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糟透了
但有时候感觉确实反映了部分真相。一方面,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得不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不断推迟就业的时间节点;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急需各类人才,但环顾四周,无用之人少,找到合适的员工越来越难。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尤其是结构性矛盾在加剧。
这说明大学的产品——本科毕业生——并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至少不完全符合。为什么会这样?在我看来,除了快速扩招、盲目扩大规模和大学评价教师的方式之外,至少还有三个更根本的弊端——我称之为“刻舟求剑”、“陪太子读书”、“纸上谈兵”——正在严重影响中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如果不能克服这些弊端,建立全新的教育模式,大学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将是一句空话。
缺点一:雕舟求剑
“刻舟求剑”是指目前的本科教育严重滞后于外界的快速发展。国际上,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正在引领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浪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开始颠覆整个传统社会的结构和运作。国内方面,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正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技术变革的速度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这使得自19世纪以来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大学教育体系遭遇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根本跟不上步伐。正如谷歌高级副总裁Rosemburg所说,“不要成长为专业人士,因为你的工作会改变。现在科技的步伐变化太快,专家会无所适从。”
更大的麻烦是,20年后,这个世界可能会变成一个以我们今天的知识和眼光无法理解的世界。那时人们面临的问题可能和今天完全不同。这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将不再能够从现有的“知识储备箱”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而只能根据新的变化了的情况,通过合作协调来解决问题甚至危机。这就要求大学教育要摒弃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专业化教学模式,建立以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合作精神、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
然而,自从1952按照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建立了以高度专业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体系以来,专业化的思想已经在中国大学根深蒂固。不仅是大学,还有社会。学生如果不学习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技能,就跟南方人不吃米饭一样,没有想法。大学抛弃了中国古代“重教轻术”的优良传统,正在退化为职业技术培训学院——不是说职业技术培训学院不重要,而是它们承担着与大学不同的使命——这使得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常常遭到强烈的反对,特别困难。一个危险的信号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学生在大学接受的专业训练程度越高,毕业后适应、调整和转型的空间就越小。就像在船舷刻记号的楚人,怎么能找到自己的剑呢?
劣势二:陪太子读书
“随太子读书”是指大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我们还没想清楚。按照现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大学是由各个专业系组成的。他们是大学里的“诸侯”,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不一定和大学的整体利益一致。院系管理人员和教师最关心的是专业教育。这不仅是因为这是他们的偏好,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由于长期专业训练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习惯性地按照培养专业研究人员的思路和模式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就像他们的老师所做的那样——力图让每个学生的专业基础更扎实,专业能力更强。其实这是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是本科培养模式。
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学生,将来都想从事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社会也不需要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从事科研工作。更明显的事实是,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也不会从事科研工作,同时社会能够提供的科研工作岗位也非常有限。据统计,各专业本科毕业生最终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的比例不超过10%。即使在科研领域,根据一项对近几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学专业的研究,约85%的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不是生物学毕业的。既然90%以上的人毕业后都不会从事专业的科研工作,为什么还要按照培养不到10%科研人员的模式来组织本科教学?为什么高校和院系要把所有的资源和精力放在不到10%的人身上?为什么90%以上的学生要成为不到10%学生的“陪读生”?这不是巨大的浪费吗?似乎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应该是,“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独木桥”,学校的本科教育资源大部分以不培养专业研究人员的方式投入到90%以上的学生身上,而少量资源以培养专业研究人员的方式投入到不到10%的学生身上,各有所长,各有所为。
历史上,美国顶尖大学也有过类似的争议:本科教育是否应该采取与研究生教育相同的模式?大学是要以成为学者、科学家、大学老师或研究型博士为目标来招生培养学生,还是要成为未来各行各业的成功领袖?如果是前者,招生时要尽可能选择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如果是后者,除了学习成绩,还要参考那些对成功更关键的品质:动力、热情、毅力、道德责任感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等。20世纪60年代,美国受到苏联航天科技的挑战,对科技人员的需求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争议达到高潮。但即便如此,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等顶尖私立大学也没有选择前者,而是坚定地把培养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作为大学的根本使命。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本科阶段,大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热情、勇气和毅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敏感性、洞察力和责任感,等等。对于今天的大学教育来说,这是更基本的挑战,也是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学生出校门,大学给了他们什么?是毕业证,成绩单还是别的?我曾经让几个大公司的老总列出企业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品质,其中重合度最高的是:人品好、身体好、人缘好、点子多。至于大学和学生最看重的考试成绩、英语水平和艺术特长,他们根本不在乎。面对如此大的差异,大学应该做哪些努力来满足用人单位的这些需求?
缺点3: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是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太多——很多其实已经过时——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系统联系。学生背了一大堆用来应付考试的理论、名词、术语,却对现实世界缺乏认识、理解和同情,甚至漠不关心。以经济学教育为例。很多同学熟悉帕累托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勒纳指数、精炼贝叶斯均衡,却看不懂一个基本的企业财务报表,这不是很奇怪吗?在一学期18周的教学计划中,至少有17周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学生如何有机会知道现实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脱离实际的教学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只能根据现成的理论、知识和数据做外围辅助工作,而很难从无到有找到开展开拓性领导工作的新途径。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却拿不出原创的想法、方法和模型。一旦面对前所未有的新领域或危机,他们就不知所措。这是中国社会缺乏自主创新成果的根源,也是重大灾害面前效率低下、损失巨大的重要原因。的确,在全球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将欧美的新鲜事物快速引入中国,甚至因为中国市场广阔而获得比欧美更大的成功和商业利益。但是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想出一个全新的东西——比如谷歌、优步、推特等等——让欧美发达国家模仿中国呢?
美国顶尖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千方百计提供机会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以MIT(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其核心理念是“关心真正的技术和世界”。教授鼓励学生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并解决它们。有时,教授会把学生扔到印度的穷乡僻壤,让他们在没有互联网、数据、信息和任何以前的研究成果的情况下,研究真实的事件和问题。有意思的是,美国顶尖大学的课堂对笛福的《鲁滨逊》特别感兴趣,经常让学生想象如果身处《鲁滨逊》的环境中,如何解决各种问题。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的很多理论都是从罗宾逊的论述开始的。
所以,相比“中国大学的教育质量是不是在下降?”,更有价值的问题可能是,各个大学应该反思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改进自己的本科教育,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这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根本。毕竟在一个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如果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可以“用脚投票”,选择自己满意的教育。社会机构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