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养老保险的电话是多少?

虽然国家准备对社保实行全国统筹,但是省级统筹还没有最终实现,确实很难做到。建议咨询居住地居委会。

如果实在买不了社保,可以考虑买一份商业保险。现在很多人都是为父母这么做的,因为商业保险没有你遇到的赔付问题,而且保障范围更广更灵活,没有定点医院和药品的限制。

新华网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一位老人。

千禧年前的一个早晨,王凤田从他的芝麻地里走出来,他的解放胶鞋沾满了泥土。“今年雨很大,地面很潮湿,芝麻都掉下来了。我得赶紧帮他们。”

68岁的王丰田是盐城县龙城镇小王庄村2组村民。他家住在村子的最南边。小院里石榴已经挂果,大叶杏树枝繁叶茂。他的妻子比他小5岁,正在厨房里忙碌。王老汉擦掉手上的污垢,点了一支“沙河”烟。面对记者的询问,他开了口。

16岁,初中还没毕业,王丰田就去沈阳军区当兵了。四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刚毅的性格,也给了他至今享受的好身姿。复员后,王丰田被任命为民兵营长,带领一批年轻人白天训练,晚上巡逻。他是村里的重要活动家。日子过得如水,看着三儿一女一天天长大,王丰田从一个精瘦的男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树分了,子分了。”几年前,王老汉的当务之急是把儿子嫁出去,找婆家。三房媳妇嫁进门,众子分家。大儿子经商多年,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一家四口搬到深圳,过了两三年才见面。最小的儿子在县城做看门人,偶尔会回来。只有二儿子住的离自己不远,几乎每天都带着孙子去老人的院子。“我女儿嫁给了北村的养猪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儿女孝顺,孙子也不负众望,老两口身体还硬朗,地里的活还能干。感觉生活就是这么精彩,没什么好担心的。”王丰田说。

王丰田家在小王庄村并不富裕,家境和他同龄的老哥们差不多。一辈子担心生计,担心孩子,还在忙。且不说家里那几亩责任田,田和一个老伙计两次去陕西卖苹果赚自己的钱。后来村里成立了老年人协会,王丰田当选为老年人协会副会长。他和几个老哥们聚在一起,谁跟谁斗嘴就去和解,谁有老哥们过生日就去好好玩玩。近年来,村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稳步提高。“要说不孝顺,不赡养老人,哪个村都有。早一点的多,主要是因为穷,孩子都吃不饱,更别说老人了。还不如儿子说,媳妇稍微邪恶一点,摔、打、骂的情况确实存在。”王丰田说,“不过,这几年情况已经好很多了。年轻人都忙着出去挣钱。老人在家看门,带孩子,很有用。孝敬老人对自己也有好处,可以让自己安心,在外挣钱。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可以现实一点思考。我们村几个有钱人也给父母报了团,去北京看天安门广场。”

“孩子不听话不孝怎么办?”面对记者的追问,王丰田笑了笑。“他不孝,全靠自己。现在能做了,庄稼还不错。我能养活自己。”

“如果年纪大了一点,身体又苦于花钱怎么办?”王丰田沉吟良久,在青砖上摁灭了烟头。“如果那天你真的在床上不动,你就不能指望孩子了。老两口工作了一辈子,也攒了几千块钱养老救命。我没想过其他办法,也想不出来。”

上午晚些时候,王丰田的妻子端上了豆豉蒜汁面条。王笑着说,“记者同志,你想得太深了。要我说,是吃好面的好日子。”

旁注:河南农村60岁以上的王力可丰田老人有749万。根据国家规定,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年满60岁后应视为无行为能力。城市工人可以60岁退休,安享晚年。但是,农村很多老人还在修身养性,用自己的劳动创造效益,解决自己的生活来源,这是难能可贵的。

省民政厅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河南省92.7%的农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了保障。其中约15.4%是自力更生。这些老年人大多是年轻健康的老年人,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或技术专长,靠种地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水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来保证生计。其余的大多依赖于他们的孩子。一般来说,他们年纪较大,身体有病,部分或完全残疾。他们还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业工作,但是他们创造的价值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主要靠子女养活。

一个村庄

即使在比例尺为1∶55000的郾城县行政地图上,龙城镇小王庄村也不过是一个绿豆大小的圆圈。村里住着315户1346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60多人。

村支书赵子富说:“安庄只有1080亩地,人均只有八分。如果没有罗杰(洛阳-界首)公路,种田吃饭都难。”小王庄村小,人少脑子少。改革开放之初,这里的村民转做小生意。罗杰公路穿过村庄,门面房的价格逐年上涨。很多家庭都建了两层小楼,上面有人住,下面有人租。交通便利带来的好处还不止这些。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个胆大的村民通过从山西和甘肃贩运苹果赚了钱。大家都看好这个业务,都进入了。短短几年,小王庄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批发集散地,小生意成了大气候。去年,小王庄村人均纯收入超过3300元,老百姓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最近几天,外地的苹果陆续送到,村里能做手工的老人都跑到村口帮忙卸车。老人把这当成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每年能赚不少手续费。

53岁的魏桂云说话很快。“我所在的村子,尤其是这几年,氛围很好。基本上没听说过谁家孩子不孝,虐待老人的。我妈今年92岁了,身体还很好。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在看着,不敢对老人大声说话。大家还说,争取我妈活到100岁,是村里的光荣。”来自另一个村庄的60岁的媳妇王然几年前做了奶奶。她说:“小王庄风气好,大家都自觉遵守村规民约。那一年,姓张的媳妇对老人不好。全村人都不理她,看不起她,让她看不起。只要风气正,就不怕那些不调皮的,成不了气候。”

村民应秋华接着说:“其实农村人都有攀比心理。一个家庭对老人不好,就会带几个孩子一起。这有很多原因。有的是因为分家太偏向老人,有的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对,还有的老人又找了老婆,结了两次婚,子女羞于进入老人家庭。这些东西不是我们村的,但听说别的地方也有。”

“穷人生百事,吃饱了什么都好”。如今衣食无忧,壮族家庭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即使偶尔有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人,子女不耐烦,村里也会组织村干部和老年协会成员上门做思想工作。年底评十星级文明户,孝顺老人也是硬指标。谁少了一个明星,亲戚邻居都会有看法和说辞。“这几年我们还签订了赡养协议,让有老人的家庭订责任书。这两年我们就是不搞这个东西,大家都是自愿的。传统道德的力量其实在其中发挥了最大的作用。”赵子富说。

两年前,57岁的焦建中组建了腰鼓队。她说,“原来家里有个小孙子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有人天天跟着。我是农村婆家,家里不舒服。几个好朋友一起商量,想着成立一个腰鼓队。一个人花100买了乐器和衣服,吃完饭去打谷场活动,精神抖擞,身体健康。哪家有红白喜事,我们也去帮忙,很受欢迎。其他村的人开始邀请我们演出。”如今,小王庄村的腰鼓队成员有30人,年龄都比较大。现在,二三十岁的女生和小媳妇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作为老年协会的副会长,王丰天河和一帮老家伙正在积极向县老龄办申请在村里建一个门球场,事情已经有了眉目。“看城里的老人打门球很有意思,我们农民也愿意玩点新的。”王丰田说:“晚上不是看电视就是八卦,让我觉得很委屈。”多锻炼筋骨,可以长寿。"

村委会院子的南面是四间白墙白瓦的房子。赵子富说,这是小王庄村的敬老院。本来是打算让村里的四个“五保”老人搬过来的,但一方面是一些贫困家庭难以割舍,另一方面是税费改革后,村里没有护士、炊事员的专项资金,房子一直闲置。“五保”老人有一个进了乡敬老院,有三个有亲戚帮扶,有土地。村组每年给他们饭吃,安全生活,都不是问题。

在村西,我遇到了74岁的“三无”老人赵国仁,他正在帮78岁的哥哥种地。赵子富说:“县民政局领导已经说了,像他这样分散在村里的五保户,从明年开始每个月给100元的补助,这是一笔大数目。”

旁注:小王庄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龙城镇属于中上水平。是典型的平原农业村,村里大部分老人都得到了很好的赡养。河南省其他地区的情况大体相似,主要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收入增加比较大。随着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影响深远。此外,近年来老年人权益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实施,也提高了人们的养老意识和法律意识。绝大多数子女孝顺或相对孝顺,不仅经济上赡养老人,生活上也照顾老人,家庭和睦,代际关系和谐。

另外,这一代老人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经历过战争和饥荒,所以很珍惜现在的好生活。他们往往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他们只要有吃有穿,对所谓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很高的要求。

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无经济来源的“三无”老人占河南省农村老人的4%,一半以上还纳入“五保”供养,生活稳定。

疗养院

月亮门,夹竹桃,红砖路,这个镇政府往西一公里左右的小院,就是龙城镇敬老院所在地。民政局长万说:“我们刚搬到这里不到两个月。这里以前是乡镇卫生院,敬老院使用后需要重新投资整理。厨房、淋浴房、卫生室要建,估计10年底建成。当时湘乡敬老院能接收80多名‘五保’老人,硬件应该说不错。”

目前有20位老人住在养老院。他们中年龄最小的69岁,年龄最大的是97岁的王珊。已经工作15,超过退休年龄的李爱枝说:“政府管吃住,有专门的护工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这些老人在这里过得比在家里好。许多老人能活到80或90岁。如果退休在家,恐怕这些人早就不见了。”

老人们住一个房间,除了换洗衣服,其他都是政府配给的。如果身体还不错,可以帮忙喂两头猪,养几只羊,可以换点生活费。在敬老院的各项工作没有完全到位之前,69岁的赵尚沃临时充当了炊事员。厨房里有一袋袋面粉,苍蝇在空中飞舞。午饭是一大锅面,撒了几个玉米菜,没油水,但是供应有保障。"后院的冰箱里有很多肉。"赵尚沃说:“偶尔,我们也能吃到肉,改善我们的生活。”

养老院的老人基本无子女,平日里除了工作人员很少有人去探望。这些饱经沧桑的老人,有住的地方,有吃饱的饭,就心满意足了。有时候村里会唱大戏,他们也可以搬小板凳来凑热闹。遇到头疼脑热的小病,李爱枝给我开了药,打了针。如果是大病,养老院会联系老人所在的村组,保证医疗费用的支出。“税费改革后,五保供养资金是从以村为单位的附加税中一起支出的,而附加税往往收不回来。省里规定每个老人一年消费1300元,但执行一半就不错了。”万说:“没有办法的时候,只能向镇政府借粮借钱,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也想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但是资金问题真的很头疼。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全乡符合‘五保’条件的有200多人,即使建成后充分利用,敬老院也只能负担全乡1/3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李爱志说:“大部分分散的五保户,现在还在村组负责。对于他们的生活照顾,房屋维护,疾病治疗,死后丧葬等等,我们都无能为力。这完全取决于村组的办事能力和村子的经济实力。本来镇上考虑办一些医院办经济,但是没有启动资金,就留在那里了。我们也希望有好的办法,多关注养老院,多做实事。”

侧注:据省民政厅统计,目前全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3万余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26%。五保供养3万多人,只占其中的10%。大部分五保户要么分散,要么没有保险。目前,全省有2020所乡办敬老院,172所村办敬老院,不同程度存在资金短缺。

对于自耕自养的农村“三无”老人,在税费改革前,地方政府免除了大部分农业税、乡统筹和村提留以及各种集资。税费改革后,他们不得不在与其他青壮年劳动力相同的基础上纳税,这增加了他们养活自己的难度。

敬老院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阵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养老院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但税费改革后,村级可支配财力大幅下降,村级转移支付资金难以落实,五保供养资金难以落实。很多地方的乡镇敬老院就像龙城镇一样尴尬和无奈。而且河南省地区之间差距明显。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五保对象往往很多,群众负担较重,不利于当地农村扶贫。

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原崛起,关键在农民、农业和农村。农民是困难,农村老人更是困难。

目前,农村养老状况总体良好,这得益于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较快。老年人也享受到了现代文明进入农村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吃、穿、住、用、葬的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道德的力量支撑着农村养老的基本稳定。老年人得不到赡养和虐待只是个别现象,老年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尊重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基本上各地都能给老人提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一些地方还提出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理念,各级党委政府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必须看到,农村养老也存在不少问题。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的赵玉敏说:“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农业产业效益低,农民积累少,养老积累更少。96%以上的农村养老都要遵循千百年一贯的家庭养老方式。一旦传统道德的束缚减弱,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家庭规模的缩小,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和老年福利服务业没有形成气候,农村养老问题就会出现。此外,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老龄化加速。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农村老龄化问题,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税费改革后,五保供养工作的筹资方式和工作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村级附税支出比例没有具体规定,乡镇财政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往往不到位,五保供养资金难以落实,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有而不保,保而不优”的现象。农村“三无”老人生活水平不高,供养资金不到位将难以维持基本生存需求。

“加大对老年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尊老、助老、养老的意识;搞好村里的老年协会建设,表彰先进,鞭挞落后。这些工作我们都能做。”郾城县老龄办主任袁说:“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还需要研究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与土地保障、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相结合,打造保障网,确保河南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为河南省做好农村养老工作指明了方向。虽然酝酿已久,但一直未能进入具体操作阶段,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养老与农村养老的差距。而且从未来发展来看,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取得了一些成熟的经验。”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阴军博士说:“坚持自愿原则,通过集体补贴和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边注:河南省民政厅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85%以上的县区已经或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项政策正在逐渐被农民认可和接受。随着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群众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完全有可能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林州和河南省其他县市从1995开始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目前,林州已有654.38+0.6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覆盖率为654.38+0.8%。累计保费基金达到5700万元,2900人开始领取养老金,累计发放58万元。养老金由当地金融机构发放,管理相对规范。

从这个角度来看,利用养老保险制度在河南省广大农村建设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