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疯子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龙,女儿成为凤是很正常的。按照世俗的观点,谢彦波15岁是研究生,18岁是博士,显然是很多家长心目中最有前途的孩子。但对谢彦波本人来说,情况并非如此。虽然他是个神童,却被误认为疯子。你经历过怎样的波折?

谢彦波是个有天赋的男孩。他小时候是跟着奶奶长大的。他的父亲是湖南医学院的物理老师。1岁时,他被送到农村,由奶奶抚养。他的童年很简单。每天,他都听着乡下的鸟儿呱呱叫,听着奶奶的催眠曲。直到他到了可以上学的年龄,谢彦波的父亲才把他带回家。

当时他6岁,但他的父母发现谢彦波似乎有一些沟通问题。他还不会用第一人称说话。渴了就说“彦博要喝水”,饿了就说“彦博要吃饭”。有一段时间,他的母亲认为他智商有问题,但他的父亲认为他的儿子在学习方面很有天赋。

父亲经常和儿子聊天,开导他,引导他说话,与人交流。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谢彦波逐渐变了。在这个过程中,谢彦波的父亲惊讶地发现,他的儿子是个天才。他喜欢学习,接受知识非常快。从那以后,谢彦波的父亲开始教他一些超出他年龄的知识,但谢彦波吸收得很好。

二年级时,谢彦波开始做高中数学习题。初三的时候,他学完了整个初中的数学知识。四年级,他学完了高中数学知识。五年级开始学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答了很多习题。所有这些使谢彦波成为一个非常著名的神童。而且在小学期间,他参加了很多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和物理竞赛,每个领域都是名列前茅。

就这样,谢彦波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了。当时他才11岁,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学生。去少年班报到时,谢彦波摇着他的铁环,跟着老师来到宿舍楼下。一路上很多人对他投来羡慕的目光,但谢彦波在心理上还是个11岁的孩子,所以大家的目光对他没有任何影响。

在大学里,谢彦波继续他的学术研究,并参加了许多比赛,赢得了大奖。课间休息时,他并没有完全放空大脑,而是下围棋或者做一道题,计算量子化学。这种不同寻常的行为使谢彦波成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天才。但从那以后,他的老师们对他都有一种模糊的担心,就是他人际关系严重缺失,不会与人打交道,不会与人交流,怕影响他的生活。的确,谢彦波的晚年生活受到了他的老师的影响。

1982年,谢彦波提前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开始攻读硕士学位。18岁时,获得硕士学位,后师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攻读博士学位。此时的谢彦波光彩夺目,许多物理研究者视他为未来中国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人才。他本应在20岁前获得博士学位,但在人生的巅峰,他突然改变主意,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森教授。

安德森教授是他崇敬的导师,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谢彦波发现了安德森教授的一些理论错误,于是他进行了整理,但却遭到了安德森教授的严厉批评。谢彦波情绪激动。他无法与人交流,更不用说那些决定自己命运的人了。碰巧一位美国教授被一位北京大学的留学生杀害了。这件事影响很大,波及到谢彦波。他被美国列为潜在威胁,不得不赶紧回国。

之后,谢彦波行为怪异,经常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因此被视为疯子,他的科研之路也因此被抛弃。可惜这样的天才,因为人际关系问题,最后断送了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