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淮南的发展和港口差距很大?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是中国的能源之都。在淮南的GDP中,煤炭贡献很大。21世纪,随着中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大,淮南的经济突飞猛进。

2014以来,全国煤炭等行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受此影响,淮南经济下行,成为安徽省GDP负增长城市,也是安徽纳入长三角地区后,该地区唯一的负增长城市。

淮南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地区生产总值过于依赖能源。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煤炭需求减少,每年还从朝鲜等国进口煤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生产能源为主的城市。

蚌埠是安徽省第一个地级市,山水相连,四季分明。它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蚌埠经济明显不如省会合肥,但相比皖北周边城市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蚌埠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便利,京台等多条高速交汇。蚌埠是京沪高铁和淮河的交汇点,有京沪高铁站,坐高铁很方便。

2017年全省各市GDP排名榜已经出炉,淮南排名13,蚌埠排名7。这两个城市差距很大。

淮南要摆脱落后局面,必须进行经济转型。这是出路。单一经济没有竞争力,是淮南落后于蚌埠的主要原因。

淮南唯一的出路就是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全力培育和引进几家年销售收入上百亿的实体企业做大做强!计划经济时期,老子娘(国家投资)拥有数十家轻重工业齐全的4-5级化工企业,造纸、机械制造(淮南煤矿机械厂曾位居全国三大煤机制造企业之首)、纺织(近10家)、电子、医药(5-6家)、橡胶(3-4家)、陶瓷等国内知名及省属企业几乎全部破产!正是因为有了煤电之外这么一大批大中型企业的支撑,淮南才在1984年被列为全国“大城市”,也才真正让“大淮南”在近40年里傲视全省兄弟城市!!失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20年、20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也无法制定出适合自己实际和国家整体发展规划的发展战略(比如不久前国家颁布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导致30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停滞不前,浪费了淮南发展的大好时光...

淮南的发展有地域限制,产业转型困难等因素,但主要原因是发展理念上有问题,淮南人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煤炭行业发展起来就狂妄自大。寿县放在淮南两年多了,淮南人总是以一种清高的姿态看待寿县。

因为淮南是矿区,在市区,跨域大,和蚌埠不一样。二是因为矿业是主业,淮南的配套产业很多,转型存在问题。蚌埠的相关产业比淮南多,比如装备、制造和轻工业。第三,淮南的流动人口比蚌埠多,包括塌陷区的治理也比蚌埠难。相对来说,蚌埠的地域、人口、环境都是彼此优越的,但是随着一体化,

淮南的现状与省内姐妹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什么意思?煤矿和配套机械加工一度领先全国。煤化工和发电全国领先。从大型掘进机,光纤,煤化工,领先全国!纺织,牛奶,制药!领先全省!现在,落后全省意味着什么?扎实的工业基础卖了,捞了,成了唐僧肉!基础还在!市政队如何发展很重要!淮南曾经是和合肥、重庆、郑州等城市平起平坐的重工业城市!如何再创辉煌!淮南,再努力一点!

淮南是中国的能源之都和资源型城市。2019年GDP为GDP1296亿元,在全省各市排名13。煤炭是这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工业产品比较单一。经过几十年的挖掘,煤炭已经基本枯竭。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转型升级。但是,说转型升级并不容易,也需要持续的努力才能完成。由于转型升级困难重重,淮南开始落后。蚌埠离淮南很近,是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城市,不像淮南比较单一。

2019年GDP 2057亿元,全省第八,远高于淮南。此外,蚌埠处于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的交汇处,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人流物流量大。此外,近年来不断吸引投资,经济快速增长。

前不久,国务院确定合肥、芜湖、蚌埠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力推动了蚌埠经济发展。未来,蚌埠将成为上一层楼,成为皖北的经济中心。这就是淮南和蚌埠的差距。

蚌埠也好不到哪里去,才多400亿,煤价涨一点就差不多了。淮南如果真的要发展,应该向芜湖学习,但是和合肥就近发展很难。合肥现在正发展成为万亿级省会。淮南这么近,很难发展。虹吸管太强了。

在淮南四年,他不想当地级市,却像个县城,甚至比县城还不如。你见过前几年五毛钱的公交车吗?还有就是手动充电的那种。

按理说淮南的煤炭资源应该创造了很多财富,但是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很差,晚上没有路灯,三轮车到处都是!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但是呆久了就有感觉了。1978年我没有回淮南。不知道淮南现在怎么样?安徽工业大学新校区怎么样?

淮南一直以只有一种煤而自豪。没有居安思危的概念。城市经济发展要百花齐放,制造业、轻重工业、服务业要多元化。但是淮南放弃了这个发展思路。另外,淮南离合肥那么近,却得不到什么经济辐射。都市圈名存实亡,圈子无法形成合力。光靠一个合肥舞团就动用了省内和圈子里的资源。对圈内城市经济发展滞后略知一二。没起到省会和领导大哥的作用。所以淮南自身的问题和外界的无奈导致了今天经济落后的尴尬局面。

因为工作关系,他们经常往返于蚌埠、合肥、淮南之间。蚌埠下辖的五河、固镇、怀远县的人,第一次见面基本都说自己是蚌埠人。合肥下辖的肥东、肥西、长丰三县的人甚至说自己是合肥人。相反,淮南下辖的寿县、凤台县的人从来不说自己是淮南人,归属感太差。淮南市太分散了。基本上是一个大县(田家庵)带着几个镇(大同区、谢家集区、潘集区、八公山区、毛集区)艰难前行。城市怎么能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更何况离合肥太近,人才和资源流失的干干净净。蚌埠市集中,省里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虽然失血太多,但产业基础还在,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