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三路14(我是周)
章节主旨:?
注意:?① jiàn:博采众长。二代:指夏商两代。2忧郁:文才昌盛。文:指礼乐制度。
语言翻译: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商而制定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朝。”
解释:
李炳南老人向我们指出了孔子为什么如此推崇《周礼》。一是“周观二代”,《周礼》是从殷商二代借鉴过来的,并在二者的基础上完善,是夏商周时期的文章和典籍中最完备的。第二,“忧郁”这个词描述了它自然包含的仪式的性质和规定。无论是精华还是条文,都是相互平衡的,这就是所谓的雅。彬彬描述的是文学与品质的平衡,忧郁也是。文本是它的规定,它的形式和质量是它的结构和本质。它们互相平衡,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所以孔子称赞李周。他称赞后说:“我学周”,我学,我学中庸。
有一大师的注解说:“百花繁盛,因腊肉。礼乐以至德为基础。终极之德在身,古之考是千圣之法。所以,从周开始,我才被印心。出自周,即出自夏商,即出自太古。花之所以茂盛,是因为它们有根。有根的花每年都能开。没有根的花只能开一次,凋谢了就没了。这是对音乐和道德的隐喻。礼乐可见,“礼乐之文”属于表层。我们能看的就跟看花一样。花是美丽的,音乐就像花一样。什么是根?根是德,德的基础是德,德是根本。因为根好,吸收养分,供给枝叶花朵,所以花长得很漂亮。这就是说礼乐要以道德为基础,真正有道德的礼乐才是美好的、完美的。
上一章说的是“人若无情,何为礼?”。人不厚道,如礼,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仁,谈礼乐就是无本之花,无本之花叫做昙花一现,很快就会枯萎,所以要有仁作为基础。仁是基于什么?欧亿大师说是“最高的道德”,最高的道德,那么最高的道德是基于什么呢?以己为本,要求我们培养至高无上的品德。
“从田字到庶人,都是修身为本”,这就是大学之道,也就是“为德”。明德是至德,要以修身为本。修身养性是一种修行,需要和古圣先贤的教悔相比较。因为我不是圣人,如果一味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可能会“我行我素,无视真理”,会违背真理而我不自知。这叫瞎练。所以要“考古”,考的就是考证。根据这些古圣先贤的古籍,作为考证,来验证我们这样做对不对。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表现美德,得到终极的美德,这就是终极。什么是终极?自我完善。当具有完善意识的自性德性显现时,我们就是遇到了自性的人。看到性之后,我们所有的行为都符合仪式,也就是仪式,这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也不是圣人规定我们必须遵守的。
在我们相遇之前,我们都是普通人。起初,我们确实需要按照圣人的指示去做,这是一种不情愿的行为。当我们被逼到一定程度,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自性时,我们不是被逼的,而是自然的。就算不用读圣贤的经典,我们对圣贤说的话也没有错。为什么?圣贤所制定的礼乐,是自我的表现,所以说是“以至德为本”。我们已经有了终极美德,当然也可以有仪式和音乐。
子曰:“吾从周也”。孔子为什么选择李周来实施呢?其实叫“入会”。李周不也是来自至德的礼物吗?以周之礼,只是以圣人之心印心,印证我和他一样而已。李周是周公做的,周公是个圣人。我们得到了周公的观念,孔子的境界也进入了周公的境界。他只是用《周礼》来证明这一点。一看,原来他的境界和周公是一样的。这叫“用心印心”。印象中的古印,一旦被盖上,就给了我们一个证明,叫做印证,我们就跟圣人一样了。
“从周,即从夏商,即从太古。”周是周礼,起源于夏商。李霞和李尚也是由圣人制定的。李周只是在上一代的仪式上做了一点增减,它的精神和它的基础并没有改变。它只是将仪式现代化了,它的精神仍然是至高无上的美德,或者说是圣贤的心灵。李霞和李尚也揭示了圣人的内在最高美德。孟子说“前圣人为后圣人之一”,圣人之性德皆如此。是人李,也就是太谷人。古风也是最原始的,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自性。这还是告诉我们,礼的根在哪里?并不是圣人刻意想出办法来规范约束我们,不,完全是自我显露出来的性德。我们有一种和圣人一样的自性。只是还没看到自己。但是,只要我们遵循圣人所规定的仪式,克己自守,终于有一天能看清自己的本性,证明圣人的心性,得到终极的德性,那么仪式就自然了。那时候就像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练的人吗?是的。曾经拜访过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先生,写了五十多年的书法,研究过儒释道。当我向这位老先生求教时,他说了一句让我深深震撼的话。这位老先生说:“我年轻时背诵《论语》《孟子》等经典,起初是排斥的,以为都是教条。但随着自己实践和认识的深入,我现在由衷地感到孔孟不是苛求,都是内政,都是应该做的。”我想这是对圣徒的印象。圣人的思想不仅仅是我们的思想,也是没有差距的。要小心意识到去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然后“悠着点,悠着点。”
我们学经典,就会成为经典。否则就变成了文章和句子的学习。我们要坚信我们能做到圣贤所说的一切,这才是我们回归的本来面目。有了这个信念,才能真正落实我们所学的每一部经典。
所以孔子说“我跟周”,那我们就要“我跟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