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邮政编码及地址介绍
河南大学简介河南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这里曾经是河南宫媛的所在地,1903和1904年举行了最后两次国考,几千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1912年,以林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欧美曙光初现、辛亥革命胜利之际,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历经中州大学、第五届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于1942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六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独立组建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系、金融系划归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来经过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于1984恢复河南大学校名。6月65438+10月65438+2008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订* * *建设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属高校行列。2065438+2006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65438+2007年9月入选“双一流”高校名单。
建校百年来,河南大学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又一代学者的精心铸造下,逐步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素”的优良校风和高瞻远瞩、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锲而不舍、自强不息、兼容并蓄、不华而不实、严谨朴素的河大。在、冯友兰、董作斌、冯景兰、罗、、罗廷光、肖宜山、范颖川、毛、、季、、任、党洪欣等名师的指导下,河南大学培养了近60万名各类人才。何达大学校友中,有57名院士和教职工,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近150人。许多校友,如、袁、王、、、邓拓、白寿彝、、高、、姚银雪、周尔福、吴强、马可、赵九章、梁光烈等,都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社会人物。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扩大招生、建设新校区,在提高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学术水平、扩大发展规模、办学空间、对外开放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成为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它是世界大学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的成员。河南大学现设有文学、历史文化、教育科学(师范教育)、哲学与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法学、经济学、商学、新闻传播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数学与统计、物理与电子、化学与化工、材料、计算机与信息工程、软件、环境与规划、生命科学等院系。土木建筑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体委办公室)、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教研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淮河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院、护理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欧亚国际学院、迈阿密学院、国际中文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现有98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职工4300余人,其中专兼职院士14人,高级职称1700人。全日制在校生50000人,其中研究生近1000人,国际学生700余人。学校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效显示与照明技术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黄河中下游特种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学、数字地理技术实验室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黄河文明部建设的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1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拥有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体育艺术教师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优秀中华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5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有出版社和各种学术期刊,图书馆有纸质图书520万册,电子图书700多万册。校园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4.38+0.47万平方米。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近年来,* * * * *、李克强、江泽民、贾庆林、李岚清、吴官正、李长春等领导同志先后来校视察,对河大的发展寄予厚望。2004年7月,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河南大学办成全国一流大学”。2012年9月,时任* * *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为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题词“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将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给予重点支持。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全国一流大学”,河南省人民政府还专门颁布了河南大学振兴规划(2011-2020),进一步确立了河南大学的重点建设和发展。自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大学行列以来,学校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适应一流大学发展的大学治理体系,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攀升。到2035年,以文、理、医、工为主的一流学科体系更加完善,若干重要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基础。到本世纪中叶,跻身综合性、研究型、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