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打造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田
“这里不仅有各种设备,还有老师和学长的耐心指导。”学生夏华良说。他平时喜欢摆弄机械零件,不上课的时候几乎都“泡”在“创新作品”里。
这只是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培养创新人才“试验田”的一个缩影。
2013年初,机械工程学院作为武汉科技大学特殊教育改革区,率先提出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四年课程教学。
为了给学生办一个“创新工场”,机械学院专门腾出办公场地,两年投入654.38+0.5万元购买机械设备和材料,三年投入60多万元资助和奖励学生申请专利和参加竞赛。
用曾院长的话说,“培养创新人才,要有一个从事创新活动的平台”,“要舍得花钱”。
“低头族”的头是抬起来的。
“一栋楼着火了,消防员无法靠近。我们设计的机器人灵活地爬上第一个楼梯进入火场,通过车载摄像头发回现场图像。”2012机械工程优秀工程师班学生李杜站在讲台上,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讲解爬楼梯机器人的结构和功能。
李杜讲完后,学生们纷纷提问,有的甚至直接走到讲台上,在黑板上画图与她争论。
为了在学习生活中运用专业知识,《机械原理》老师侯钰让学生自由分组,运用理论知识,设计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什么方式展示出来,“看谁最有创意”。
课后,学生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忙着查阅资料,设计和制作课件。上课的时候,台上有演讲,台下忙着“挑刺”,气氛特别活跃。
“学生们的创造力让我惊叹不已,参与的热情超出了我的预期。”侯钰说,“教室里没有‘低头族’。”
研讨课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许多“金点子”应运而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李杜学会了用专业理论精确计算无动力车体和车轮的质量比,设计的汽车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二等奖。
研讨课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多挑战。“学生课后学习很多前沿信息,课堂上会提出各种问题。老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备课来应对。”侯钰说。
机械学院在明确要求主课实行小班讨论的同时,将研讨班的课时费提高了20%,并专门筹集36万元建设了9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专用教室,营造有利于讨论的课堂环境。
现在像这样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研讨会在机械类院校比比皆是。
本科生享受研究生的“待遇”。
今年3月,机械工程学院大四学生高旭峰去北京参加中科院研究生复试。面试老师问参加过什么比赛,做过什么科研,他拿出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三等奖,湖北省物理创新实验大赛一等奖,申请专利10,发表论文3篇,侃侃侃侃而谈,赢得考官们频频点头。
谈及自己的成长,高旭峰说:“导师的指导让我的想法变成了成果。”
在机械工程学院,所有班级的班主任都是专业老师;“优秀班”、“产业班”、“精益班”等试点班实行导师制,五个学生配一个导师;所有的办公室和实验室都是全天开放的,学生只要有想法都可以找导师谈。
高二的时候,高旭峰萌生了申请专利的想法,但又担心“这么高大上的东西,自己处理不了。”班主任李功法多次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在申请第一项专利时,李功法帮助高旭峰反复修改,并联系专利代理机构。专利的成功获批,激励了高旭峰,他先后研发出“空调过滤网清洗装置”、“水果套袋自动托袋装置”、“自动洗鞋机”等八项专利。
在和队友一起准备“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时候,高旭峰团队的机器人频频出故障,搞得大家东奔西跑。他们求助于大学老师曾勇,在曾勇的建议下,将车轮和电机之间的六条控制线改为两条,不仅解决了故障,而且精度也大大提高。
面对学生的询问,老师虽然有求必应,但并不直接说出答案。
高旭峰和队友设计的“二重奏机器人”在室内工作良好,但搬到室外就不动了,反复琢磨也找不到原因。围观的老师拿了一块纸板挡在传感器上,机器人就转了。大家恍然大悟,为机器人更换了光纤传感器,彻底解决了问题。
在机械学院的办公室和实验室,经常可以看到老师给学生“开小灶”。“我们本科生享受研究生待遇。”高旭峰说。
“双创”时代的幸运儿
培养创新能力的效果是明显的。近三年来,机械类大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73项,申请专利73项,有5名学生成功进入大学生创业基地。
夏华良和同伴们在创新工场捣鼓出一个“便携式多功能机构原理演示仪”,并带着仪器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与包括多所著名高校在内的200多个团队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一等奖。
和夏华良一个年级的丁权,利用学院购买的3D打印机自学了基本原理和构造,又从网上买了1000多元的零件组装了两套,大大降低了购买成本。大四那年,丁权成立了武汉纬度空间文化有限公司,帮助客户用3D打印机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实物。经过四个月的运营,公司月均营业额已达654.38+0.5万元。
在李杜的班上,由于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强,8人保送或考上了研究生,其余22人在今年4月初之前全部就业。
在毕业季的匆忙中,高旭峰接连收到三条好消息:应聘的三家单位相继投来“橄榄枝”;以专业复试第一的成绩考入中科院;申请的第七和第八项专利得到了“通过”的答复。面对好消息,高旭峰并不意外。“我们学院像我这样的学生很多。”高旭峰说,“学院实施的创新人才培养,让我们成为‘双创’时代的幸运儿。”(通讯员程维记者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