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词典编年史
来源:中国翻译协会网
在很多全国性的翻译研讨会上,翻译同行都希望中国翻译协会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一本翻译知识词典。这种希望当然也是我们译协同仁的夙愿。然而,将翻译界的希望变成现实并不容易。《中国翻译词典》的编纂经历了一个积累的过程。首先,上世纪90年代,中国翻译协会已经开展了近十年的活动。十年来,《中国翻译》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在完成出版任务的同时,还抽出时间编辑出版了《翻译研究随笔》等7部翻译书籍和国内第一部《中国译者词典》。这些书的出版,为我们后来编纂这部词典积累了相关的资料和经验;第二,中国翻译协会一直非常重视翻译的学术交流。十年来,在文学、社科、科技、外事口译、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等领域举办了20余次全国性翻译学术研讨会和论坛。每次会议都有近百人参加,提供了近百篇学术论文。这个团队及其研究成果也为编纂这部词典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第三个也是更重要的积累是,《中国翻译》杂志创刊十年以来,团结了一大批在翻译方面有专长的优秀作家和一大批热衷于翻译学术交流的读者。他们都是编纂这部词典的取之不尽的人才。
在对汇编进行初步考虑后,我们着手寻求出版社的支持。1991武汉大学英语系教授郭先生来京开会,向我询问辞书编辑的进展情况。他谈到湖北教育出版社外文编辑部打算用中国的翻译知识编写一部百科词典。这个题目完全符合我的想法。我让他回武汉后给我安排这个。1991 3月,湖北教育出版社外文编辑室主任唐瑾女士给我来信,请我牵头编辑《中国翻译大词典》,然后带着她的想法和双方初步讨论的编纂大纲来京商谈。5月,该社副主编赵寿福先生和唐女士再次来京,与我商谈这部词典的编纂大纲和出版事宜,并同时签订了出版合同。在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可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这部作品上。
1991年9月,为集思广益,动员翻译界人士参与编纂,我们在《中国翻译》杂志上发表了《呼吁翻译界人士支持中国翻译词典编纂》一文,介绍了这部词典的编纂大纲和思路,欢迎翻译界人士提出建议,为这部词典撰写词条。这篇文章发表后,翻译界的同仁纷纷撰文回应,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组建《中国翻译词典》编委会。邀请老一代翻译家王、葛宝全、叶水富、担任编辑顾问;高莽、、罗、刘、马祖义、黄邦杰、徐军、、杨子健、张进、徐世谷、方梦之等28位来自有关单位的学者应邀担任编委。陈炎田、袁金祥为副主编。
本词典的编纂大纲及编纂后的基本情况:
1.本词典为翻译词典,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强。其读者是翻译家、翻译教师、从事中外文化科技交流的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外语系师生。
第二,这部词典有3700多个词条,2452个单词。包括: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术语、翻译人物、翻译历史故事、翻译知识、翻译与文化交流、翻译作品、翻译社团、学校与出版机构、翻译百家争鸣等等。这本书的正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综合条目,以条目的形式介绍以上九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是“翻译的百家争鸣”,介绍了200多位中外翻译家的翻译观。正文后有如下附录:1?中国翻译大事记;2?外文翻译大事记;3?汉英中国文学作品书名目录(部分);4?外国文学名著名的中外比较目录(上):5?中国当代翻译论文索引;6?世界著名电影名称英汉索引;7?联合国和有关国际组织,职位和头衔,以及国际文件和条约的翻译清单。
3.这部词典的书名由钱钟书先生题写,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吴秀泉写了贺词。著名翻译家和翻译老手季羡林、叶君健和叶水富分别为本词典作序。英国著名华裔作家韩致信祝贺《中国翻译词典》的出版。
4.由于这部词典的编辑工作繁重,加上我本人业务工作繁忙,这部词典的编辑进度被耽误了。我从公司退休后,尽我所能编辑和审核稿件。终于在1996开始陆续发表文章,在1997+01发表第一版,印了2500份。2005年5月,出版社发函讨论再版事宜。由于工作量大,双方都觉得不可能实现修改再版。然而,根据市场需求,出版社于2005年6月出版了第二版,印数为4500册。
5.2002年9月,中国翻译协会和有关单位在山东烟台召开了“全国翻译词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这是第一次以翻译词典研究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会议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谈谈编纂这部词典的编辑思路。在此,我从我的书面发言中摘录两段如下,并向翻译界人士作出解释:
我编写这部词典的思路是,把翻译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展现给广大读者(翻译专业人士和非翻译专业人士),充分拓展翻译的文化内涵、文化氛围、促进作用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我想用各种词条总结一下百科全书式的翻译知识(包括与翻译活动相关的事件),让读者阅读大量的翻译知识。要欣赏翻译的浓郁文化气息,读者要看到翻译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也有属于自己领域的知识海洋,有辉煌的历史,也有它在风云变幻中留下的痕迹。我们应该为翻译创造一个展示平台,展示翻译活动中有趣的故事和发人深省的事件。
我敢牵头编辑这部词典,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在中国翻译协会的工作条件。由于我负责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工作和《中国翻译》杂志编辑工作近十年,接触了很多知名译者和大量作者,也接触了很多翻译出版界的前辈。他们是这部词典的主要撰稿人。我让他们想出自己熟悉的或者自己研究领域的相关术语。这样做的结果是:物品丰富多彩(不是编辑部几个人设计的),物品档次高,有吸引力,物品质量也上乘。所以,总的来说,这本字典(这种排列的字典)更好看。1998,这部词典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我觉得主要是颁给200多位翻译界的知名人士和学者。他们为这部词典撰写了很好的词条,以促进翻译事业,并向全社会展示了中国悠久的翻译事业及其辉煌成就。
这部词典编好后,我拿着编纂提纲向我的老师季羡林教授汇报了编辑进度,并请他作序。不到一周,我就收到了他秘书的序言。这是一篇精辟论述翻译与文化交流、翻译与文化繁荣的重要论文,写得很好,值得向世界推荐。
7.这部词典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老一辈译者的深切关怀和热情支持。卞、葛宝全、叶水富、、许渊冲、刘忠德等许多老先生也热情地为这部词典撰写了词条。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去世,但他们留下的珍贵话语将永远活在读者心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外语研究所的许多专家,以及一些高校的翻译人员和教授,也为这部词典撰写了大量词条。他们留在字典里的研究成果和论述,总会给读者带来乐趣。
(本文作者林黄田是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