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夏天至日的故事吗?

公元前7世纪,在我们还不知道太阳系、行星和恒星是什么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用土规(一种古代测量太阳影子长度的工具,用一根垂直于地面站立的杆来观察和记录中午其影子长度的变化,以确定季节变化)来观测影子,建立了夏季至日。

土归故宫博物院地图

“昼为北,昼为长,影为短,故称夏至日。往好里说,是极好的。”《遵宪抄本》记载了夏季至日名称的由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节气。

夏季至日在古代也被称为“夏季至日节”。此时正是小麦的丰收时节,祖先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祭祀祖先。英国、澳大利亚、丹麦和其他欧洲国家也有庆祝夏季至日的传统,这被称为“仲夏节”。在英国,每年夏天至日,成千上万的人自发聚集在巨石阵周围观看日出,狂欢和祈祷。人们将在第二天晚上庆祝仲夏夜。根据传说,人们可能会在这一夜看到精灵并进入魔法世界。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就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仲夏夜之梦》剧照。光明网资料图

这个季节空气对流强烈,下午到晚上容易形成雷雨。“东方日出西方雨”是指夏季至日的典型气候特征,为这个节气增添了一抹变幻莫测的梦幻色彩。

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地轴偏转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夏季至日附近会出现“白夜”奇观,这是一种昼夜共存的奇妙景象——由于大气的散射,夜晚并没有完全黑暗,黎明在黄昏之前已经到来。

这一奇观可以在位于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市北极村看到,当地村民仍然保留着他们独特的夏季至日节习俗。每年夏天的至日,村民们都会自发地来到黑龙江边,点燃篝火,为北极光的出现而起舞。

2019的夏季至日,第29届漠河北极光节。东北网记者霍摄

夏季至日的那天,阳光几乎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中午时分,北回归线会出现短暂的“无竖极”现象。北回归线横穿中国,经过台湾省、广东、广西和云南。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可以在夏季至日前后的中午时分,在阳光下架设电线杆,观察到“立竿无影”的特殊现象。

夏季至日过后,太阳的直射点将不断南移,从此白天变短,影子变长。

2021的夏季至日节气从6月21持续到7月6日,涵盖三个物候期:鹿角溶解期、宋初、半夏诞生期。

夏季至日:鹿角解决方案

在夏季至日的前五天,鹿角脱落。

鹿角,通常是鹿科马鹿或梅花鹿的角。

鹿角是雄鹿的第二个性特征。世界上有近40种鹿只有雄性才有角,只有极少数物种例外——北极周围的驯鹿,雌雄都有角,而最原始的鹿子恰恰相反,雌雄都没有角。

鹿角每年都会变。春天,新萌出的鹿角尚未骨化,富含血管、神经和软骨,表面覆盖着细密的绒毛。这就是珍贵的药材鹿茸,据说有滋补强身的作用。

鹿角长到最大三四个月后,骨骼开始变硬,外层柔软的表皮逐渐干枯脱落。脱落的过程看起来很血腥,但是鹿本身并不会感到任何不适。一旦表面天鹅绒脱落,露出的骨角就不是活组织,不会感到疼痛,成为雄鹿抵御天敌、争夺配偶的有力武器。

2021 5月17日,麋鹿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动。新华社记者肖一九摄

一般来说,鹿越老,它的角分叉越多。比如雄性梅花鹿和马鹿,65,438+0岁时,角不分叉;2岁时长出眉枝;3岁时长出第二枝;当它们4岁的时候,它们会长出第三根枝条,以此类推...所以我们只要看角的分叉就能大致推断出雄鹿的年龄。

角的形状与不同鹿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鹿角大致可分为三种:树枝状的角——看起来像树枝的角,如麋鹿、马鹿、梅花鹿;掌角——看起来像手掌的角,以驼鹿和鹿为例;没有分叉的小角——非常短的没有分叉的角,通常长在小鹿身上,如冠鹿和普渡鹿。

雄性驼鹿在开阔的疏林和湿地觅食,两侧均匀展开的巨大掌角不会影响它们的活动。两性都有角的驯鹿需要用它们的角在雪中挖掘食物...经过不断的进化,每个角和它的主人都达到了独特的适应。

头上有角的动物很多,最常见的是牛和羊。那么,鹿角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角是哺乳动物头部表皮和真皮层的产物。哺乳动物的角分为五种:洞穴角、立体角、叉角羚角、长颈鹿角和表皮角。鹿角是真皮形成的骨角,是实心的,属于实心角。

牛羊角属于空心孔角,终身不更换;叉角羚角在孔角和真角之间,角鞘每年更换,骨芯不脱落;长颈鹿的角由皮肤和软骨组成,永不脱落;一直被盗猎者铭记的犀牛角,属于表皮角,是上皮组织的衍生物。它的主要成分是像指甲一样的角蛋白,可以像头发一样再生。

鹿是唯一能再生完整身体部分的哺乳动物。犀牛角的再生与鹿角不同。头发和指甲毕竟不能算作身体器官,它们的生长和更替并不奇怪。

鹿角的再生能力也是生物秘密之一,至今没有完全揭示。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的科学家研究了鹿角非凡的再生能力。他们认为,干细胞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可能是通过雌激素或睾酮等激素的信号传递途径来调节的。这些研究可能有助于受损人体组织的最终修复。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的手臂和断掌能像鹿角一样再生...

然而,大多数已知的鹿角在夏季至日期间不会脱落,而是在冬季或早春再生。罕见的例外是年轻的驯鹿,它们的角通常要到春天甚至初夏才会脱落。

对于马鹿或者梅花鹿来说,夏季是鹿角骨化成鹿角的开始。如果鹿是人工养殖的,夏季至日是割鹿角的时候。

所以,在古人眼中,夏季至日的“鹿角解”可能要么是指驯鹿,要么是鹿茸切割,或者...古人搞错了。

在动物园这样的地方,锯鹿茸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包括鹿本身的安全,以及工作人员和观众的安全。因为每年到繁殖季节,雄鹿的脾气都会变得暴躁。一旦发生“交火”,没有可以自由奔跑的袁野,没有鹿互相躲避的余地,必将造成重大伤亡。

采集鹿茸时,工作人员一般会考虑动物福利,麻醉、敷药止血是常规操作。那些纯粹为了经济利益而采集鹿茸的偷猎者,不会用麻药,直接割鹿茸,甚至用电锯割,对鹿的伤害很大。这些血迹斑斑的鹿茸流下了鹿的血泪。

夏季至日的第二阶段:歌曲的开始

夏天至日的第五天,知了开始唱歌。

在古籍中通常指的是蝉,也就是俗称的蝉。

蝉生活在温带到热带地区,大约有3000种被记录在案,如蚱蜢、蜻蜓和蝉。

蝉唱歌是为了求偶,通常只有雄性蝉才会唱歌。它们会发出三种叫声:回应其他雄性蝉的叫声,交配前求偶的叫声,被抓到或受到惊吓时的粗糙叫声。对人类来说听起来相当嘈杂的蝉鸣,对雌蝉来说却是美妙的音乐。它们循着声音寻找伴侣,交配产卵,然后慢慢走到生命的尽头。

蝉夏合唱虽然时长有限,但也不能只活那么久。成虫会唱歌,幼虫在地下躲很久才会唱歌。

不同种类的蝉在地下挖洞的时间不同,有的潜伏3年,有的潜伏5年,最长可潜伏17年。虽然这些数字差别很大,但都是质数。科学家认为,这可以降低它们与其他蝉一起出土的概率,防止它们争夺资源,帮助它们避开天敌。这样看来,蝉还是一个天才数学家!

2021年恰好是北美“17蝉”破土的一年,美国多地爆发“蝉灾”。它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昆虫,也是同样的命运。巨大的合唱就像是外星飞船着陆的声音。

最近,上亿只蝉在17开始破土而出,出现在美国东部和中西部的部分地区。这是18年5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拍摄的17的蝉和蝉蜕。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在孵化期,蝉幼虫会不断吮吸植物根部的汁液来维持生命。时机成熟时,它们往往选择雨后土质松软的黄昏或夜晚,挖出来,本能地爬上树干或树叶,一小时左右完成蜕皮,由幼虫变为成虫。这就是“金蝉脱壳”的由来。

古代文人很爱蝉。《寒蝉赋》赋予蝉五种君子品质,即“文、清、廉、俭、信”。蝉羽和貂尾作为奢侈和高贵的象征,成为古代王公贵族官帽上的装饰物,统称为“丢西姆的故事”。后来,在皇宫里管理头饰和皇冠的女官被称为“丢西姆的故事”官——传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丢西姆的故事就是这样得名的。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扩大,夏天蝉似乎越来越少了。农药的广泛使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人工捕捉等原因,让这种备受瞩目的虫子处境堪忧。特别是常见的土地板结现象,切断了蝉的生命旅程——城市地面铺的是水泥、地砖、柏油路,蝉幼虫既不能躲在土里好好生长,也不能飞出地面。从2010开始,蝉蜕作为中药材的市场价格一直涨到四五倍。

又到了蝉鸣的时候了。蝉蛰伏了那么久,只为生命的最后一曲,怎能不嘶哑发泄?或许,他们在呼喊着救命,期待着有生之年能回到绿水青山。

夏季至日的三个阶段:半夏

夏季至日的第五天,半夏生长旺盛。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是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半夏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尚未发现野生植物。

半夏的名字开始出现在《礼记》中:“仲夏,鹿角解开,蝉开始鸣,半夏出世,木荣...半夏生于五月,正值半夏,故名。”

但如何解释半夏名称的由来,如何理解“半夏”的含义,仍有争议。

半夏块茎

颜师古曾评点经典:“半夏,生于五月,生于仲夏,故名。”但半夏的实际生长节奏显然不是“五月生”。在本草经中,古人对半夏的苗或叶二月的描述是常见的,如《本草纲目》中对《乌普本草》中“二月叶”的介绍。

夏季至日是半夏的旺盛生长期,也是其开花期。这时人们很容易看到半夏黄绿色的花,也就是天南星科特有的佛焰苞。佛芽因形似寺庙中供奉佛的烛台而得名。整个佛焰花序就像一个插着蜡烛的烛台。

有人认为“半夏出世”是指仲夏时节采集半夏的地下块茎最为适宜。在这方面,古人也有很多论述。《图解本草》认为“五月收获小,八月收获大。”苏颂曰:“五、八月收鞭,二月覆灰,汤洗露干。”《本草详解》说:“半夏一茎三叶,高二三寸,八月采其根。”由此可见,半夏在5、6月份均可采收,但以8月份最佳。

有学者认为“半夏生于五月”是古代对半夏“珠芽繁殖”现象的描述。山东中医药大学丁兆平在2020年5月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杂志》的一篇文章《五月生半夏正解——五月生颜师古半夏考证》中指出,农历五月,半夏中间会生出一个小鳞茎,这是半夏的一个珠芽。当成熟的珠芽埋在土里,就会产生下一代半夏。

所以,“半夏”的真正含义可能是指半夏的“繁殖”,即鳞茎的再生——到了夏季至日,新一代的芽胞“全身”形成,半夏“宝宝”的全过程完成了。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最符合实际的物候现象。

珠芽繁殖是植物的一种无性繁殖,属于无性繁殖。它是将具有植株丛生特征的芽从母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分离繁殖方式。除了半夏,还有山药、百合、睡莲。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如无性繁殖,包括生根、压条、剪叶、芽叶剪、扦插、嫁接、珠繁殖等。这些形式因其繁殖快、性特征好而广泛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

除了半夏,还有以“夏”命名的中草药,如夏枯草、夏至日草、夏天无等,它们同构形成了一个长夏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