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简介及成就。

嵇仙林(1911 2009年8月6日-7月11),字“”又“齐”。中国著名作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语言。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8岁。学术成就学术研究内容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梵天、佛学、土火罗文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在齐飞研究”。据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广林教授和柯灵先生介绍,季羡林的学术成果包括以下65,438+00个方面:65,438+0古印度语研究:大事记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印度语后缀-am转换为-o和-u、不定过去时用作定佛。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真正能用佛经原文进行研究的佛教教学学者。他把对印度中世纪语言变化规律的研究和佛教史的研究结合起来,找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和传播,从而确定重要佛教派别的产生和传播。3.弓音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符离太子因果经弓音书对译》开创了弓音语语义研究的成功方法。从1948翻译解读新疆博物馆藏弓音文字《与弥勒相会》,到1980发现新疆吐鲁番新发现的弓音。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的纸和造纸术传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中国的丝绸传入印度的初步研究,以及《西游记》的某些成分起源于印度的说法,表明中印文化“相互借鉴,各有创新,相互对视,相互渗透”。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主编《大唐西域校勘记》、《大唐西域现代译著》,撰写了65438+万字的《西域校勘记序》,是几十年来我国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65,438+0,996年完成的糖史显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和埃及。6.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介绍:《罗摩衍那》是古代两大史诗之一,有两万多首诗,九万多行被翻译成中文。经过65,438+0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被季羡林翻译出来,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他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呼吁建立中国比较文学学派,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8.东方文化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大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编辑了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的融合》,500,800多册,预计15年完成。9.中国古代典籍的保存与抢救: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藏书》和《传世藏书》两大巨著系列的主编。10,散文创作:从17岁开始写散文,至今已有几十年,80多万字。钟敬文在庆祝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种境界。他单纯是因为他真诚。”“老话说得好,我爱老公的好文笔。”[4]重要学术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在阔别10年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办东方语言学系。回国后,季羡林重点研究了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学术原创性的论文。季羡林的读本《法图与佛》(1947)揭示了早期汉译佛经中梵文“佛”字的译法来源于一句古老的谚语,而“佛”字的译法则来源于“土火罗”,从而纠正了长期以来“佛”是梵文“佛”字的音译缩写的错误认识。顺带一提,季羡林在1989写了《佛塔与佛再论》,进一步论证了“佛塔”的汉语音译源自大夏语。关于梵文td (1948)的音译揭示了中国佛经中用来翻译梵文的声母T和D经历了一个L的阶段,T > D > L的音变现象并不是梵文,而是一种俗语。因此,根据中国佛经中梵文td的音译,中国佛经可分为三个时期:汉代至南北朝,南北朝至隋,隋以后。早期汉译佛经的原文大多不是梵文,而是俗语或混合梵文;中期原文中也有不少谚语和杂梵文,但梵文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后期原文是纯梵文。季羡林的两篇论文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独树一帜。用比较语言研究的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汉译佛经最初不是直接从梵文翻译过来的,而是从西域古代语言翻译过来的。据此,季羡林提醒国内用梵文音译研究中国古音的音学家,在进行“汉梵比较”时一定要注意原文是不是梵文。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的研究中,以往国内外学者大多侧重于佛教对印度文化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中印文化关系是“单向交通”的。季羡林认为,这种观点不符合文化交流的历史现实。因此,季羡林在研究中一方面关注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着力探讨前人所忽视的中国文化传入印度的问题。先后撰写了《中国纸张和造纸方法传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1954)、《中国丝绸传入印度的初步研究》(1955)、《中国纸张和造纸方法最早是通过海路传到印度的吗?”(1957)等论文,以详实的史料,考证了中国的纸张、造纸方法以及丝绸传入印度的过程。[5]学术思想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21世纪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判断,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终极目标必然是某种形式的大同。“实际上,季羡林在近10年的时间里积极参与了中国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了这一思想。季羡林把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个* * *共同构成了东方文化体系,后者则是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复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而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革是“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观点,也是对长期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应。学术岗位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岗位非常广泛。曾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1978)、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1980)、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中国语言学会会长(65438)。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中国历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1985)主要著作有《大事件颂》中限定动词的变异(1941年 其中系统地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事记》中使用的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和中印度语中后缀-am到-o和-u的转换(65438)发现并证明了后缀-am到-o和-u的转换是中印度西北方言Kandras的特征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论证了原始佛经的存在, 澄清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混合梵语佛教的历史渊源和特点等。 )《符离太子因果报应经吐火罗文变体》(1943)(开创了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古印度语言随笔》(1982)《吐火罗A三十二相》《敦煌吐鲁番吐火罗学概论》《文化交流》。个人奖1986《古印度语言随笔》获北京大学首届科研成果奖。1987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与政策研究优秀成果奖荣誉奖。1989国家语委授予“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1990《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在首届全国比较文学图书奖活动中获得“图书荣誉奖”。1992主编的《唐代西域记》获首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1992年,瓦拉纳西梵语大学授予最高荣誉奖“表彰证书”。1997主编的《东方语言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1997主编的《印度古代文学史》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8德黑兰大学授予荣誉博士。1999《季羡林文集》(24卷)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2000年,专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国糖业史》获长江读书奖“专家作品奖”。2000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2006年9月26日,在中国翻译协会庆祝国际翻译日高级翻译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季羡林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