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徐特立,生于1877,原名毛尧,中国革命教育家,湖南华杉(今长沙县江北镇)人。毛泽东、田汉等名人的老师。1911参加辛亥革命,1927加入中国* * *生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参加过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1927年5月,在大革命的白色恐怖中,徐特立毅然加入了中国* * *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起义军第20军第3师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8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特长班。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代理部长,兼任苏维埃大学副校长。1934年,57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表现了老英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于65438年6月+0949年至65438年10月+0954年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在古代,他致力于新中国的建设,致力于社会主义教育。党中央曾评价他“学而不厌”,“教而不厌”,“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毛泽东称赞他是“坚强的老兵”和“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刘少奇称赞他是“中国* * *生产党的光荣”。周恩来称赞他是“人民的光和我们党的光荣”。中国* * *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徐特立首先注重的就是保持党的优良作风。他认为作为一名老党员和党的高级干部,应该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特别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他关注的第二件事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他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研究,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深刻的论述。这些文章大多收录在《徐特立教育文集》和《徐特立文集》中。

1927年春天,徐特立回到了阔别近半年的家乡,展现在他面前的农村景观焕然一新——恶霸地主的威风被打倒了,流氓、烟、赌不见了。没有案子要法院审理,所有的官司,无论大小,都要由农会开会公平解决。通过这些变化,他看到了农民运动的力量,也观察到了致力于农民运动的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因此,他加入了湖南农民协会,担任教育总长,并兼任湖南乡村师范学校的校长。

1927年5月,反动军阀许克祥在湖南发动“马日事变”,疯狂屠杀* * *产党,镇压工农运动。徐特立的儿子徐度本参加了* * *生产党,也在敌人追击时牺牲了。徐特立深感国民党救中国是泡沫,国家痛恨家族世仇,促使他四处寻找* * *产党。不久,在他的学生家中,《党员》中的女* * *制作人李,见到了原老师的学生、来此避难的湖南省委负责人李,要求李加入中国* * *制作党。经他介绍,他正式加入了* * *制作党。毛泽东知道这一情况后,称赞道:“真是大风中的强草,寒年里的松柏!”!

徐特立入党后,参加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发动南昌起义。65438年至0928年,中共中央派徐特立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两年后,他回到了中国。不久,他奉命去苏区。为了普及苏区教育,他创办了教师培训班,很快发展成为列宁师范学校,为瑞金140多个乡镇培养了600多名教师。在徐特立的直接领导下,苏区还创办了各种专门学校,为党培养了大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干部和专业人才。

在长沙、瑞金、延安,徐特立用自己的双手创办了一大批学校,而且是用很少甚至不用钱就成功了。他靠的是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这两大传统法宝。

徐特立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时,由于日本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封锁,没有科学仪器设备,没有必要的图书资料,连普通的校舍、黑板、纸和笔都很匮乏。不管有多难,徐特立都带领师生自己制作教具、实验设备、教材,还自己挖窑洞、建校舍。依靠自力更生建立起来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已经能够培养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专业管理人才,如著名的核电专家彭士禄、中国地热能之父任翔等等。

徐特立从零开始创办长沙师范大学。首先是没有校舍。最后,我认为华杉县和长沙县已经合并,华杉的学校闲置。虽然是破庙,但暂时可以用。老师不够,找朋友帮忙,只吃饭不给钱。没有看门人,徐特立自己打工。我自己做的,没有课本。就这样,一所生机勃勃的长沙师范学校成立了。多年来,长沙师范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徐特立办长沙女子师范学校也是如此。校舍,黑板,桌椅都是借来的。没有经费,他就在其他学校多上几节课,收入作为长沙女子师范学校的办学经费。

徐特立排名第二,他有一个绰号“徐焦耳花”,因为他非常节俭。有一年除夕夜,他直到深夜才回学校,煮冷饭成了他的年夜饭。徐特立在长沙师范大学任校长时,因衣着朴素,被周南女子学校的礼宾员误认为是仆人。更有意思的是,他在国民革命军第18军任高级军官时,被张治中将军的门童挡住,说:“张主席今天有重要客人,我们不接待。”当徐先生拿着名片回来,张治中将军出来迎接时,看门人知道这位看上去像厨师的老人就是今天的贵客徐先生。他是校长,老师坐轿子,他走;老师吃小灶,他像学生一样吃大灶;老师穿皮鞋,他穿凉鞋;别人请客时,他从不理会。他在《六十自传》中写道:“节约柴米油盐,拒绝一切应酬,绝不请朋友吃酒肉茶。”

路是蓝色的,为了开山林。为了办学,徐特立比一般人想象的勤俭节约。为了减少开支,连一张纸一支笔都不随便用。老师们丢弃的剩粉笔头,徐特立总是会捡起来放在口袋里上课用。学生们经常看到校长的衣服在口袋里鼓鼓囊囊的,也不以为然徐特立为此写了四句话:“半支粉笔还是要珍惜,公物要永远珍藏。学生们不理解余仲渠,却称余为一丝不苟的人。”

条件再差,徐特立也能办好。因此,徐特立得了一个“徐二楼国”的绰号。刻锅就是用铁水补锅。破壶只要是雕塑家雕出来的,都可以用。这是长沙市民和一些同事肯定徐特立敬业精神的昵称。善于雕一口破锅,是因为徐特立作为校长的凝聚力很强。他谦逊、民主、务实。他认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他以身作则,有时候学校发不出工资,只提供伙食,老师还是把每节课都给好了。学校缺少必要的设备,老师和学生就主动把家里的东西都搬到学校。

他真诚对待我们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高度尊重他们,全面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非常注重发挥他们的个人特长。所以很多名师都愿意少出钱,愿意在徐特立的带领下教书。他在长沙女子师范学校任校长时,一位著名的理化老师也在长郡中学兼职。常军每节课1元,经常缺课。女老师每节课花6分钱。他不仅不缺课,而且教学非常认真,甚至主动给学生补课。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长郡中学彭校长老了,高不可攀;徐校长平易近人,是朋友。我上长沙女教师的课,也经常去徐校长的房间,坐在他的床上随便聊天。他热情好客,没有隔阂。虽然时薪少了点,但他精神上很开心,所以愿意帮忙。”

我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当院长的时候,老师们几个人住一个窑洞。按照规定,徐特立可以一个人住一个洞,但他坚持让其他老师和他三个人住一个洞。晚上,三个人聚在一起在一盏小油灯下工作。他说:“大家都比我活得挤。我为什么要一个人住?”我必须翻过几座小山才能到达学校。每次下雨,山很陡,路很滑。他光着脚拄着拐杖爬上爬下,从来没有因为路滑而迟到一分钟。那时候,他已经快70岁了。有这样的校长做榜样,没有一个教授会在教学中掉以轻心,没有一个学生会吊儿郎当。徐特立在笔记中写道:“想做人,就要做人。”他认为,作为一名校长,最重要的是正视困难,先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