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指导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指导

一,听力教学的模式

(一)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比较简单,就是老师放音——学生答题——老师宣布答案,讲解语言点。这种教学的重点在于产品,即教学的重点是练习的对错和听力材料的最终讲解和分析。学生得到的还是和精读课差不多的语言知识点,但是听力理解能力提高不大,所以学生是被动学习,所以听力课纯粹是听力考试。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

第一,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语音室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在现代听力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它将原来复杂抽象的静态教学变为简单直观的动态教学,变难为易,通过各种媒体演示功能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基于舒适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当前的听力教学也需要采用相应的听力教学模式,BlendedLearning模式就是其中较为人性化的一种。

第二,混合学习教学模式。BlendedLearning(混合学习/整合学习)是一种实用性强、灵活性高、成本低、更加人性化的新型教学模式。BlendedLearning要做的是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媒体,通过合适的学习方法,为合适的人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因此,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尤其是在听力教学领域。

二,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因素及科学对策

(1)知识因素(主要包括语音、语义和文化)

一、听音辨音是听力教学中首要的基础训练。学生语音的标准和对语音知识体系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有些学生地方口音很重,发音很差,在听力理解中很容易受到方言的影响,造成理解上的“负迁移”。另外,在正常语速下,对一些语音现象缺乏理解,如连读、失爆、弱化等。,也会造成学生混淆听到的是单词还是短语,从而导致对听力材料的误解。因此,教师应该对语音系统进行系统、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打好语音基础,突破语音障碍。

二是词汇量少(尤其是对同一词汇的不同词类、搭配意义的掌握不够)以及句法分析练习不足。听力中很多句子都是复合句。如果搞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分不清主次信息。即使我们理解了句子中的每个单词,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更好的语言情境,帮助学生在听说应用中增强词汇和语法,培养语感,使学习变得非常有趣和实用。

第三,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够。学生做题时,只能理解字面意思,回答字面问题,不能回答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推断性问题。

(二)情感和心理因素

人的情感心理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素。它可以促进或抑制学习效果。

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学生的动力作用远比来自外界的压力(如就业和升学、家长的奖惩)更持久。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各种训练形式(如听英文歌、看外国电影、英语新闻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焦虑:焦虑、抑郁、自我怀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如考试、竞争和别人的评价,都会引起学生的焦虑。过度焦虑会使人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造成思维混乱,对学习不利;适度的焦虑可以保持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警惕,有利于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提倡“合作学习”(BlendedLearning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老师不妨将水平好、一般、差的学生混搭在一起,发扬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友好、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互相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你不能只是坐在主控制台前,沉溺于自我陶醉。而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找学生讨论交流,多微笑多幽默,尽力帮助学生减少焦虑。

杨辉:科学指导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三、自尊:自尊是学习者自我肯定的心理态度,是学习者建立自信的前提。大量研究表明,在自尊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习的认知活动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师应该采取鼓励、表扬、启发的积极评价方式,而不是过分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长处,注重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不断增强自信心,从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四、性格差异:人的性格通常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类。内向的人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沉默寡言,外向的人则活泼健谈。所以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内向的学生因为过于自律很少参与课堂活动,而外向的学生喜欢与外界接触,愿意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因此,教师不应该盲目偏爱外向的学生,而忽视内向的学生。一方面,他们要根据外向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充分尊重性格内向的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不要强迫他们说话(采取自愿原则),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第五,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在听力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记住刚才听到的内容,是学生选择正确答案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教授和训练学生相关的技能——如何在听的时候做笔记。此外,还可以用画草图等方法辅助记忆。

(三)认知策略因素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自我控制和调整学习过程的能力。听力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通过思考如何储存和提取信息来解决问题,如捕捉关键词和推理。在英语教学中,通常使用三种认知方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平行(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同时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认知方法来练习听力。比如自下而上的认知法,非常适合在回答文章主旨或情节的同时,猜测情境或说话人的身份。

第三,教师角色和课堂组织的科学定位

(一)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六种角色:组织者、控制者、检查者、提示者、参与者和信息来源。教师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课堂组织

第一,听前阶段:在听之前,教师应综合考虑听力材料的特点(如其语速,所涉及词汇的难度,句法特点和文化背景)以及学生对材料所涉及内容的熟悉程度。从两个方面为学生即将到来的听力理解做准备:一、开展阅读标题、阅读插图、学习生词、浏览听力题目等活动。,并预测他们会听什么。老师可以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者让学生讨论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二是介绍一种听力技巧,告诉学生如何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练习。特别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试图听清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听力材料的类型和需要训练的听力技巧,引导他们有选择地进行听力。

二、While-listeningStage: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听力习惯,即学生要根据要求应用一定的听力技巧去理解所听到的内容。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会根据材料自动选择正确有效的听力技巧,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坐姿问题。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中,教师主要使用主控制台通过耳机与学生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另外,语音室的环境也很舒适。在听课过程中,有的同学坐姿不正,懒洋洋的,或趴在课桌上,或双手抱头,嘴里咬着笔,然后边听边睡着。因此,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坐姿端正,边听边写,综合运用眼、耳、口、手、心等多种感官。

三、课后听阶段:检查学生的回答,掌握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此外,还要安排一些简短的讨论、跟读、背诵等口语活动。由于听力理解与口语能力密切相关,而口语能力是阅读、写作、翻译等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听说结合可以及时有效地巩固和内化学生所听到的新信息(如语音、语义、文化方面的新知识点),从而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听力教学过程。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把握尺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机械地照搬模式,在遵循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来组织听力教学。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影响听力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探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最普遍的规律,从而科学地指导教学实践。目前,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环境下的听力教学绝非易事。它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考虑知识、情感、心理、认知策略、教学参与者等多种因素。因此,教师要全力做好“四个研究”:既要研究教材和教法,也要研究自己和学生。只有这样,老师和学生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