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内容简介

作者生长在河北省定州市西南的河唇村。小时候爷爷给他的是古文和古代史。作者也喜欢看爱国英雄故事,尤其是三国演义。为了了解三国人物的真实情节,他还时不时地阅读陈寿《三国志》中一些著名人物的传记。作者年轻时很崇拜诸葛亮,现在依然是老当益壮。

作者主要讲的是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和学校的历史文学。由于三国持续时间较短,笔者并没有把三国历史作为选修课开设,而是开设了秦汉史,而且也是在三国鼎立形成之后才讲的。我在西北大学读书的时候(1941到1945)主要学习先秦古籍,毕业后主要学习秦汉史。但作者对秦汉史的熟悉程度远远不如三国史。三国时间短,资料少,容易掌握。《三国志》小时候经常看,所以记忆比较可靠。曹孟德说:“少者好学,而精于思考,长者健忘。”笔者对此深表赞同。

作者1983从兰州大学回到河北。起初,他打算在旧的《秦汉史讲义》的基础上撰写《秦汉断代史》。但由于规模太大,他无能,转而写《三国志》。

作者非常感谢人民出版社的张作尧先生、先生、乔先生、张先生的帮助和教诲。特别是魏逊先生,自始至终对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甚至亲自纠正错误和不足之处。而平绣先生第一个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尤其让笔者念念不忘。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王馨漪给了作者很多意见和要求,还把未发表的手稿寄给了作者,使作者受益匪浅。作者儿时的老师、农村资深数学家赵慈庚对手稿中与数学有关的部分进行了悉心指导,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