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数学的有趣故事。

1.符号“+”和“-”是一个德国人在500年前首次使用的。在那个时候,它们没有“加”或“减”的意思。直到300多年前,它才被正式用来表示“加”和“减”。

2.“七巧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七巧板,由七块拼成一个很大的正方形薄板,拼出的图案五花八门。后来流传到国外,被称为“唐图”。“七巧板”流传到今天,成为人们喜欢的一种智力玩具。

据说早在4000年到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滴漏仪器计时,这种仪器叫做刻字。

三百多年前,一位英国数学家首次使用了乘法符号“×”。因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所以他斜着标出了加号。

5.公元前46年,罗马总司令朱利叶斯·凯撒指定了历法。因为他出生在七月,为了显示自己的伟大,他决定将七月改为“儒略月”,所有单月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就多了一天。二月是古罗马处决囚犯的月份。为了减少被执行死刑的人数,二月减少了1天,为29天。

6.小方是个木匠,但他很傲慢。一天,大师问他:“桌子有四个角。我砍掉一个,还剩几个?”小方说4-1=3,三。大师告诉他有五个人。

7.数字娱乐协会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位学友进京赶考。当他们到达考试中心时,已经太晚了。考官说:“我做了一副对联,你对了就让你进考场。”考官的对联是:一叶孤舟,坐两三个学生,用四桨五帆,过六滩七湾,已很晚。

苏东坡的底线是:十年寒窗,入九十八院,抛却世俗欲望,苦读五经四书,三番两次应试。今天,他必须成功。

考官和苏东坡都把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嵌在对联里,生动地描写了读书人的艰难困苦。

8.错误的小数点

学习数学不仅要解题正确,而且要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不出错。

美国芝加哥一名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妇人在医院接受小手术后回家。两周后,她收到了医院的账单,金额为63440美元。当她看到如此庞大的数字时,不禁大吃一惊,倒地而死。后来有人跟医院核实,结果是电脑把小数点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支付63.44美元。

一个错误的小数点实际上会害死一个人。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小的误差都不能忽略。

9.21世纪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世纪是计算年龄的单位,一百年就是一个世纪。

第一世纪的开始年份和结束年份分别是1和100。一个常见的错误是,有些人把起始年份当成了年份零,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和我们的习惯,因为一般情况下,序数的计算都是从“1”开始,而不是从“0”开始。正是这种误解导致了世纪末的年份是公元99年的误解,这也是1999被错误地认为是二十世纪末的年份,2000年是二十一世纪初的年份的原因。因为AD计数是序数,所以应该以“1”开头,21世纪的第一年是20065433。

10,布冯测试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邀请了许多朋友到他家,做了一个实验。布冯在桌子上铺了一张大白纸,上面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还拿出许多等长的小针,针的长度是平行线的一半。布冯说:“请随便在这张白纸上留下这些小针!”客人们照他说的做了。

布冯的统计结果是:大家* * *投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布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每次你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你扔的次数越多,圆周率的近似值就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布丰实验”。

11,数学魔术师

1981年夏天的一天,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一名来自印度的37岁女性。她的名字叫沙贡塔纳。那一天,她将与一台拥有惊人心算能力的先进电子计算机一决高下。

工作人员写了一大串201位,要求找到这个数的23次方根。结果,沙贡塔纳只用了50秒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答案。为了得到相同的答案,计算机必须输入2万条指令,然后进行计算,这比Shagongtana花费的时间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世界上引起轰动,沙贡塔纳被称为“数学魔术师”。

12,花谁工作到最后一天

华生于江苏。他从小就喜欢数学,而且很聪明。1930年,19岁的华到清华大学读书。在清华的四年里,在熊清来教授的指导下,华刻苦学习,连续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被送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深入研究数论,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动群众把最优化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

记者在采访中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在为科学努力的最后一天,他真的实现了自己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