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街的良渚文化

每当人们说起“良渚”,自然会想到“良渚古玉”。它以坚韧的质地、古老的年代、奇特的造型、神秘的装饰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早在清代,嗜玉如命的乾隆皇帝就命人广泛收集江浙出土或传世的玉琮、玉璧、玉皇等玉器,然后亲自作诗题字,或作考证,命玉工雕琢,保存在皇宫的宝库里。一些珍贵的良渚玉器流传到国外,成为一些博物馆的珍品,至今仍让国人感到十分痛心。随着以田野发掘为基础的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中国掀起了一股全新的考古浪潮。北京周口店旧石器遗址、河南渑池仰韶文化遗址、安阳殷墟、山东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相继被发现,成为历史学家关注的焦点,而曾经的“异乡”江南,自然成为考古学家“遗忘的角落”。良渚古玉虽已出现,但常被视为“汉玉”或“周末期”,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江浙一带的一些有识之士并没有气馁。他们开始参观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古玉,追溯我们祖先的活动。

1906年夏天,神威先生曾经在浙江湖州前山阳捡到一些石器。1934大旱期间,沈先生趁湖水下降之机,再次采集到许多石器,从而发现了前山阳遗址。1935年,杭州的何天星先生还在良渚镇寻山、长明桥等地收集了一些陶器和石器。但由于这些都是零星的收藏,数量较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次年7月,当时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石先生在其家乡良渚镇寻山附近发现了古文明遗址和遗物,并在1937进行了三次小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和地表遗存。后来根据这些发现,他编写了《良渚-杭县二区黑陶文化初步报告》,发表于1937。建国后,由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太湖流域广泛发现了与良渚遗址内涵相同的文化遗址和遗迹,地方特色十分显著。因此,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的师生在8月份编写《中国考古学》初稿1958时,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一节中将太湖周边出土遗存的文化内涵命名为“良渚文化”。1959-65438+2月,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因首次发现太湖流域周边类似遗存,正式命名为良渚文化,代表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文化,为太湖流域周边史前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

后来,随着江苏吴县草鞋山、上海青浦福泉山的发掘,特别是1983以后,一系列重要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如浙江余杭矾山、关晖山、安溪尧山等权贵大墓和祭坛或大型建筑的基座,以及江苏昆山昭陵山墓地等,使良渚文化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学术界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良渚文化,掀起了研究良渚文化、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热潮,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果。1994年,国务院将良渚遗址列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文件清单。同时,良渚遗址群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被国家文物局向国务院推荐为“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突破,良渚文化被视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实至名归。良渚文化涵盖的空间非常广阔,包括长江下游太湖周边36500平方公里。大致范围是:黄河流域以北的苏北鲁南地区,以南的浙江宁绍平原,以东的太平洋西岸舟山群岛,以西的安徽、江西。良渚文化虽然流传如此之广,但它有一个中心区,位于杭州余杭区良渚镇(良渚文化最早的发现地)瓶窑镇。我们称之为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是古代良渚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

良渚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就像我们后代的朝代一样,一代一代。良渚文化根植于7000年至6000年前的太湖地区马家浜文化,通过6000年至5300年前的崧泽文化发展而来。后来发现的马桥文化是否是良渚文化的继承者,目前还缺乏考古证据,尚无定论。良渚文化的确切时间也已经通过科学测定方法确定——c 14,距今5300-4000年。

因此,良渚文化可以简单概括为: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000年间,生活在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先民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史前文化序列中的宗法阶段。

良渚文化以精美的玉雕和礼制文化、连续的稻作耕作生产方式、建造大型工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体系、以制作丝绸、玉器和黑陶为主的手工业或商业而闻名于世。其中,以玉文化为载体,从凝结在物质中的文化中分离出来的精神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发现良渚文化的英雄——何天星和史

何天行先生(1913—1986),浙江杭州人。他的父亲何公旦,擅长医学、诗歌,是近代浙江的名医。他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何天星排行第三。他的几个兄弟姐妹也挺有名的。二姐何文如是浙江美术学院原院长,一代画家潘天寿之妻。他的弟弟何仁也是一位著名的医生,曾担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在这样优越的家庭环境下,何天星先生从小熟读古文,背诵诗词,为文化史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在1935之前,盗挖文物之风就盛行于良渚,当时叫杭县,但很多石器和黑陶很少有人注意。当时人们没有看到其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往往随着发掘而废弃,所以很多石器和黑陶经常散落在盗坑附近。65438年至0935年,盛年的何天星先生在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四年级读书。开设的课程中,有一门是考古学,他很感兴趣。因此,他经常利用假期去拜访人们,包括良渚,并收集各种古代文物。他凭着对古文化的了解,对考古的浓厚兴趣和对人才特有的敏感,敏锐地意识到,杭县良渚散落在民间的石器、玉器、陶器绝非一般物件,良渚地区是一处优秀的古文化遗址。1936、65438+2月至1937年,以史先生为主体的省西湖博物馆正式发掘良渚地区,正式确立了良渚文化这一浙江古文化的存在,从而证实了何天星先生的伟大发现。

1935年冬,何天星先生在良渚遗址考察时,发现一个椭圆形的黑陶盘,上面刻有十几个符号。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符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有7个符号在甲骨文中发现了同形异义字,有3个符号在金文发现了同形异义字,从而得出这些符号是早期象形文字的结论,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和肯定。将这些版画定性为文字而非图画并不容易。他需要勇气和知识。何天星先生对珍珠很有眼光,成为发现良渚黑陶文字的第一人。

何天星先生在发现良渚的石器和黑陶并认识到其重要价值后,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大多是在发掘和考查收藏。1937年4月,他完成并出版了《杭县良渚镇石器与黑陶》一书,被视为吴越史地研究会的第一部丛书,受到蔡元培先生的高度赞扬,并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可想而知这是怎么回事。该书以中英文出版,1939海外传播。是较早向海外介绍良渚文化的书籍,也是良渚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

何天星先生的《杭县良渚镇石器与黑陶》一书出版后,何天星先生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如苦干之乡般迷恋良渚文化,长期坚持不懈地默默调查研究良渚文化,不断撰写发表系列文章,直至去世,为良渚文化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石先生(1912—1939)出生于杭州余杭良渚镇的一个贫困家庭。他从小就很聪明。中学毕业后,他考入浙江省高级工业学校(浙江大学的前身)美术班学习绘画,虽然家境贫寒。这个部门半工半读,但为以后在博物馆和考古发掘方面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1936年5月,西湖博物馆在杭州发掘了一个叫古荡的遗址。当时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石先生也参加了发掘。在整理出土文物的过程中,有几件物品看起来很眼熟,特别是一把带孔的石斧,引起了石先生的注意。这种石斧在他的家乡良渚盛行,尤其是盗玉。这两个地方的石斧有什么联系吗?良渚为什么会出土这种石斧?这些问题促使史先生回到良渚进行调查。经过多次调查,石先生收集了一些陶器碎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他隐约觉得良渚好像有一处古遗址。将这些情况和想法向当时的西湖博物馆馆长董先生汇报后,在博物馆的同意和支持下,石先生开始主持良渚遗址的正式田野考古发掘工作。1936至12-1937至3月,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从科学发掘的角度证实了良渚地区古文化遗存的存在。

有了第一手的考古发掘资料,石先生开始撰写考古发掘报告,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才完成,题为《良渚二区——杭县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以下简称“良渚”)。在书中,石先生充分认识到良渚遗址古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文化中的重要性。虽然他当时认为这个古文化是龙山文化的一个分支,与后来认定的事实相违背,但应该说一个年仅25岁,又不是专业考古学家的年轻人做出这样的学术判断还是很有价值的。其实他对自己取得的成果并不满意,还想继续探索考证。然而,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粉碎了他的计划。同年2月24日,65438+杭州失陷,石心清先生撰写的《良渚》印刷被迫中断。随西湖博物馆迁往浙南,不久参军,在瑞安县抗日自卫协会工作。1938年,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良渚》一书几经周折才勉强在上海出版,而很多被视为珍宝的出土文物却因为来不及移动而毁于战火。更不幸的是,这个本应在良渚遗址发掘和研究中大有作为的年轻人,却在1939年5月因猩红热而英年早逝。

石考古发掘报告何天星先生和石先生为良渚文化发掘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因为他们的发现,才有了今天。他们是坐在同一条长凳上的两个先驱。

良渚祖先——良渚人的起源

某考古文化是指某史前人类群体活动的遗存,良渚文化是良渚文化和社会群体活动的遗存。在这里,我们把这个群体——良渚先民称为“良渚人”,即良渚文化是良渚人创造的,良渚人是良渚文化的主角。

那么,良渚人属于什么部落,是土著还是迁入的?

古代传说中的“良渚人”考证

在古代传说中,有蚩尤、房丰、宇文等部落,在时空上与良渚文化时期大致重合。所以学术界主张好人属于以上任何一个部落。但古代传说中的良渚人是哪个部落或国家的?可以和某个国家、部落或者部落联盟匹配吗?我们也来考证一下。

良渚文化的玉器上有一个非常神秘的图案,反复出现。这个图案特别像一个英勇的战神,让人想起好战的蚩尤。传说中的蚩尤是中国东南部的蛮族。他非常勇敢和好战。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与其他部落争夺地盘,屡战屡胜,被尊为战神。然而,当他与中原南部的黄帝部落开战时,最终被更强大的黄帝部落击败,成为一个勇敢而又有技巧的失败英雄。这个传说与良渚文化的氏族、地理面貌和传说非常吻合:良渚文化中的石霰非常发达,说明良渚人也是勇敢坚强的;蚩尤战争胜利的时候,也是良渚文化非常发达的时候。蚩尤最终被黄帝打败的时候,正是良渚文化衰落的时候。蚩尤其他几个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都属于东夷集团,居住在山东和长三角地区。在蚩尤部落中,有一个以九黎为首领的大部落联盟,其分布范围包括良渚文化的所有地区。所以强大的良渚人应该是九黎民族之一。九黎民族有一个羽人或羽人。他们信仰鸟兽,视鸟兽为祖先,所以信仰和崇拜鸟兽图腾。在良渚文化中,玉器上神秘图案的下半部分似乎像鸟兽,也是良渚人崇拜的图腾。所以良渚人可能是羽人,也可能是羽人。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良渚国方是古史东夷群之一蚩尤部落群中的九黎部落联盟,良渚人是九黎部落中的羽人或羽人。

从史籍中寻找“良渚人”

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处于无史料记载阶段。从良渚文化的下限开始,这一地区的历史记录开始于不到1000年。有越人和吴人的记载,这两个部落是在良渚文化之后不久,在良渚文化的地域范围上登上历史舞台的。良渚人和吴人、越人有关系吗?有人认为良渚文化是吴古文化之母,是吴文化的基石,与吴属于同一个部落的两个中心。

一般分析如下:

浙江宁绍平曾是越人发展的基本场所。距今2万-6.5438亿+年间,自然界变化频繁剧烈,越人祖先在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在宁绍平原繁衍发展。但到了约654.38+0.5万年前,宁绍平原自然环境恶化,迫使越南人多次大规模迁徙。在1,000年前的一次迁徙中,其中一支跨过钱塘江,进入浙西、苏南丘陵地区。此后,他们在这一带生活繁衍,逐渐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所以良渚人的祖先是越人。正式进入历史时代的吴越,应该是良渚人和吴越人有某种联系的证明。

良渚人的生活环境

良渚文化如此辉煌,一定是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下发展起来的。那么良渚人当时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不断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呢?通过对大量考古发掘的研究,以及对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孢粉资料的分析,对古代良渚人的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大致的描述。

约1万年前,良渚人生活在一片汪洋之中,但在今天的良渚遗址群南北两翼有两座岛屿,还有许多孤岛。良渚人的祖先当时就生活在上述两个岛上。那时,岛上森林茂密,到处都是溪流和泉水。良渚人的祖先不缺燃料和饮用水,渔猎所得的食物也很丰富。咸潮不如这些岛屿的几个山盆和山坡,小规模的农业还是可以经营的,因为水稻种植技术此时已经被良渚人的祖先掌握得非常熟练了。7000年后,海水开始退去,大大小小的山丘开始不断延伸。山丘间开始形成沼泽平原,平原上分布着许多孤丘。这些孤山中较高的一座在海退前就存在,一些较矮的在海退后暴露出来。此外,还形成了湖泊和河流。湖泊当然是咸的,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在汛期是湖泊,在旱季是沼泽。总的来说,良渚此时的生活区域具有丘陵、孤山、沼泽平原与河湖相间的自然环境和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回归是一个持续数千年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海平面的逐渐下降,丘陵和孤丘的范围不断扩大,新的孤丘不断出现,良渚先民的活动区域不断增加。当沼泽平原首次出现时,这些土地毫无利用价值。但随着海岸的不断后退和河流的连年泛滥,沼泽地面的高度增加,沼泽的盐度被稀释降低,沼泽平原上的植物和淡水生物开始增多,自然环境逐渐改善。

在这个过程中,良渚人的祖先也开始利用和改造这片沼泽平原。起初,他们仍然住在南北两排小山上。后来,无数的孤山成了他们开辟沼泽平原的跳板。穿过这些孤独的山丘,他们逐渐下降到平原,并从平原较干燥的地方逐渐向外围发展。在开发过程中,他们受到咸潮和洪水的威胁,但由于背靠孤山,在环境恶劣时可以向他们撤退,所以他们对沼泽平原的利用和改造有恃无恐。他们依托孤立丘陵的地形,居高临下,选择有利地形围堤筑塘,拒绝蓄盐蓄光,种植水稻,并逐渐排干沼泽,将聚落从丘陵、孤立搬到平原,在平原上建立聚落。

就这样,经过几代前人的艰苦探索,在良渚文化的良渚人时期,也就是距今5000年左右,气候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暖湿阶段。气候温暖,沼泽平原上开始出现樟树、桑树、棕榈、麻籽等常绿阔叶林,河网密布。当时的水域面积还是挺大的。良渚人生活在地面以上的斜坡或土堆上。他们种植水稻,制作精美的玉器、石器和陶器。他们还养蚕织丝,用树做船,在清澈的河上捕鱼,互相交流。

就这样,良渚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生活似乎一年比一年好。气温不知不觉下降,凉爽干燥的气候使河水向下退去,许多小河干涸了:原来淹没在水中的土地露出来了;沼泽明显减少了。良渚人高兴极了,搬到了一个比较低洼的地方,靠近水源,适合种水稻。他们扩大了土地上种植水稻的面积,在平地上建起了干柱新居。他们周围的植被也在悄然变化。常绿阔叶林少见,针阔混交林明显增多,柳树、松树、样树、柏树开始出现。水草越来越少,也不太在意。但随着许多河流的消失,他们取水越来越不方便,于是又学会打井,部落范围进一步扩大。此时的良渚人意气风发。他们在顺应自然的同时,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开拓精神,积极改造自然,创造和发展良渚文化。

岁月仍在流逝,良渚人似乎没有意识到灾难即将来临。到良渚文化末期,距今约4000年。气候再一次显示了它操纵一切的力量。气候再次转暖,海平面逐渐上升,良渚人生活的大部分地区又回落成一片汪洋。在海水的支撑下,峡江因为不能向下流动而四处泛滥。良渚人突然发现自己和大自然相比是多么的脆弱。面对着周围白花花的一片,良渚人悲哀地发现,他们要么是在洪水的围困下等死,要么是背井离乡,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

良渚人的下落

良渚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心灵创造了辉煌,引领良渚文化走向文明时代。然而,这个在当时相当发达的古文化,在1300多年后,突然像一颗五彩流星一样神秘消失,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谜。为此,人们多方收集数据和论据,希望能解开这个永恒的谜团。

海侵摧毁了良渚社会吗?

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6000年),全球气候变化,梁文化晚期,气候变暖,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少数高地和丘陵外,全部落入汪洋之中,造成大规模海侵。这次海上入侵对发展了一千多年的良渚文化是毁灭性的。大多数居住区被洪水淹没,设施被毁。良渚先民赖以生存的农业土地常年被淹没,良渚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生活的地方,或迁或亡,辉煌的良渚文化被入侵摧毁。所以今天我们一般会在两岗文化遗址上发现洪水的痕迹——淤泥、泥炭、沼泽层。可能一些良渚文化遗址还深埋在太湖底呢!

洪灾打败了良渚人吗?

良渚文化晚期,太湖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湿润。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摄氏度,年降水量多200-300毫米,降雨量明显增加。再加上当时的海平面比以前高了2米左右,留在内陆的水没有排好,势必造成大洪水。所以,当山洪暴发,河水上涨,洪水泛滥,土地被淹,黄河长江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的土地被汪洋覆盖,人们只能躲避或逃往外地。良渚文化原本发达的设施瞬间被摧毁,其农业用地常年被淹,已无法以农业为生。特大洪水灾害已持续数年,良渚人已无法生存。剩下的人只能苟延残喘相当一段时间。于是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有的南下,有的北上,被迫大规模迁徙,长途跋涉,四处漂泊,寻找和创造第二个家。所以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突然消失,出现了几百年的空缺。

一支南下的分支在到达粤北(今广东省北部)后融入石碣文化,而其主体则渡河到达中原,在那里与龙山文化的先民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良渚部落是一个强硬的部落,但是到了中原之后,遭到了当地部落的强烈反对。在这种情况下,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良渚人最终在中原各部落的联合抵抗下被打败,未能在中原立足重建自己的文化,最后不得不被胜利者吸收、同化、融合,所以龙山文化中出现了那么多好的、明确的文化因素。

战争导致了良渚社会的失败吗?

良渚社会时期,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有很多类似的部落国家。随着古代国家政治的加强,拥有王权、军权和神权的统治者在国内实行血腥统治,在国外聚敛更多的财富,扩张领土和人口,与周边部落古国进行激烈的掠夺性战争。良渚部落本来就是当时最发达最强大的一个。但由于贵族领袖日益奢侈,社会生活普遍追求享乐,非生产性劳动支出占社会相当大的比重,社会基层越来越不堪重负,经济基础越来越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导致社会矛盾激烈,内斗和山痒,危机四伏。整个社会越来越缺乏控制力,国力日益衰弱。在这种情况下,取胜的优势在频繁的战争中逐渐丧失,外敌入侵无法抵抗。良渚文化终于要灭绝了。

良渚文化真的消失了吗?

遭受过海上入侵、洪水或战争重创的良渚人,除了大部分,还有一部分幸存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勉强能维持生计。数百年后,气候变得干燥凉爽,积水消退。另一个部落马桥文化的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他们的生活似乎一年比一年好,气温不知不觉下降,凉爽干燥的气候让河水逐渐退去,原本淹没在水中的土地露出来,沼泽明显减少。马桥文化的人从残存的良渚人那里吸收了良渚文化的元素,想把它发扬光大。但又受到其他文化的入侵,以包容的态度吸收其他外来文化,使得良渚文化在马桥文化的人们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马桥时期的陶器制作并不精细,形制也比较简单。但玉器不仅品种少,而且质量差,雕刻差,社会生产力水平远不及良渚文化。所以良渚文化并没有突然神秘消失,马桥文化的先民才是她的主要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