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妖怪书《山海经》其实是博物学?

近年来,随着生活的富足,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更加亲近自然,博物学也随之兴起。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自然历史文化论坛上,与会者就国内外自然史和自然史绘画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如何认识中国博物学传统的话题尤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在此,中华读书报邀请了三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主题。

山海经:不是妖怪谱,是博物学。

刘宗迪(山东大学儒学研究所)

现在提到《山海经》,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书中记载的* * *形状的妖怪,如蛇头、九头相刘、九尾狐、六足四翼等。《山海经》在一般人眼里,无疑是一本充满废话、笼罩着神秘光环的书,没有人把它当一本正经的书。

然而,与其内容的离奇和荒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海经》在形式上却是极其严谨和刻板的,尤其是《山海经》这一部分。

《山经》按照山势的走向,依次记载了数百座山的位置和名称。这些山显然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

对于每一座山来说,上面生长着什么样的植被,栖息着什么样的飞禽走兽,埋藏着什么样的金石矿藏。

不仅如此,它还逐一解释了这些植物、动物、鸟类和石头的形状和功能:对于每种植物,解释它有什么样的花、果、叶、名称和药用功效;对每一种动物,都一一描述了它的头、身、尾、爪、叫声等等,还说明了它可以用来治疗什么疾病...整本书叙述得有条不紊,一点也不像是杜撰的怪物记录或东拼西凑的奇珍异宝记录,更像是一部旨在记录各种自然资源的条理清晰的山川自然史。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植物、动物、石头、矿物都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所以人类一定在很久以前就观察和记录了他们所居住的土地上的各种资源。所以有全面记录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的博物学。

要说明《山海经》的博物学,不妨将《山海经》的内容进行分类,并与早期的一些博物学著作进行比较。

晋代张华(232-300)的《博物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名为《博物志》的著作。根据其目录,其内容包括土地,山脉,水,五国人民,产品,外国,外国人,不同的习俗,不同的属性(异物),奇异的动物,奇异的鸟,奇异的鱼和奇异的植物。包括天文学(含气象学)、地理学、民族志、生理学、动物学(动物、蛇、鱼、鸟、昆虫)、植物区系(农作物、园艺植物)、药用植物、医学、巫术、矿物学(金、银、铜、大理石、各种宝石)...虽然他们之间的距离很远。

这些内容都见于《山海经》:何生于十日,昌生于十二月,东西七山,反映原始历法体系,属于天文学;书中记载了许多山川、河流、海疆,属于地理范畴;书中记录了几十个形象奇特的海外国家,属于民族学;书中记载了数百种鸟兽、鱼龟、植物、玉石、金属朱砂,分别属于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书中对这些植物、动物、鸟类、石头的功效逐一讲解,属于药物学;书中记载了许多会给世界带来洪水、干旱、瘟疫和死亡的妖怪和鬼魂,属于妖怪科学。

总之,后世博物学、百科全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山海经》中找到。

只是因为《山海经》的时代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分类的知识体系,因此,书中的内容并没有像后来的博物学那样按照知识群的分类来安排,而是按照事物固有的空间框架来组织,也就是按照产品的位置来一一记录和描述。

可以说,《山海经》是一部原生态的博物学,是中国博物学的源头。

这本书工整、严谨、一致的叙述形式,一步一步地描述了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件事物的形态和功能,说明它根本不是人们想当然的那种荒诞不经、随意收集的奇谈怪论,而是一部建立在“科学”实地考察基础上的有组织、有设计的地理自然史。

它甚至比张华的《博物学》和普林尼的《博物学》等庞大的博物学书籍更“科学”,因为后者的阅读面很广,往往充斥着一些道听途说,甚至是异想天开、充满异国情调的谣言。

但是,既然《山海经》是一部“科学博物学”,为什么里面充斥着许多无法追究的妖魔鬼怪?如“人面兽,九头蛇,三足鸟,双翼人,无头怪,两乳为眼……”

事实上,《山海经》中所包含的“妖怪”,尤其是山景,本来就不是妖怪,而只是现在可能仍然司空见惯的普通事物。我们觉得“奇怪”不是因为它记录的奇怪的东西,而是因为它记录这些东西的奇怪的方式或文字。

比如《南山经》里说,骊山上有一种鱼叫“鲲”。“其形如牛,居陵中,蛇尾翼,羽于肋下,声如离牛。”这种动物看起来像牛,但它有一条蛇尾巴和一条长尾巴。

明明是鱼的一种,却生活在山里,还能起死回生。如果不是怪物呢?其实这个“怪物”无非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能看到的穿山甲。

穿山甲虽然生活在山上,但是身上长满鳞片,看起来像一条鱼,所以Mountain Classic将其归类为鱼类。它的尾巴又长又尖,还长着鳞片,所以Mountain Classic被比作一条蛇。有的穿山甲肋下有毛,看起来像有翅膀;至于它“长得像牛”,只是大致描述了它的体型;穿山甲是冬眠动物,所以说“冬死夏生”。

书上还说吃它的肉可以消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穿山甲的功效,说它能“疏通经络,排乳,消痈肿,排脓血”,还有消肿化瘀的功效。可见,从《山海经》到《本草纲目》,对穿山甲功效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

直到今天,穿山甲一直被中医作为药材使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穿山甲才成为濒危物种。

《三个故事》中的穿山甲(鲤鱼)插图

《山海经》成书的战国时期,还没有一套像林奈分类那样的命名和描述物种的博物学学术语言,也没有能轻易给一个动物形象的摄影术。因此,博物学家描述一个动物,应该只用比喻的方式比较和描述它身体的各个部分,指明它的头像谁,身体像谁,尾巴像谁...事实上,它是。

我们可以通过《山经》的方式,把一只普通的动物,比如猫,变成一只可怕的怪物:有一种野兽,长得像老虎,唱歌像婴儿,叫自己的名字,叫自己猫,喂它变老鼠。

总之,《山海经》不是妖怪谱,也不是奇书,而是一部古代科学博物史。

山中无奇。造物主不会创造怪物。创造怪物的不是自然创造,而是人类文化。是时间的变迁造成的文化和知识传统的断裂,让古人眼中的普通事物变成了我们眼中的怪物。

“多事之知”:儒家思想的一条根脉

于翠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现在国学刊物繁荣,向大众教授国学的读者很多,但主要是以道德伦理教育为目的。

国学经典其实包含了非常有趣的知识,就是博物学。

中国的博物学有着丰富的文献积累,收录于经典和历史四大子集,渗透着儒、释、道的思想,表达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如“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一”、“花与笑”)。

这里只梳理出一条明显的因依附儒家经典而成倍增长的脉络,即“知多事”。

“多事之知”之名,出自《论语》。

孔子建议学生学习诗歌,好处之一是他们可以“更多地了解鸟类,动物和植物的名称。”

《诗经》是儒家五经之一,历代学者对其不断阐释。到了唐代,五经官文义成为科举的标准。

所以,“学诗”是古代文人必备的知识结构,古代文人必须博学。

而中国古代的“多识”源远流长,丰富博大。

一是依托《诗经》文本,形成了一系列“鸟兽名植物名”的专注。

三国(吴)人陆机写了的《草木鸟兽虫鱼疏》诗,《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博学之士,当以此为最古。

”后人扩充了这本书,更正了著述和各种。

其次,自汉代以来,训诂学作为解释儒家经典的工具而受到重视。

《说文解字》及其注释构成了中国书法系列。

其中不仅有属于鸟、动物、植物、昆虫、鱼的词语的各种含义,也有许多在古代就能找到的象形文字。

比如:“大象,长鼻长牙,南越猛兽,三季一奶,似四足有耳有齿之形”。

《尔雅》是古代最早的分类词典,包括解释草、木、虫、鱼、禽、兽、畜的七篇文章,涉及数百种动植物。

晋代人郭璞对《尔雅》的评价,认为“通晓鸟兽植物名称者,不近《尔雅》”。

《尔雅》在唐代被收入《开石成经》,到了宋代成为“十三经”之一,其地位不同于一般的字书。

历代对尔雅的注释,形成了一系列的“雅学”,积累了关于动植物的知识。

《尔雅》是十三经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博物学内容。

第三,对事物认知中的比较和比较思维。

汉代儒生注释《诗经》是从“比兴”和“比德”的角度来解读鸟兽草木的意义。

如《毛诗序》解读“关居”与后妃之德”。

汉代王逸根据儒家经典的模式,指出“离骚文据诗取其意,并作类比,故鸟香草以配忠义为好;烂鸟臭东西,比一比。”

《诗经》中的比喻和《楚辞》中香草的比喻为文人诗歌创作和注释提供了基本思路。

大量咏物诗画表达了“比兴”的思维,形成了许多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如梅朱兰居)。

此外,宋人吴著有《离骚草书》,明清时又有他人补充说明,也为“博物学家”提供了参考。

第四,古籍中含有大量的自然历史资料。

综合书籍包括四本书,内容包罗万象。

清代古今图书总集是现存最大的一部图书,被称为“东方百科全书”。

本书设置了“博物学编纂”的名称,包括专门的“鸟虫法典”和“植被法典”

每种动物或植物的名称,除了儒家经典(如《诗经》)和字书(尔雅》、《说文)的解释外,还包括草药、农书、音乐记录、诗词等,已经是历代“博闻强记”的文献汇编。

此外,还有专门的书籍或书目,四库全书目录包括“植物、鸟类、动物、昆虫和鱼类的属”21种书籍。

如清代的《丁羽广方群谱》不仅介绍了著名的典故和相关诗词,还介绍了实用的种植方法。

总的来说,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典籍丰富,这是“多元知识”兴盛的深厚土壤。

追根溯源,孔子本人就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他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理论,还有“很多东西的知识”。

《诗经》、《尔雅》、《论语》既是儒家经典,也是“知”的基础文献。

古代文人推崇见多识广的君子,提倡“人与物和谐”的情怀,正是植根于此。

“多事之知”也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乾隆年间,有一本《毛诗名物图说》,里面描绘了植物、鸟类、动物的形象。这部分内容被书商看中后单独出版,也在民间普及。

训诂书《尔雅》也曾有过“三村舒舒难得吸引读者”的盛况。

孟桐的读物《圣紫晶》也提到了“六个山谷”和“六种动物”。

此外,屈原和喜爱菊花,唐代牡丹盛行,宋人偏爱梅花,民间花卉种植业也相应发展起来。

清末民国时期,西方“科学”意义上的博物学传入中国,博物学教科书(狭义指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进入新流派。

中国学者参照西学体例编纂博物学专书,重新发现了“多事之知”的文献价值。

《国粹学报》(1908)有一个专门的“博物学”专栏,延续了“多识”的思路,也融合了西学的知识。

蔡元培为《植物学大辞典》(1918)作序,认为中国“只是一门自然科学,从未发展过,萌芽的是博物学。

如《尔雅》对植物、昆虫、鱼类、鸟兽、本草的解释也是”。

《自然史杂志》编辑整理了中国博物学史,致力于“使中国博物学既恢复旧观,又有新进”(1943)。

但是,把地方经典纳入西学范畴,并不能延续传统知识。

当中学生开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脉时,“多识”也失去了生长的空间。

今天国学复兴,孩子读经典。

面对新时代的问题,与自然界万物息息相关的“多元知识”得以复兴。

如果回归经典原点,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的鸟兽植物名称,还可以了解中国的考据训诂、文献体系、诗词绘画等国学知识。

培养一种自然君子、人文情怀,培养亲近事物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更符合人类追求生态和谐的理念。

正如出版商张元济所说,“我看到树就想念我的家,我学习文学就热爱我的故国。

“中国的博物学知识属于传统的通识教育(与科学博物学齐头并进,不必与之纠缠),值得学者们重新阐述,迫切需要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宋绘画:自然认知与君子修养

胡(中国科学院大学)

近年来,在科学文化人的不断推动下,博物学和博物学实践成为热点。其中,刘华杰大力倡导自然历史的复兴,并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认为博物学是“人类拯救灵魂的一条道路”,刘冰、、江等学者从多学科视角肯定了博物学的意义,尤其是首届博物学文化论坛的召开,汇聚了博物学实践和理论界的精英。

博物学的复兴是基于对西方数学科学的反思,因为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然而,西方自然主义者认识自然的动机在于发现自然(或上帝的秘密),并将自然物置于存在的大链条上的正确位置。

从亚里士多德哲学到后来的基督教文化,虽然表述略有不同,但探索的需求及其内生的扩张是一致的。

正因如此,西方人发现自然物越多越好。

其次,探索秘密的需要和排列顺序的要求使他们不得不仔细研究自然物体。

在西方的博物学观念下,发现和认识自然之后,就是利用和改造自然,让自然为自己服务,为扩张服务,最终征服自然。

所以,我认为,以机械的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的西方博物学与数学科学的暧昧关系来解决数学科学的“毒”,是不够的,也是不彻底的。

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自发形成了自然史传统,中国也不例外。

在流传至今的文献中,“博物学”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左时:“晋代之言曰,‘博物学亦君子’。

”这里的“博物学”是用来称赞郑博士的儿子学识渊博的。

结合《诗经》以来儒家“多知鸟兽名”的传统,晋代张华开创的博物写作传统,以及本草学、天文学的显著成就,可以看出,“博物”一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它不仅包含了对自然的认识,而且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包容性。

在西学东渐之前,中国的博物学传统是非常独立的,呈现出与西方博物学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花鸟画是中国自然历史传统的最佳视觉呈现。一花一鸟都是对具体自然物的反映,尤其是宋代的花鸟画,相当写实。

这是基于对所画对象的细致观察,也就是说写实花鸟画与自然历史密切相关。

北宋画家易元吉以善画獐猿而闻名。

为了准确展现动物习性,他经常深入镜湖山中,观察、体验、揣摩猿、鹿的生活习性。他还在住处附近修建池塘,布置石头、树木等丛林场景驯养动物,仔细观察它们的动静形态,所以写出来的东西生动有趣(盛天野。

浅析宋代历代花鸟画中的古典绘画[Z]。

武昌: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7。

擅长作花鸟的赵昌,常常在清晨观察沾有朝露的花草图案,然后写出一幅画来(同上)。

在宋代邓椿的绘画史书《画继》中,有两条记载:

惠宗建造了龙德宫,并命令他在宫中画一幅影壁.....还要照顾盆前廊的斜枝月季。

.....俗话说:“能画月季的人少,四季早晚,花、蕊、叶都不一样。

这是春天的佳作,我要给它丰厚的报酬。"

我是孔雀,渴望调用书院历史做地图。

人皆思极,荣华烂漫,孔雀欲升藤墩,先举右脚。

他说:“还没有。

“历史的惊骇。

几天后,...颁布法令说:“孔雀上升,必先举其左。”

从这两篇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对绘画的评价中,是否准确地描述了所看到的景物、所看到的事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成为了这幅画是否工整的重要标准。

为了达到这个标准,画家必须进行极其细致的观察。

但中国的绘画,哪怕是写实的庭院花鸟画,也从来不是最终目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石榴无数,牡丹富贵,梨花高洁,荷花浑而不污...这些品质是中国画家描绘自然的动力。

如宋徽宗赵霁的《荷花金鸡图》由芙蓉、菊花、蝴蝶、锦鸡组成,色彩斑斓,栩栩如生。

赵霁说:“秋天充满了对抗霜冻的力量,我戴上了金色的羽毛。已知我五德皆有,安逸胜于野鸡。

鸡在中国文化中有五种道德行为:①鸡身上的图案代表文化;(2)公鸡看起来很勇敢;(3)雄鸡斗勇;4母鸡善良保护小鸡;公鸡黎明守时,意味着信守诺言。

这些动物性在西方的视野中可能很常见,但在中国文化中却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

赵霁这幅画观察细致,描写生动,但这幅画的最终意义无疑是借鸡的自然习性来宣扬锦鸡的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