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
其实韩信的错就错在多疑,也就是所谓的“一中断,就乱了。”其实他一直在反对和不反对之间犹豫。就像刘邦对他的感情很复杂一样,他对刘邦的感情也很复杂。他有感激,有怨恨,有轻蔑,有恐惧,所以一直拿不准要不要反对。当然,韩信的造反是被逼出来的。刘邦不逼他,他就不还手。但说他的叛逆或叛逆完全是诬陷,似乎也不太合理。从他背叛李中的事实来看,韩信似乎不是一个可靠的人。他可以背叛钟丽缇,但为什么不能背叛刘邦?只是有条件背叛的时候不背叛,做笼中鸟的时候蠢蠢欲动。有点混乱。这其实是因为韩信是英雄,不是枭雄,是军事家,不是政治家。他的狠毒和卑鄙,比不上刘邦。他总是很真诚,也有幻想。他认为刘邦不会以自己的功绩和友谊对他怎么样。结果他猝不及防,成了别人刀下的鬼。
的确,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没有犹豫和怀疑的余地。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当机立断,干干净净,干干净净,做什么事情都很到位,一点都不卡。刘邦本人虽然没有本事,没有谋略,但是判断力强,敢于做决定,愿意出人头地。正是这种资质,让他多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最终由弱变强,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原因是刘邦是个流氓,是流氓中的英雄,所以敢赌上性命。韩信是流氓但是贵族。因此,他在气度上不如刘邦。
刘邦端可称为“少量不君子,无毒不丈夫”。用人的时候他真的能放开手脚,用人的时候他真的能做到。刘邦的手下真的什么人都有:张亮是贵族,是观光客,萧何是县官,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屠夫,关英是布贩,娄敬是马车夫,是强盗,是鼓手,刘邦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发挥所长,也不在乎别人说他是杂军,草王。但是当他杀人的时候,他的六个亲戚都不会认出他。他曾误听流言,认为樊哙有违逆之心。他甚至命令陈平杀死樊哙:“到了军中,斩之!”樊哙可以说是刘邦最好的哥们了。早年在沛县与刘邦为友。陈胜起义,萧何,派樊哙迎刘邦,屡使之。后来樊哙跟随刘邦走南闯北,立下赫赫战功。当初进咸阳的时候,是樊哙劝刘邦秋不要犯罪,接管军队,从而树立了刘邦秋的威信。鸿门宴上,正是樊哙挺身而出,折了项羽的脸,才救了刘邦一命。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刘邦是他的妹夫。这么一个至亲至爱的人,还说杀就杀(最后陈平没有执行命令,刘邦身负重伤,此事不了了之),可见他的恶意。
项羽没那么残忍。项羽当然也杀人,乱杀人。但因为是滥杀,所以是盲目的。另一方面,他又常常做不到,比如一次又一次杀不死刘邦。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如果项羽得天下,除非惹恼了英雄,否则他很可能不会杀英雄。出于个人激情杀英雄是可能的,但出于政治需要有计划有预谋的杀人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于项羽来说,不存在谁是高震的主子的问题。谁能比他做得更好?谁能震慑他,天下第一英雄?不。至少他认为他不知道。所以,在项羽手下做英雄是安全的,只要不去摸他的老虎屁股。反正他不会把你看成是一个必然要去然后很快就去的威胁。他可能连你是英雄都不承认。虽然难免受委屈,但不会有生命危险。就算你被当成英雄也没关系,因为那代表他承认你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永远尊重英雄。出于“英雄惜英雄”的心理,他也会放过你。鸿门宴上他坚持不杀刘邦,就包含了这个心理因素。
当然,项羽没有杀刘邦是出于相反的原因,那就是他极其鄙视刘邦:他算什么?这种像狗一样的东西值得杀吗?不要弄脏我的手。众所周知,项羽极其狂妄,最初对刘邦的轻视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楚怀王与诸侯约定:“第一个定居关中的是知望”,但他同时安排了项羽的北伐和刘邦的西征。他的意图非常明显。虽然项羽也提出“愿随沛公入关”,但理由是为了给项梁报仇,而不是怕刘邦抢了先。如果州长联席会议不同意,他就不再坚持。因为他不相信那个傻逼刘邦能打败秦军,所以,一听说刘邦先入关,“有各种宝物”,他恼羞成怒,勃然大怒。现在,他不得不承认刘邦是个人物,却又不肯承认自己骨子里是个英雄。所以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你承认刘邦是英雄,你就应该尊重他。怎么会有谋杀?要杀,就得在战场上杀。在自己的营地设宴,这么偷偷摸摸地杀,太掉价了,也做不到。如果刘邦不是英雄,为什么要杀他?范增几次暗示,他只是默许沉默;樊哙大言不惭,他“没有回应”,因为他心里完全把握不了大小。结果刘邦终于脱险,而项羽却犯了放虎归山的大错。
其实项羽也不必看不起刘邦。
没错,刘邦是个流氓,但他是流氓中的英雄。说他是流氓,只是指他的出身和教养,不是指他的资历。论资历,刘邦的确配得上领袖的称号。他生来就是领导者。他具备了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所有素质,而且根本不需要别人教,更何况他是教不出来的。、韩信、萧何等人给了刘很多思想,但这些思想都是针对实际问题的,有的是具体的操作问题,是谋略而不是策略。还有战略上的建议,刘邦往往一点都看得懂。这种洞察力、判断力和理解力简直是与生俱来的。韩信说他作为“将军”的才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人力资源”,不完全是恭维,也不是讽刺。
作为一个领袖,刘邦最大的优势就是“识人”。这里的知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尊重和善用人才,而是了解人性,既了解人性的优点,也了解人性的弱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敌人,逐一击破,最终将天下运于掌中。世界是什么?世界不是土地,而是人。所以,得天下,即得人心。刘邦很明白这个道理。看来他天生就是和人打交道的料。《子同治鉴》说他讨厌读书,但他生性聪明,心胸宽广,能采取最好的策略。就连看门人和级别最低的士兵一见面就成了老朋友。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他大方,不拘小节,好相处,更是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世间万物,人是第一宝贵的。”所以他把所有的人都视为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唯恐人少而不厌。
怎样才能赢得人心?那就是知道别人心里想要什么,满足他们。韩信对刘邦“脱我衣服,推我吃我”这种善意的执念,说明刘邦已经赢得了他的心,说明刘邦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饿了就想吃,知道别人想吃,就放弃自己的食物;我要打扮自己,我知道别人也想穿,所以我放弃了自己的衣服;我想做天下的皇帝,我知道别人也想娶我的老婆儿子来孝敬我的祖先,所以我大方的养了他们。这种“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挣钱,人人致富”的思想和习惯在中国最流行。
然而项羽从来不为别人着想。他最多只是帮点小忙。在重新分配权力和利益时,他完全凭自己的好恶来炫耀自己的权威。他把前燕太子韩光贬到辽东,派前赵太子赵谢去代国。对汉成王来说,因为谋士张曾经帮助过刘邦,不准他做“社稷之君”(去封地),然后被贬为侯爵,最后被谋杀(真的小心眼),最后把汉成的智囊逼入汉营,和他斗到底(其实刘去反楚,反楚的盟友和,也是张亮为了刘邦联系的。刘邦入关灭秦排名第一。就算不能像承诺的那样封他为关中王,至少也要把刘邦的故乡封给他,或者封得离故乡更近一点,以慰乡愁。项羽自己一心想回乡,他应该知道别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其实刘邦的士兵“日夜盼望回家”)。但他没有。也许是出于对刘邦先入关的嫉妒,嫉妒他抢了自己的镜头,他把刘邦送到了当时被视为荒野的汉中,让刘邦一天也不想在那里呆下去(用刘邦自己的话说就是“安能在此久居”),最后率兵讨要。从他一进咸阳宫就迷迷糊糊不想离开的样子来看,刘邦并不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如果当时项羽给了刘邦一块肥肉,也许后来的事情就不一样了。至少,任何人都不容易鼓动刘邦反楚,已经回国的士兵也很难让他们重返战场。(张亮看到了这一点:“天下已定,人皆自得,不可重用。”但项羽不肯让刘邦吃饱,逼得刘邦不得不吃他。
不会为别人着想的人,其实是自己缺乏经验;而那些能自己判断别人的人,大多是有自知之明的。刘邦真的很了解自己。他知道自己无所不能,知道文学保不了国,知道军事治不了国,知道战术没有战略,知道打仗没有武力。于是他把这些事情都交给别人去做,自己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选人,二是做决定。这样既避免了自己的缺点,又调动了别人的积极性,一举两得。再加上他明辨是非,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能包容别人的错误,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这也让别人愿意为他所用,从而在他身边聚集了一批英雄,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格局。比如樊哙勇猛,张亮足智多谋,韩信会当兵,萧何会治国,简直就是一个优化组合。结果,他成了一个非常聪明和成功的老板。项羽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英雄,什么事都自己做。反而吃力不讨好,成了光棍。
项羽不认识人,也不认识自己。我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当然也不会认错。直到最后战败,他在乌江自尽,说是要杀了他,他也没做错什么。真的是“绝不认错”。刘邦不一样。刘邦也犯过错误,在判断和策略上也犯过错误,但他愿意认错,愿意改。公元前200年,刘邦对形势和军情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其实是匈奴诱兵),不听娄敬的强烈劝阻,亲自领兵前进;深入敌后,被匈奴围困在邓白(邓白是平城附近的一个小镇)。平城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此役又称“邓白之围”或“平城之围”),但多亏了陈平的秘密计划(其计划不详),才得以脱险。刘邦班师回到光武(今山西代县西南阳明堡镇),立即释放了关押在那里的娄敬,向他赔礼道歉,承认错误,并封娄敬两千户为内侯。
这样的措施是项羽没有的。
看来刘邦确实是个英雄。他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显示了他的英雄气概。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皇帝、官员或领导人能做到这一点。他们一成了事,就立刻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是“天才”“多面手”,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发表意见,什么都能指示,句句属实,什么都是正确的。如果他的愚蠢想法被下属反驳,他会勃然大怒或怀恨在心。如果他的判断失误和决策失误真的被实践和事实证明了,那么出主意的人就更倒霉了。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袁绍不听田丰劝告,战败。为了面子,他甚至杀了田丰(详见下一章)。总之,他们只会用新的错误掩盖旧的错误,永远不会认错,更不会公开认错。刘邦围攻邓白是在公元前200年,袁绍的官渡之战是在公元200年。两次事件相差400年,但结局完全相反,精神上的较量无法计算。袁绍是名门望族,四世三公,贵得不得了。刘邦是个流氓,一无所有,没有底子。但是刘邦的气度比不上袁绍之。
刘邦不仅大方,而且细心。
刘邦,表面上是大大咧咧,实际上是小心翼翼。鸿门宴的前一天晚上,他听说项羽第二天将兵临城下,项伯可以从中斡旋。他当即决定讨好项伯。但他没有马上去见项伯,而是问张亮和项伯谁年长。张亮一说项伯年纪大了,马上说:“我哥看着呢。”。这相当于说他和张亮是“兄弟”。你的哥哥张亮是我的哥哥刘邦。等于张亮,张亮有面子;项伯作为兄弟,项伯有面子。双方都同意了,刘邦真是聪明。
项羽很疑惑。表面上项羽是婆婆,送汤送药。事实上,他很粗心。他是个傻小子,大大咧咧的,或者像武汉人说的“正派人”(没心计的美男子)。刘邦去项羽的军队道歉,说是大臣和将军合力灭秦。将军打河北,大臣打河南。不知道怎么先入关(其实是有预谋的,和赵高有交易的),这样久别重逢(像老朋友一样)。可惜将军因为小人的话误会了大臣(根本不是)。项羽一听,马上说,这不是你男人的部下曹说的。否则,我在吉翔怎么会这样?结果我稀里糊涂就把线人卖了。
项羽和刘邦确实大相径庭。项羽表面残忍,实则温柔;表面勇敢,实则脆弱。刘邦表面随和,实则狠毒;看似胆小,实则坚强。项羽性格暴躁易怒,稍有不快就会暴跳如雷,暴跳如雷,勃然大怒。但是几碗米汤就跟什么都没有一样了。刘邦呢?我可以暂时忍受这种懦弱,但是对不起。看看他。他就像一只玩老鼠的猫。
很明显,项羽是性情中人,刘邦是实用主义者。因为实用,他不怕用小人。因为他的实用性,他不怕杀死英雄。因为踏实,他不怕公开认错。只要他能达到目的,他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不像项羽,什么事情都是凭气质做的,而且以自己为荣,不肯认错。
但实用主义者刘邦会像项羽一样欣赏英雄,赞美崇高。他没有愚蠢地把敌人和自己分为义与非义,坚持敌人是坏人,自己一方是君子。如果他看到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真正的英雄,不管对方是敌是友,是为了自己还是反对自己,他都会由衷地敬佩和欣赏他。刘邦杀了韩信之后,又杀了和屠部落,集体处死,弃城于洛阳之外,并扬言谁敢收尸就杀谁。当时,梁的医生栾布刚刚回到洛阳,在彭越的手下,他平静地报告了任务的过程,然后扑倒在地上,崇拜彭越,痛哭。当刘邦看到栾布公然无视他的禁令,他勃然大怒,下令将栾布扔进油锅。栾布平静地走到油锅前,转身说:“我愿说一句话就死”(说一句话就死)。刘邦说,你说吧!栾布说,当年皇帝困在彭城,败在荥阳,危在高程。项羽之所以不能西征,是因为躲在大梁,与韩结盟。当时,只要王鹏稍微歪一下头,就不会有今天。此外,在垓下之战中,如果没有王鹏,王祥也不会被打败。现在世界安定了,难道王鹏不应该被封爵享受和平吗?没想到,皇帝仅仅因为他卧病在床,一次都招不到,就怀疑他谋反。拿不到谋反的证据,就找些小毛病来治他的死,把三家都宰了。我怕天下英雄,人人自危。现在,王鹏已经被皇帝杀死了。我活着有什么意义?请让我自己跳进锅里!刘邦听了,心生敬畏,立即下令释放栾布,封他为校尉。
栾布被刘邦释放,不仅是因为他感到内疚(彭越确实是无辜的),也是因为他尊重栾布的人格和品格。类似的事情也发生了很多,比如释放蒯通,赦免关高。赵的宰相关高因密谋刺杀刘邦而被捕。他在狱中受尽折磨,不肯背叛赵王张敖。刘邦很尊重关高这个人。查明真相后,不仅释放了张敖,还赦免了关高。蒯通反叛韩信,暗杀刘邦。事实都在,我也坦白了,但是刘邦没有杀他们。刘邦不是杀人犯。他杀英雄完全是政治需要,或者说是威权政治的需要。所以应该说,专制主义害死了韩信、彭越、臧否、陈毅、卢绾、黥布,差点害死了樊哙。刘邦的一系列屠杀,不过是“威权政治的一次必然操作”。只有这样,对于那些身上没有兵权和骨头的人,才不杀。因为杀了他们没有意义,不杀可以表现宽容,改善形象,政治上划算。况且刘邦确实对那些硬汉有敬意!
这和项羽有些像。
项羽也很尊重硬汉。鸿门宴上,范增虽多次示意,项羽无动于衷,但并未阻止“项庄舞剑意在重演”。可见当时杀刘邦还是模棱两可的,有点听天由命。但是樊哙进来之后,事情就变了。樊哙强行进入帐中,怒视着项羽,指着他的头发,裂着眼睛。这个形象让项羽大吃一惊。听说张亮是沛公的参与者(近卫),称赞他说:“壮士!”在樊哙淡定地喝了一大桶酒,生吃了一只猪腿之后,项羽对樊哙的“爽”产生了极大的喜爱。所以当樊哙回答说“吾死而不避,故我不能不饮”,并发表慷慨陈词,痛斥项羽“欲立功之人”,简直是“续秦之志”。项羽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做出了不杀刘邦的决定。显然,此时的项羽已经忘记了世界与自己脸面的斗争。他的内心只是对一个硬汉英雄的正直充满了崇敬和欣赏。
这就是审美态度。这其实是那个英雄时代的时尚。我一直认为先秦到汉初是我们民族最波澜壮阔的时代,是我们民族古代史上一个高不可攀的英雄时代。正如马克思所说,古希腊是一个高不可攀、一去不返的历史阶段。对英雄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审美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精神。韩信初到韩影时,还是个小小的公关先生。因为违反军法,依法应该斩首。十三名共犯已全部被处决。轮到韩信的时候,正好撞见刘邦的心腹腾公夏侯婴,大叫一声:大王不是要成就天下大事吗?为什么要杀一个壮汉!于是,“腾之言,壮貌,释而不切,而语之,大乐。”这里说的“外表强”,不是以外表来判断一个人,而是被他内在的气质所吸引。这是英雄时代人们特有的审美直觉,往往一目了然。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一夜之间靠布衣提拔起来的不凡之人,怎么会提拔的那么准?
项羽和刘邦作为这个英雄时代的顶尖人物,当然是英雄。不同的是,刘邦是流氓英雄,项羽是真英雄。正如简伯赞先生评价项羽所说:“他的勇敢、坚强、慷慨、率真、情感丰富,都是英雄的品质。”(简伯赞:《秦汉史》,11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1983。可惜他有勇无谋,坚定而不强硬,豪爽而不大度,坦率而有点小心眼,感性而感情用事,太任性而没有远见,这一点被喜于足智多谋,坚忍不拔,慷慨大方,精明,理性务实,高瞻远瞩,能克制自己的刘邦打败了。可以说,项羽的成败、功过,都在于他的英雄品质。因为这种气质是豪迈的,具有审美价值;因为是真的,不可能成功。项羽可爱又悲伤。
韩信可敬,可怜。韩信的可敬之处在于,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出身高贵,作为一个卑贱的人,却向往上流社会。这就是他和刘邦的区别。虽然刘邦在见秦始皇时说过“君子当如是”,但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任何行动和准备。刘邦的长处是善于学习,所以能在战斗中成长。凭借着极高的天赋和即兴发挥,最终成就了帝业。韩信是有备而来。他在别人家住的时候,在河边挨饿的时候,在项羽手下当大夫拿着戟站岗的时候,在刘邦手下接待客人的时候,他都是时刻准备着的。他信奉“既然上天给了人才,就让它被利用吧!”而且不相信自己这辈子永远不会出人头地。正是凭着这种信念,他背负着屈辱的重担;正是在这些斗争中,他脱颖而出。
韩信的悲剧在于他的不完整。这是他性格中固有的矛盾造成的。如果一个卑微的人是高贵的(刘邦没有这个意思,只是随波逐流),难免会有猜测。韩信就苦于这种投机心理。当他可以反汉的时候,他觉得不反汉更重要;当他不能反韩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真的很吃亏。他把的脑袋献给了钟。本来想买政治股,被刘邦抓住了,善于把握机会的刘邦看不起。柏杨先生说:“悲剧发生在韩信,并无谋反之意。要是有就好了。”(白阳:白,第122页。)那不太对。柏杨说,汉政府没有掌握韩信谋反的任何证据,仅凭告密者的口供就给他定罪,所以是“诬告谋反”。但就我所见,韩信和陈毅之间的情节似乎不是编出来的。韩信临死前说后悔没听蒯通的话,好像也没和好。当然,这可以理解为错失良机,也可以理解为有叛逆之心。但无论如何,韩信也不是没有任何悔意。不好的是他既有忠诚也有背叛,而且两者都不彻底。忠不能忠,但他不敢真。如果忠诚到底,那么,即使刘邦和吕后诬陷他,像栾布这样正派的人,也会出来为他说话,诉苦,打抱不平,或者日后平反。可惜都没有。如果走到最后,当然也很好。成功和失败不用多说,没什么好遗憾的。到时候他可以公然对刘邦说:我就是要杀了你这个人面兽心的畜生!是不是太好了,也许刘邦真的没有按照关高的例子杀他。关高的罪行有多严重,弑君,就是判凌迟死刑。但是,他在外表和一致性上是一致的。他一方面坚持赵王不是阴谋,一方面又坚持自己是逆天。结果他是大家眼中的英雄。哪像韩信这么胆小:说错了,但也不算太错;你不能说这是错的,但这已经足够错了既不是忠臣也不是反贼;你没有变好,也没有得到同情。你说这是错的!
总之,项羽是真英雄,彻头彻尾的英雄;韩信是一个奋斗的英雄,却是一个不完整的英雄。于是,项羽死得壮烈,韩信死得窝囊。摘自易中天《品仁录》,建议你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