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培养目标和规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原有的计划经济,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现在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他们面临的挑战,并开始进行改革。有的从机构调整入手,有的从人员配备入手,有的从专业转型入手等。,各有各的优势。以下内容将从专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向进行论述。
1.当前专业结构中的问题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一些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或者只关注人才市场的当前需求,没有一个长远和发展的理念,没有对人才未来需求的分析和预测;或者远远超越经济发展,只注重先进理论的研究,不注重实际生产经营的需要。这些情况造成了与实际需求的脱节,影响了高校的发展。
(2)专业结构不合理
一个学校的专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这个学校的发展重点和方向。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刀切,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专业之分,不注重重点专业和重点专业的培养,导致人才培养平淡无奇,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拳头产品”,没有优势。
(3)专业规模不协调
部分高校专业规模不尽合理,不注重人才市场人才需求类型和层次的变化。专业之间,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不协调。一方面是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就业困难出现。同时,同一专业内研究生层次、本科层次、专科层次之间也缺乏协调,存在专精于此道、一家独大的现象。
(4)教学内容不合适
在教学内容方面,部分高校不重视教学计划的修订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内容缺乏轻重缓急、理论与实践的协调、能力培养与知识更新的协调等。
2.专业结构调整应掌握的原则
(1)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变性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的关系。
高校在设置、改革和调整专业结构时,一定要有长远的观念,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不能只看眼前。因为人才培养是滞后的,从招生到向社会提供合格人才需要一个培养过程,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变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今天需要的这种人才,未来可能需要另一种,人才的需求层次、结构比例、素质要求、能力水平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设置、结构调整、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高校的自身发展。
(2)人才多元化与发展导向相结合。
高校在设置或调整专业结构时,必须结合自身特点,立足学科优势和专业,确定自己的重点学科或专业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在人员编制、师资力量、资金设备、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不断给予支持,创造条件,促进自身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当然,在确定重点发展方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人才市场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特点,做到大规模多层次的重点专业,多方向小规模的一般专业,实现重点与一般的统一。
(3)做好人才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一般来说,高等院校的人才流动是区域性的,即使全国统一招生就业,区域性就业方向也很明显。这种地域性一方面表现为行业的地域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地域的地域性。行业的地域性在我们现在的高校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就业上往往容易忽略了往上走的地域性。事实上,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确实存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的经济发展格局。这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越来越明显。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表现为对人才需求的类型、质量和层次结构的不同。发达地区注重开拓性、管理性和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更注重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设置专业或调整专业结构时,一定要结合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集中区域,本地区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3.相关对策和建议
(1)做好人才需求预测。
高等学校在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时,必须做好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即分析未来对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形势分析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结合行业和部门未来的发展规划、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对人才供给进行分析,从而对未来几年行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层次、质量、数量、结构比例进行科学预测。
另一方面,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领域的情况。这种情况分析与我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这些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所处的形势和所发挥的作用密切相关。要准确把握他们是否具有实用性、技术性、开拓性和创新性,参与管理决策,根据本地区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预测未来一定时期本地区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层次、类型和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布局更加科学,专业结构调整更加合理,专业发展方向更加切合实际。
(2)走内涵发展之路。
以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主,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在确定我校主攻方向和重点专业时,要立足现有基础,考虑到我校目前在本部门、本行业、本地区的优势,结合我校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合理确定重点发展专业和发展方向,集中各专业力量,在人、财、物、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倾斜。另一层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结合现有专业和现有优势,实行多元化经营,满足人才市场对各类、各层次人才的需求。这种多元化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的专业扩展。比如对过去过于细化的专业进行拓宽改造,文理渗透的多方向人才,研究生、专科、本科多层次结合。这样,在重点发展部分专业的基础上,拓宽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和类型,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3)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协调。
高校在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时,必须做到深而广的协调。这种深而广的协调直接表现为人才类型和人才层次的比例结构,即各专业招生规模的比例结构和同一专业不同层次之间的比例结构。比如把研究生培养成高级决策人才和高级科研人才。本科生注重实用性,可以参与管理和决策,专科生更接近于从事实际工作和处理日常业务。这种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在不同的专业应该是不同的。同一专业,高、中、低比例要协调。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未来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预测来确定比例,并不断调整比例结构,使之更加合理、协调。
随着人才层次比例结构的协调,还应重视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计划、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比如对专科生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熟练处理日常业务,注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专家精,不面面俱到,只需要精通一行,一上岗就能胜任;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注重深、尖、边缘领域的研究,让培养出来的人才各有所长,各有所为,以适应多层次的需求。
(4)加强教学管理。
为了培养好的人才,不仅要搞好专业调整和课程建设,还要加强教学管理。要把学校的宏观管理、系的中层管理、教研室的微观管理与校、系、室的多层次管理结合起来,其他部门要配合协调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5)进一步深化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高校要想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实行定编定员,加强机构改革,不断扩大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比例,缩小行政人员比例,使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更加合理,这是高校不断发展繁荣的基本前提。
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高等教育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就必须不断调整和改革,不断扬长避短,去规模,招新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持动态协调的关系,使高等教育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孕育巨大变革的世纪,比如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知识经济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等等。面对如此复杂的时代特征,无论是驻守一隅的专业人士,还是知识渊博却不精通的通才,都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蕴含其中的财富》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对人才的四点要求——“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认为这四个基本的学习是人生的支柱,教育应该围绕着它们来组织。
1.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经济形势分析
面向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五大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网络信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暴露。21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入世”要求加强教育质量,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周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际贸易规则上具有全方位的开放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失去了原有的优越条件和保护,面临着经济、科技、文化、人才的激烈国际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胜,自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就必须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学习和运用国际惯例,熟悉WTO规则。要有一大批精通外语、经贸、法律、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以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为基础,从而形成经济力量。未来经济发展中的知识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1997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高科技产业的巨大贡献。现在支撑美国的不再是传统的汽车和钢铁行业,而是4万多家软件公司和300多家芯片公司。国际经验对我国教育的启示,就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新经济时代的必然,也是教育改革的归宿。
(3)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需要培养“创业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 438+00.5%,预计2005年前将达到65 438+05%。而且随着中国人口高峰的过去,未来一定时期内适龄学生比例会下降,高等教育很可能会普及和普及化。这将为新世纪中国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用人单位调整结构、减员增效将是一种常规行为,这都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减少。如果高校还是过去培养人,发展空间会越来越窄。必须努力培养“企业家”人才,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就业的创造者。这就要求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自信、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
2.中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这种趋势不仅对广大工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对我国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挑战。
(1)日益国际化的企业管理的挑战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是:有管理制度,但没有管理行动;有管理的欲望,缺乏管理人才;有管理大纲,没有管理细则。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作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许多外国公司将进入中国,许多中国企业将走向国际。要想使我们的民族工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使我们的民族工业成功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才不仅要局限于运营、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传统管理,还要熟悉国际经济法、涉外谈判、风险管理等。即未来的企业管理人才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关的观念和意识,如竞争观念、合作观念、风险观念、信息观念等。同时,他们还必须具有战略头脑、广阔的思维、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及时决策。只有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具备从事国际业务的能力,适应全球管理的需要,才能成为新世纪勇敢肩负民族产业发展重担的管理人才。
(2)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
在信息社会,信息的开发、占有、控制和使用将成为经济管理的核心。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将削弱经济活动和时空因素的约束,从而对管理活动本身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管理人才必须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这也对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现代社会对企业管理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挑战。
面对高度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管理对象和任务,以及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21世纪的管理者必须是全方位、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必须建立动态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掌握管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相关的技术、经济、社会和人文知识,具备在变化的环境中灵活地、创造性地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社会责任感、伦理道德、环境意识、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以及跨文化管理所要求的对各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
3.当前工商管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十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生重大变化的五年。一是从数量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二是宏观布局结构的调整转向了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的调整。这些重大变化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做出的战略性调整。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改革发展的趋势是: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终身性、国际性。
(1)人才培养的基本趋势
为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缩短科学知识的老化周期,加速基础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应加强基础教学。因此,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夯实和拓宽基础,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科学知识基础,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第二个层次是素质和能力基础,如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语言基础、文化素养等。第三层次是专业基础,如经济知识基础、管理知识基础、动手和实践能力基础等。
(2)人才培养的综合化趋势。
人才培养一体化是21世纪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这种融合的要求首先表现为学科的融合,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以优化知识结构;其次是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即各方面前沿、边缘理论知识的综合集成和不同分析研究方法的优化整合;第三,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利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互动规律,构建一般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
(3)人才培养的实用化趋势。
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培养不同学术水平的人才,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专科生侧重于培养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研究生侧重于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培养某一领域的深入研发能力。本科生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倾向于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根据高等学校的不同层次,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他们在人才培养上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一般院校更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普通高校大多是地方高校,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客观上形成了东、中、西部不同的发展格局,这就要求普通高校要结合不同地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
(4)人才培养的终身化趋势。
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再是对一定年龄的人进行被动教育的过程,也不是人生教育的最后一环,更不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终极训练场。本科教育仍然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要注重能力与素质、知识与专业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掌握乐器知识和未来继续学习的自学技能,提高学生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后续的创新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的高等工商管理教育不应局限于本民族和本地区,而应是国际化和面向世界的。因此,从学生知识结构的设计上,要拓展知识的领域和范畴,增加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WTO规则、国际惯例等国际经济知识。从学生的意识和观念上,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大市场观念,提高他们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注重东西方多元文化的交融,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礼仪、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适应未来管理的需要。
第三,优化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素质结构
高校肩负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任。因此,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从知识型向能力型、素质型转变,尤其是对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以培养管理人才为主的学校不断调整办学机制和模式,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优化素质结构,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选择培养方案,落实培养措施,从而实现最终的培养目标。
1.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制度和战略选择。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素质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内涵和品格,将对社会教育和民族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重建当代中国跨世纪改革和发展所呼唤的新的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的第一个独特内涵和特征在于它的全面和综合的教育。与传统教育注重单一的“应试”策略不同,素质教育倡导全方位、综合的“素质”策略,即实现文理渗透、理智与心灵融合、身心合一;实现博学与专长、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达到学习与信仰、人格与社会、学习与做人的统一。这种新的融合与统一,将在更高标准的大教育大文化背景下,提高全民族的科教思想道德观念、民主法制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民族思想解放和文化意识觉醒,重建全民族的科教意识和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的第二个独特内涵和特征在于它的教育适应性和时代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浪潮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舞台和现实需求,素质教育应与时代相结合,顺应时代,具有前瞻性。素质教育的战略工程是顺应这个时代的呼唤,大力推进“能力”教育,改造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通过基础理论教育提高思维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教育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通过专业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通过新学科、新思维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培养出一大批能够肩负新时代使命的“能人”——复合型多功能人才。这对基础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素质教育的使命也是培养和重建跨世纪一代人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和时代精神。
2.管理专业人才的特点与学生能力素质的构成。
(1)管理专业人员的特点
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是企业成功的保证,而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和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归根到底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作为面向21世纪的成功的生产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和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高信息时代高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未来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结构(图4-1):
图4-1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与素质结构图
(2)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结构的内容。
从图4-1可以看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但这种综合能力和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最终组合,即通过在校四年(或数年)的综合教育训练和入职后一段时间的不断学习、实践和锻炼所能达到的目标,是具体的应用能力和素质,是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从入学到毕业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系统地、有步骤、有步骤地实施各种培养方案,从最基本的能力素质培养入手,配合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其他社会知识教育、实践训练等环节,达到能力素质培养的最终目的。
3.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优化
从图4-1可以看出,实现未来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是我们最终的培养目标,而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学生能力素质的内容体系的各个方面来进行,即结合专业课程来培养基本的能力素质。但是,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包括自学、操作、创造性思维、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写作、组织、口头表达、适应能力、研究、观察、管理等诸多方面,而每一方面对最终目标的作用都不一样,所以在训练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最后的训练。
优先列表法也称优先图法,是一种用强制确定法的0-1法比较并以表格形式表示各评价项目相对重要性或表示各评价项目优先顺序的优化方法。优先级列表法根据其具体应用可分为简单优先级列表、多输入优先级列表、多输入加权优先级列表和最高分为偶数时的优先级列表。这次我们邀请了六位专家和老师,请他们比较上述14基本能力和素质对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如表4-1所示。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和优化,可以看出,管理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结构由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14个方面构成。这些能力和素质与专业训练、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通过各种培养方案和具体措施的实施,经过四年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和锻炼,最终达到培养目标,达到一个优秀管理人才的能力素质水平。
表4-1管理类专业能力素质结构综合分析优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