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确立的标志是1848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生产党宣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的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着的、变化着的、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和运用规律来改造世界,获得自由。

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意为“爱智慧”。

从古至今的一切哲学都是系统的、理论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性质和规律,是最抽象的带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

哲学和其他科学是普遍性和特殊性、个体性和个性、一般性和个体性、抽象性和具体性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流派。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自然、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及其在人脑中反映的产物,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近代辩证唯物主义。

原始自发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起源是一种或几种原始物质,如水、火、气,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坚持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正确观点,但有直觉和思辨的缺陷。

现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缺陷。一是机械,认为“人是机器”;二是玄学,即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世界和事物;第三,不全面,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对实践活动没有认识。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自然观和唯物主义辩证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真正科学的、完整的、彻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自然、物质、存在是第二性的;意识决定物质,意识不依赖物质。

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一般都是联系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玄学: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静止的,否认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1。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创立,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揭示了政治及其历史,结束了唯心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独特统治地位。2.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唯物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形而上学缺陷。3.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1,唯物史观;2.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1,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完整的哲学,宣告了唯心主义的破产;2.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3.社会科学的研究有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

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认识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管理的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的重要作用: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们把握自我、规范生活、提高道德品质具有指导和启迪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和精神境界具有启发作用。

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理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立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现代四方哲学的两种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思潮:排斥形而上学(指传统本体论哲学),否定哲学的世界观功能,崇尚经验和自然科学。

人文主义:肯定哲学的世界观功能,批判科学技术,反对理性,宣扬非理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现代西方哲学总体上是资产阶级哲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正确地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并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其哲学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1。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唯心主义物质观和二元论物质观;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超验主义和不可知论;3.坚持物质和物质形式的辩证法,坚持哲学的物质范畴和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 * *和个性,克服过去唯物主义物质观中以个体和个性代替一般和* * *的形而上学缺陷。4.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

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只能在时空内运动。

运动: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根本属性),包括宇宙中所有的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变化到复杂的思维活动。

静态: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动与静的关系:对立统一,绝对与相对,整体与局部,相互渗透。1,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所以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所以是相对的;2.静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稳定状态;3.动中有静,动中有静;4.一切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时空:运动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连续性,即唯一性或不可逆性。

空间:运动物质的广阔性,即三维空间。

实践是人们能够积极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活动。

实践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和特殊运动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动态创造的动态过程,是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统一。

意识是人脑的功能和属性,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世界是多样的;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第三章世界的关系、发展和规律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辩证方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联系: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

事物的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制约性和系统性。

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唯物辩证法揭示:1,万物的普遍联系;2.普遍联系必然导致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的本质: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消亡。

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过程:物质运动在时间上的持久性和空间上的广泛性是事物及其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形式。

规律:即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科学规律:(规律)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即客观规律的科学概念和表现形式。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和外在表现。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和反映事物发展中某些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结果:现象是由原因的作用引起的。

因果关系:事物或现象之间被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因果关系不仅是一种连续的联系,也是一种原因与被原因之间的关系。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关系的一对范畴。

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对立使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成为必要;2.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让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可能性转化为现实需要一定的条件。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好的可能。

事物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量:可以用量来表示的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存在程度:事物维持其质和量的极限是质和量的统一,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

质量互变定律:揭示事物运动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量变:事物数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地点的变化,实现为微小的、无足轻重的变化,反映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变化,从一种质变状态到另一种质变状态,表现为根本性的、重大的突变,是对原有程度的突破和超越,是对事物的连续的、渐进的中断。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方面)和消极因素(方面)。

事物的发展是进步性和蹒跚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4.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内因: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因,即事物本身的矛盾。

外因:一个事物的外因,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外在联系和矛盾。

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事物存在的矛盾和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核心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强调论,反对平衡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要贯彻和体现这一观点。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知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劳动实践的角度关注认识的发生,认为劳动对认识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

认识的本质:在实践的基础上或通过实践,主题在客体上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与世界互动的中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

实践决定认知:1,实践是认知的源泉;2.实践是认知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人是真理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知识必须回到实践中来指导和服务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认知反作用于实践:1。它是由实践的本质决定的,实践是动态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就决定了实践离不开认识的指导。2.由认识的特点决定,认识活动及其成果是相对独立的,一旦形成就能反作用于实践。

感性认识:人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知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这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人们基于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主要有概念、判断和推理、其他理论和假设三种形式。是理解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从现象上超脱于对象,但从实质内容上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对象。

感性认识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解决本质问题。

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和再实践的过程。一个正确的理解往往需要重复很多次,以预期的结果为符号,才能完成。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真理是通过实践发现的,真理是通过实践证实和发展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是无穷无尽的,每一个实践和认识循环的内容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道理: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规律和规律的认识。

真理的属性:1,真理的绝对性;2.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来源:(/s/Blog _ 49 bb2a 280100 boy . html)-读书笔记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_暖鸟巢_新浪博客

真理发展规律:真理是一个从相对到绝对的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一个环节。

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一个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不仅要符合对客体地位的正确认识,还要符合对主体需求的正确认识。

实现价值选择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是认识论的具体运用,是党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辩证思维(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过程和发展的辩证法。它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的思维和认知方法,是人们正确理解的中介。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整个物质世界变化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和特殊形式。历史观或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看法,也是人们对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看法。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思维和存在的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落实和表达。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包括生产方式(生产活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基本要素的综合。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人类在制定规划时,都要有计划、合理地利用资源,根据自然规律和人类需求的和谐统一改造自然,确定人与自然的恰当关系,还要考虑人口、劳动力资源和实施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产方式:劳动实践或生产实践的具体化,是指人类使用什么工具,从事什么社会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都是实践的。

社会的实践本质: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根源;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人类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这是由实践推动的,特别是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是实现人与自然物质转化的能力,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有三种历史形式: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的本质:物质利益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关系;确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它是划分阶级的基础;是区分经济形态性质的标准。

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

国家的本质: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权力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整个社会系统起着控制作用,国家权力是控制中心。

社会意识:它概括了人类所有的思想要素和意识形态,以及人类所有的精神现象和过程。

意识形态: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文化结构: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的结构,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系统的社会观念和联系方式。

意识形态的本质根植于社会存在。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根本对立的。

文明的两种基本形式: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

文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狭义文化: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和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财富。

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也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条件。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社会规律: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本质必然联系,即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必然联系。

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实现程度取决于是否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可以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