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与哪些企业合作?
依托企业扶优济贫
学校依托青岛的产业优势,走了与企业联合办学的道路,为学校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特别是设立了企业奖学金和助学金,为学校的扶贫工作减轻了负担。
据政教处杨忠华老师介绍,我校贫困生库注册学生6667人,占学生总数的30%,贫困生比例约为6%至7%。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学校采取了减免学杂费、发放助学贷款、缓缴各种费用、发放特困补助、勤工俭学等多种措施进行扶贫。,由于贫困学生人数众多,目前还无法全面照顾他们。张,一位来自高分子学院的老师告诉记者,没有足够的人来帮助穷人。虽然近年来高校减免学杂费的数量和金额大大增加,但仍然跟不上高校贫困生数量的增长。每年得不到救济的贫困生绝对数量还在逐年增加。企业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
今年,为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上海和氏璧化工有限公司出资在我校设立了“上海和氏璧奖学金”,首期从2005年至2009年。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奖励金额为每人每年2000元。今年将有14名学生获得奖学金。设立奖学金,一方面可以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另一方面,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热情。
此外,机电工程学院和艾伯斯技术研究院设立了“松井立夫”奖学金,两项奖励金额达数十万。高分子学院先后与上海桐城化工有限公司、马鞍山盛瑞工贸科技有限公司、江阴兰陵瓶塞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设立桐城奖学金、盛瑞奖学金、兰陵奖学金。该企业已为学院投资20多万元,每年有近200名学生从中受益。
校外教学实践空间
毕业实习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学校场地的限制,很多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利用企业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学院与部分企业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2004年以来,化学所先后在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5个实习基地,并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化学所还在青岛海洋科技馆、海晶化工集团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暑期到青岛海洋科技馆、青岛一清胶囊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日,我校高分子学院组织“科技与发展”社会实践队到山东三公橡胶有限公司10天,并在三公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活动中,志愿者们参观了公司的生产车间,并与公司员工一起,通过亲自去车间提高动手能力。高分子学院还与青岛吉宝密封工业有限公司、齐鲁石化公司、江阴兰陵瓶塞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机电学院还在青岛软控等企业设立了教学实习基地。
离开校园的学生在企业实习受益匪浅。来自化学学院的张明说:“通过实习,我的工作目标和我想学的东西比以前更加明确,我知道如何发现问题。”通过实习,一些同学也对毕业后找工作充满信心。来自高分子学院的李博说:“通过紧张而充实的实习,我意识到我在未来工作中决定的事情必须要做。”
“预订”毕业市场
在毕业生找就业市场方面,我们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在探索新的途径。每年都要提前去各地洽谈,增进与企业的相互了解,并与一些企业签订了“预约合同”。去年,23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经济困难毕业生早在毕业前一年就被山东陈明集团齐河板厂“预订”了。继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订单教育”后,高分子学院、机电学院广泛开辟校企合作渠道,先后与山东绿野集团、山东长林集团达成合作意向。今年,我校还与韩泰轮胎株式会社签约设立“韩泰奖学金”,实施“订单教育”,帮助5名贫困学生解决了上学和就业两大难题。
目前机电学院和企业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大,尽可能的解决更多学生的就业问题。2004年5月,公司创始人松井立夫来我校与机电工程学院洽谈合作事宜。双方达成在我校建立阿尔卑斯国际机械工程师培训中心和大学生创业中心的谅解。机电学院16学生经过一年的培养,成为今年第一批赴日工作的毕业生。在谈到未来的校企合作时,机电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梁淑清表示:“我校将进一步加快校企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加强与各类企业的联系,与更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得到锻炼,也更方便毕业生就业。”
事实上,校企合作是一种“冰体莲”。学校和企业都看好校企联合办学的双赢效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就业和实习问题,企业利用学校的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引进需要的人才。现在校外企业已经开始和我们学校很多专业领域合作。从一个专业到多个专业,从一个学院到多个学院,“借鸡生蛋”的效应在我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