为例”,《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页967-994。又见陈平原、王德威、尚维,《明末清初: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9-226页。
“明清之际的统治阶级与宗教:正教与异端之辨”,郝燕萍、魏秀梅主编,“中国近代的传统与变革──刘院士七十五寿辰随笔”(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页83-102。
《17世纪以来的士大夫与民众──研究综述》,《新史学》第4卷第4期,1993438+02,第97-139页。
《论民初戏曲改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报》第22期(下),1993.06,pp.281,283-307。
“胡适与重新评价白话文运动──从晚清白话文说起”,《周策宗、胡适与现代中国》,(台北:时代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1),页1-42。
《从中国传统士人文化的关系看20世纪的新动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报》,第19期,1990.06期,第299-339页。
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兼论中国历史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国近代史通讯》第8期,1989.09,95-104页。
胡适与整理国故:论胡适对中国传统的态度,《食品月刊》第15卷,第5-6期,1985+01,第52-80页。
《河北定县乡村建设运动:四大教育(文、民生、公民、卫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报,第11期,第1982.07期,第161-195页。
“托孤改革──历代政治改革的理想”,载于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制度──建国宏规》,(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1982),页467-509。
“平教会”与河北定县乡村建设运动,载于张裕发《中国近代史丛书》第八册《建国十年》(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1982),第301-334页《走向世界还是拥抱农村——守望》
评梁启子的明清慈善组织,台大校史,第23期,1999.06,第471-479页。
<评盖尔·b·赫夏特《危险的享乐:中国的卖淫与现代性》,《现代女性史研究》第5期,1997.08,第239-248页。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新史学》第1卷,第3期,第1990.09页,第151-160页。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国家:杰罗姆·格里德的叙事史》,贾祖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报》,第12期,第1983.06期,第415-页。
评《杨燕传:为全球农村重建奋斗60年》(吴湘湘著),《食品月刊》,第12卷,第4-5期,1982.08页,第179-187页<从农村到城市:社会历史与
《前言——昨天抵达城市:现代中国的享乐与宗教》,书城(上海),2007年9月。
<序言>,作者大木康,辛如意译,《浪漫的秦淮──中国的游里空间》(日文原标题:中国游里空间:明清秦淮妓女的世界),(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第一至第八页。
“写历史还是收集事实?现代中国反叛的不同表现方式》,《论古今之衡》,2003年7月第9期,第31-34页。
紫禁城的发现。),(台北:故宫博物院,2002年)
超越皇权与伦理:18世纪中国传统中的自由,21世纪,第67期,2001.10,第60-65页。
从近年历史著作翻译看台湾省史学,当代,第167期,2001.08,第84-91页。
〈代译序〉,史景迁译,译,李小搜译,《女人王之死》,(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1),第17-20页。
本杰明·史华兹(Benjamin i. Schwartz),自由主义者和专家思想史家,当代,第150期,2000年2月,第68-85页。
《娱乐、情色与启蒙──通俗文学的几个侧面》,《论古今之衡》第3期,1999.438+02,第43-50页。
〈前言〉,载于乔伊斯·艾波著,薛玄译,《讲述历史的真相》,(台北:钟政书店,1996),页2-9。
《台湾省主要戏曲剧种的发展》,《表演艺术》第33期,1995.07,第30-35页。
《小脚──潘金莲的前世》,《表演艺术》第28期,1995.02,第70-71页。
打了一场圣战──论严先生的扫盲教育运动。历史月刊,第26期,1990.03,第52-56页。
“再论市民社会)──从黑格尔到葛兰西”,《中国论坛》,第29卷第4期,1989+05438+0,第73-80页。
“严与中国乡村建设”,《中国论坛》,第17卷,第2期,1983.10,第29-32页。
“平教会在河北定县的乡村建设运动──三条道路”,《大陆杂志》第65卷,第1号,1982.07,第7-17页。
《论五四保守思潮》,《少年狮月刊》第353期,1982.05,第2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